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組資料揭秘,冬奧和大運會正悄悄改變郫都人的生活

作者:天府郫都

如今,乘着冬奧會和大運會的飒飒東風,一組資料揭秘,郫都人最喜愛的體育項目是哪些?郫都人最愛去的運動場地在哪兒?

記者從區文體旅局了解到,随着菁蓉湖數字型育公園投入使用,截至2022年初,郫都區已建成區級體育健身設施2處,包括區體育館和區體育場;安裝全民健身路徑工程、農民健身工程800餘處;實作全民街道、社群(行政村)健身路徑設施覆寫率100%。

一組資料揭秘,冬奧和大運會正悄悄改變郫都人的生活

特别是近年來,郫都區堅持“賽建結合、賽事引進、創新品牌、融合發展”的全民健身發展思路,按照成都賽事名城建設和郫都區打造“健康郫都”工作部署,立足群衆美好生活需求,着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優化提升體育設施,培育引進高端體育賽事,創新舉辦群衆健身活動,全區形成了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健康郫都”發展新局面。

眼下,随着冬奧會即将結束

成都即将迎來大運會

郫都也将開啟自己的“大運會周期”

郫都人在體育健康行為、需求

以及體育健康産業方面

又有了哪些新變化?

一組資料揭秘,冬奧和大運會正悄悄改變郫都人的生活

1

市民體育鍛煉意願及健康意識加強

一組資料揭秘,冬奧和大運會正悄悄改變郫都人的生活

△ 菁蓉湖熒光夜跑(資料圖)

随着2020年郫都區啟動“全城熱煉”社群運動品牌,2021年熒光夜跑健身活動熱潮掀起,不僅吸引了衆多郫都市民參與,更為郫都營造了濃厚的奧運、大運會氛圍,對增強居民體育健康意識起到帶動作用。

區文體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直以來,我們持續引導群組織各體育經營機關參與全民運動、健身活動,一方面為居民提供更多體育資源,另一方面也提高居民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郫都人養成了日常鍛煉習慣,能夠在每周進行1-2次及以上體育運動,對自身健康較為關注。

一組資料揭秘,冬奧和大運會正悄悄改變郫都人的生活

△ 資料圖

在區體育館羽毛球訓練場地,市民黃永銅正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進行羽毛球訓練,他告訴記者,“我已經堅持打羽毛球四年,每周都會到區體育館來參見訓練。”黃永銅說,随着工作和生活節奏加快,身體健康變得尤為重要,“每周抽出1至2小時空閑時間參與體育鍛煉,既強身健體也結交到了新朋友。”

一組資料揭秘,冬奧和大運會正悄悄改變郫都人的生活

在郫都區羽毛球協會幹事曾文看來,近年來郫都體育基礎設施健身不斷完善,充分利用疏解騰退空間、城市“金角銀邊”等,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為市民體育健身提供了豐富的空間和場所。“據我個人觀察,受奧運和大運會的影響,不少公園和小區空地正成為市民進行體育活動的主要場所。”曾文說,運動場地增多,也讓更多人自願參與到體育賽事各項活動中,僅2021年郫都區就舉行了多場次羽毛球比賽。

一組資料揭秘,冬奧和大運會正悄悄改變郫都人的生活

同樣的變化,也讓熱愛籃球的體育達人雷力感受頗深,“作為一家籃球場館的負責人,随着‘雙減’政策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家長也意識到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雷力介紹,2021年期間,自己和團隊夥伴參與了郫筒街道社群合夥人計劃,在郫筒街道轄區掀起了街頭籃球比賽熱,吸引了200餘人次參與,線上線下有近8萬人持續關注,“這說明郫都人越來越關注運動健身。”

2

迎接“大運會”郫都做了哪些準備?

一組資料揭秘,冬奧和大運會正悄悄改變郫都人的生活

為更好地迎接“大運會”,圍繞建設“科創高地、錦繡郫都”的發展定位,郫都區将努力實作“完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體育文化品牌凸顯、體育人才彙聚、體育市場活躍、體育法制健全的健康城市”總體發展目标。

具體目标:

改造提升郫都區體育場、加快推進犀浦體育公園規劃建設,推進安德、德源等10個街道(鎮)文體活動中心場地設施建設,合理布局147個社群(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全面提升全區體育設施承載能力。改造提升清水河生态藝術公園等健身綠道(步道),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各類體育健身場館,形成城市社群15分鐘健身圈,實作鎮(街道)和村(社群)健身設施提檔更新。

一組資料揭秘,冬奧和大運會正悄悄改變郫都人的生活

“同時,我們也希望借助‘大運動’契機,力争未來五年,實作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到全區總人口的50%以上,城鄉居民國民體質合格率達90%以上加快體育社團發展,大力開展基層體育骨幹教育訓練,社會體育指導員配備率達到每千人2名以上。” 區文體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下一步:

郫都區還将以發展全民健身為重點,建構公共體育設施均等化服務體系,探索建立行政村(社群)級“5分鐘便捷健身圈”,實作全區體育設施覆寫率達100%,行政村(社群)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覆寫率達100%,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 低收費開放率達95%以上;2025年力争實作人均體育用地突破2.6平方米,2035年超過3.0平方米。

-END-

記者丨劉剛钰

圖檔丨劉剛钰、周藝、孫浩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