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許世友隻喝茅台,工資縮水買不起茅台,從業人員妙招化解(下)戰場無敵,酒場得意和許世友将軍精湛武藝、赫赫戰功一樣為人熟知的

作者:奈落堇夢

許世友隻喝茅台,工資縮水買不起茅台,從業人員妙招化解(下)

戰場無敵,酒場得意

和許世友将軍精湛武藝、赫赫戰功一樣為人熟知的,是他近乎無敵的酒量。

早在鄂豫皖根據地時期,許世友就以好飲和海量而聞名紅四方面軍。每當敵人圍剿、戰況緊急時,許世友就豪飲一番,帶着渾身的酒氣和酒勁兒迎戰敵軍。

許世友的部隊,也在他身先士卒的帶領下紛紛化身敢死隊,宛如秦滅六國時期赤膊上陣的虎狼之師。

自古以來,因為喝酒誤了軍事甚至國事的案例屢見不鮮。正因如此,紅軍自成立之日起就狠抓紀律建設,嚴禁各級将領過量飲酒。

盡管許世友從未因酒誤事,但嗜酒的習慣畢竟與軍隊紀律相悖,軍中也有人對此頗有微詞。

但革命戰争時期,很多事情并非一定要堅持教條,對于許世友這樣性格突出的将領,就需要差別對待。因而在長征時期,長官不僅沒有禁止許世友飲酒,還給他配備了擡酒的挑夫。甚至在一次會議上,專門設定了“許世友條例”——隻有他能喝!

許世友為了避免犯錯,也給自己立了規矩,要求自己在戰前部署時、戰鬥開打時、吃了敗仗時絕不喝酒。而事實也佐證了長官的高見,許世友在長征期間屢次打退敵人侵擾,為紅軍主力部隊保駕護航。

而更具傳奇色彩的一個故事,則是紅軍在路經一個山寨時,當地一位以“豪飲”聞名的少數民族頭領聽說許世友的威名,想要比試一番。于是攔住山路,放出豪言——喝了三大碗,才能過此關。許世友也按捺不住激動,立即設席迎戰。

頭領為殺許世友的威風,嘲笑許世友喝酒的碗實在太小,端上一個和酒壇差不多大的“巨碗”。許世友毫無懼色,先滿飲三大碗,讓頭領打開山門;再滿飲三大碗,敬酒有海量。頭領當時已有懼色,但也隻得迎戰,喝到第五碗,趴了。

即便許世友在戰場、酒場一路凱旋,但依舊有喝不到酒的嘴饞将領深感不服。于是長官再次明确指令——如果你能像他一樣每戰必勝、如果你能喝過他,也讓你特事特辦地喝個夠!

許世友的酒量到底如何,還有個例子可作參考。長征勝利後,許世友和戰友在陝北的酒館小聚,僅僅一頓飯,就喝了五斤烈酒,同時吃了三十多個包子和将近十斤羊肉。飯量看酒量,如果單單喝酒的話,恐怕十斤都打不住。

三、工資很高,不夠買酒

建國之後,許世友依舊不改嗜酒習慣,而他很快就面臨一個不大不小的尴尬。

作為解放軍的進階将領,許世友的工資并不算低,每月加起來足有四百元之多,雖然後來工資縮減,但也相當可觀。

以許世友最愛的茅台酒而言,當時的市價是每瓶一進制出頭。按照許世友的收入,刨去其他支出,他每月能買兩百瓶左右。

但買得多架不住喝得多,許世友自己本就就是海量,加上宴請戰友親朋,每月的兩百瓶顯然不夠。

許世友剛正清廉,自然不會A錢索賄,那如何才能多換些酒錢呢?秘書給出建議,除了正常的工資收入,許世友還出版了傳記、回憶錄等作品,可以用稿酬買酒。

許世友斷然拒絕——所有的稿酬都交黨費,絕對不能用來買酒!但後來,他也不得不拿出一部分“補貼”。

在此等窘境下,秘書想出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他找到當地的一位釀酒老師傅。老師傅釀酒技法爐火純青,他釀制的酒水味道和茅台相近,許世友品嘗過後,也對這款酒水鐘愛有加。

于是秘書就将山寨茅台裝入了正版茅台的瓶中,許世友也隻能拿假茅台解饞。

即便英武蓋世,但也難敵烈酒傷身。許世友的身體狀況随着年齡的增長,逐漸開始衰弱。八零年代初,許世友被查出肝病。為防止病情惡化,醫生要求許世友戒酒。

但許世友無法忍受,就偷偷地在床底、鞋盒、天花闆等房間角落藏些茅台酒,在無人時拿出來解解酒瘾。

如此不配合治療,他的肝病很快惡化,沒過多久就離世了。按照許世友的遺願,他被土葬在家鄉半山腰上,以彌補未能在生前為母親盡孝的遺憾。

作為新中國唯一一位土葬的開國将領,許世友的墓地也成為鄂豫皖紅色景區的重要組成。

如今的許世友墓,前來拜谒的遊客絡繹不絕。

而與其他曆史遺迹有所不同的是,許世友墓前擺滿了遊客們供奉的茅台酒瓶。這也許是對這位嗜酒如命、特立獨行的個性将領最接地氣的緬懷與紀念。

許世友隻喝茅台,工資縮水買不起茅台,從業人員妙招化解(下)戰場無敵,酒場得意和許世友将軍精湛武藝、赫赫戰功一樣為人熟知的
許世友隻喝茅台,工資縮水買不起茅台,從業人員妙招化解(下)戰場無敵,酒場得意和許世友将軍精湛武藝、赫赫戰功一樣為人熟知的
許世友隻喝茅台,工資縮水買不起茅台,從業人員妙招化解(下)戰場無敵,酒場得意和許世友将軍精湛武藝、赫赫戰功一樣為人熟知的
許世友隻喝茅台,工資縮水買不起茅台,從業人員妙招化解(下)戰場無敵,酒場得意和許世友将軍精湛武藝、赫赫戰功一樣為人熟知的
許世友隻喝茅台,工資縮水買不起茅台,從業人員妙招化解(下)戰場無敵,酒場得意和許世友将軍精湛武藝、赫赫戰功一樣為人熟知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