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務院同意!安徽3所大學在列!

國務院同意!安徽3所大學在列!

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以下簡稱三部委)印發《關于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若幹意見》),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涉及安徽的共有三所高校。具體來說包括: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實體學、化學、天文學、地球實體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安徽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合肥工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教育部 财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關于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

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

根據國務院《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以及教育部、财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幹意見》和《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經專家委員會認定,教育部等三部委研究并報國務院準許,現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見附件1)和給予公開警示(含撤銷)的首輪建設學科名單(見附件2)。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第二輪“雙一流”建設中自主确定建設學科并自行公布。給予公開警示的首輪建設學科,應加強整改,2023年接受評價。

各機關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雙一流”建設的決策部署,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全面加強黨對高校的上司,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建構新發展格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雙一流”建設培養一流人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争創世界一流的導向,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提高建設水準,更好地為高等教育内涵式發展發揮引領作用,為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特此通知。

附件:1. 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 給予公開警示(含撤銷)的首輪建設學科名單

教育部

财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2022年2月9日

附件1:

國務院同意!安徽3所大學在列!

附件2:

國務院同意!安徽3所大學在列!

紮根中國大地,辦出中國特色,

争創世界一流

深入推進新一輪“雙一流”建設

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若幹意見》)近日由教育部、财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以下簡稱三部委)印發。經國務院準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更新公布,新一輪建設正式啟動。

三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在《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确和細化新一輪“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支援機制。《若幹意見》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關于研究所學生教育工作的重要訓示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若幹意見》指出,建設高校和建設學科要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建構新發展格局,全力推進“雙一流”高品質建設,在解決中國問題、服務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中創造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新模式。

新一輪建設重點是:

一是加強黨的全面上司,健全黨委統一上司、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體制機制,強化建設高校主體責任和責任落實,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注重權責比對、放管相濟,積極營造專心育人、潛心治學的體制機制環境。

二是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牢固确立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完善強化教師教書育人職責的機制,發揮“雙一流”建設高校在培養急需高層次人才、基礎研究人才中的主力軍作用,培養卓越工程師和高水準複合型工科人才,積極服務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

三是堅持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優化學科專業和人才培養布局,率先推進學科專業調整,夯實基礎學科建設,加強應用學科與行業産業、區域發展的對接關聯,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建設,推動學科交叉融合。

四是打造高水準師資隊伍,堅持引育并舉彙聚優秀人才,完善創新團隊建設機制,穩定支援具有創新潛力的青年人才培育培養。

五是深化科教融合,支撐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深入推進“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加強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集中力量開展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和聯合科研,加強重大科研平台協同對接,服務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六是提升國際合作交流水準,探索與世界高水準大學雙向交流的留學支援新機制,提升人才培養國際競争力,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主動承擔涉及人類生存發展共性問題的教育發展和科研攻關任務。

七是優化管理評價機制,完善建設成效評價體系,探索分類評價與國際同行評議,建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反映内涵發展和特色發展的多元多元成效評價體系,優化以需求為導向、以品質為條件的動态調整機制,探索建設高校自主特色發展新模式。

八是完善穩定支援機制,引導多元穩定投入,創新經費管理,對建設高校和學科實行差異化财政資金支援,強化基礎保障,重點加強主幹基礎學科、優勢特色學科、新興交叉學科。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新時代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引領性和标志性工程,對于提高高等教育綜合實力,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首輪“雙一流”建設2016年啟動至2020年結束,各地各建設高校積極落實主體責任,不斷深化認識,穩步推進人才培養、成效評價、科研管理等關鍵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創新。經過努力,到2020年底,建設和引進了一批一流師資隊伍,培養了一批拔尖創新型人才,高水準科學研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一批重大科學創新、關鍵技術突破轉變為先進生産力,若幹所高校逐漸跻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材料科學與工程等一批學科逐漸進入世界一流行列,量子科學等一些關鍵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高品質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體系正在形成,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根據首輪監測資料和成效評價,三部委依據黨中央、國務院确定的“十四五”期間國家戰略急需領域,按照“總體穩定,優化調整”的原則,經過“雙一流”建設專家委員會研究,以需求為導向、以學科為基礎、以比選為手段,确定了新一輪建設高校及學科範圍。公布的名單共有建設高校147所。建設學科中數學、實體、化學、生物學等基礎學科布局59個、工程類學科180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92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自主建設的學科自行公布。為增強建設動力,完善限制機制,對首輪建設成效并未完全達到預期、相比同類學科在整體發展水準、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成長提升程度方面相對偏後的部分學科給予警示,相關學科應加強整改,2023年接受再評價,屆時未通過的,将調出建設範圍。

End

來源:教育部政務新媒體

往期精選

◉确診病例王某某,被立案偵查!

◉檢出陽性!暫停!

◉官方明确!今年開始,強制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