1970年代,香港和台灣的流行音樂界大緻相同,發展路徑相似,香港的Copy歐美和台灣模仿日本。
香港延續"漢化"路線,但目标已從歐美變為日本,而台灣則培養出一批原創而有才華的歌手,樂壇呈現出驚人的生命力。

其中最早的是流行音樂《教父》叫羅大佑。羅大佑在中國音樂界的地位是無可争議和不可動搖的,他是第一個配得上中文的人。香港宣揚的是"天王"、"天日"、"歌神"、"聖言",在老羅面前都是脆弱的。
羅大佑在中國流行音樂中,不敢說"之後",但至少是"史無前例"。他的作品成為8090時代最強的嗓音,與歌曲創作的完美搭配,讓無數樂迷蕩到地上,被尊為神。
羅大佑的偉大,一方面源于他不同尋常的音樂天賦,另一方面也源于他敏銳的社會洞察力,以及他對人民不妥協的心。有人說,羅大佑是一個"永遠打敗社會良知"的人。
這句話可能有誇張的元素,但如果非要用哪顆星,那真的不是羅大佑。
出道40多年羅大佑做過很多轟動一時的事情,最經典的是2004年的小大蛋演唱會,羅大佑當然面對的23000人用12年的美國護照剪得很薄!
對港台文化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台灣的小巨蛋香港紅磡,曾經是明星眼中的演唱會"聖地",能夠在兩個場館開演唱會,說明香港和台灣都能站得住腳。
紅磡可容納12500人,小巨型雞蛋23000人,羅大佑在這兩個地方随意開放,田野裡滿員。
2004年羅大佑演唱會向小巨蛋開場,歌聲濃烈的時候突然讓助理拿走了他們的美國護照,然後在23000人面前把它剪得一薄。
這一舉動立即引起了粉絲們的尖叫,觀衆們高呼"謝謝,幹杯!羅大佑更霸道的話:恐怕!我像老鼠一樣膽小!
有些人不明白,明明很"鼓勵"的一句話怎麼能說是"霸淩"呢?其實,大佑這句話還有一點,不能從字面上了解。
羅大佑的真正含義是"我有膽量"小"非常,但不敢去打伊拉克。這件事的背景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不知道的請自己搜尋一下。
羅大佑就是這樣的人,你讓他個人受了點損失,他可能不多說,但上升到國家層面,事關民生他必須說。有的人和羅大佑恰恰相反,一看不好的情況馬上"護照在手"随時跑,這種人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