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裡,秉昆因為光明的事情,想要賣房,搬回老屋。這樣一來,馮玥再跟着他們就不太友善了,是以他想讓周蓉把玥玥接走。馮化成聽到光明的難處,于是就去了一趟寺廟,并寫了一首詩,沒想到這給寺廟帶來了很多香客,于是光明的問題解決了。但是預告片裡,秉昆好像又要賣房子。至于玥玥,冬梅說,可以接到她家裡。

周蓉與馮化成在吉春安了家,雖然小,可要是想讓女兒搬回去,怎麼可能沒地方住呢?當年,鄭娟和秉昆他們隻有兩間屋,不也把馮玥和周楠養大了嗎?後來還生了聰聰呢。
房子小,隻是周蓉的借口。玥玥内心其實也是想要回家的。她說“将來不管多難,我都會把孩子帶在身邊”,可是周蓉究竟為什麼不想接玥玥回家呢?
1、愛情至上
周蓉雖然不是戀愛腦,但是她也是“愛情至上”論的擁護者,正如她年輕時說的,愛情是她的信仰。
年輕時,她不顧母親,執意去貴州追尋愛情。四年後父親來看她,她内心沒有任何悔意,還信誓旦旦地發誓,這輩子不會離婚,哪怕跟父母斷絕關系,跟兄弟切斷親情,也不會抛棄愛情。在她眼裡,愛情重過一切,比親情更重要。
後來,她生下女兒,照她所說,這個女兒是她親手剪斷臍帶,是她用命護着的女兒。但是,在回家的火車站上,就因為馮化成被帶走,她便丢下女兒,跟着人家走了。
那麼多年的時光裡,她一邊等馮化成的消息,一邊上課,從沒有想過接女兒。知道馮化成平安之後,她選擇了讀書考北大,而不是接女兒……可以說,在她眼裡,女兒遠沒有她的愛情重要。
這麼多年,她雖然一直跟馮化成争吵,可是在她心裡,馮化成依然占據重要位置。就像這一次吵架,正好被秉昆看到,她選擇的也是維護,說是自己不小心,馮化成沒有打她。
馮玥沒有馮化成重要,是以她才會覺得把女兒放到哪裡都無所謂。
2、親情的淡漠
周蓉說,感情是處出來的。那是她一次又一次被女兒打擊以後,最深的感悟。
馮玥小的時候,帶着她上學确實不友善,是以她把她放在外婆家。那個時候,其實她還挺努力地想辦法拉近自己和女兒的距離。比如放寒暑假的時候,回來陪着女兒玩;還有後來,她和馮化成帶着玥玥和楠楠一起去北京玩兒。
可是随着女兒越大,她越不敢靠近女兒了,尤其是女兒如今在叛逆期。國慶節,全家聚在一起,高高興興地吃團圓飯,還約好一會一起去拍全家照。結果,隻因為玥玥說要看完這一集再去,周蓉就跟女兒生了一次氣。
玥玥因為母親關了電視機,生氣地離家出走,鄭娟說了一句“你不懂這孩子的脾氣”,深深刺激了周蓉。
後來,周蓉看了玥玥的日子,她更加明白女兒跟自己的疏遠。這一次開家長會,玥玥成績下滑,兩人再一次争吵。
此時的周蓉,雖然口上說着要把玥玥接走,可是她内心根本不敢,因為她已經不知道如何跟女兒溝通了。
再加上當下,她跟馮化成的沖突日益增加,她害怕她接回玥玥,會加劇家庭沖突。
長時間的分離,讓他們母女已經不再親近,隻有冷漠。冷漠之下也隻有争吵,沒有溫暖。這個時候的周蓉,還能接女兒回家嗎?
3、内心自卑
周蓉不敢接女兒,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自己目前住房條件不行。
之前,周秉昆他們還擠在老屋的時候,周蓉接女兒還是有底氣的,畢竟當時在北京有住房,條件不錯。可是後面,他們回到吉春,周秉昆已經買了大平層了,而玥玥在那裡還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房間。
周蓉去女兒的房間,看到那個帶鎖的抽屜,想起自己兒時的夢想,她知道玥玥已經無法接受跟父母擠在一起的生活了。
是以,她甯願讓女兒去周秉義家裡住,也不想讓她回到自己家。因為玥玥在他們家裡,都能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但是在自己家裡卻不行。
她跟馮化成争吵,也是因為事業的不順利。本來,她跟哥哥一樣聰明,還是北大畢業,還是研究所學生學曆,沒想到最後混得還不如國中都沒畢業的弟弟秉昆,她内心平衡嗎?
玥玥回到家裡,每次跟她争吵,說起房子問題來,她都無地自容,這會成為她的心病的。是以,為了避免沖突,她還是把玥玥送到了冬梅家裡。
周蓉不敢接回女兒,最主要的,還是她不懂得女兒。孩子們在乎的根本不是房子,而是父母的愛呀!
那些年,如果周蓉把玥玥帶在身邊,不管多難、多辛苦,玥玥都不會抱怨,反而跟她更加親近呢!
缺失的時光終究還是需要彌補的,後來周蓉在法國陪伴女兒的十幾年,就是對她錯過女兒成長的一個彌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