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雪峰山下的元宵喜樂——多彩的侗鄉舞龍習俗為文旅融合發展賦能

湖南省懷化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 楊雨點華東師範大學非遺傳承與應用研究中心 李柯

元宵佳節,三湘四水喜氣洋溢,一片歡騰,應接不暇的傳統戶外民俗活動又将春節期間的喜樂氛圍推向新的高潮。湘西南雪峰山下的懷化,漢、侗、苗、瑤、土家等衆多民族長期雜居于此,當地的“鬧元宵”活動也就充滿着别樣的民族風情。正是以元宵等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為載體,地域民俗的展示展演與活态傳承,為培育雪峰山闆塊文旅融合發展中的新動能提供了可能。

雪峰山下的元宵喜樂——多彩的侗鄉舞龍習俗為文旅融合發展賦能

鬧元宵:傳統的多民族元宵節俗與舞龍燈

懷化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51個民族呈大雜居、小聚居的格局遍布在懷化13個縣市區,少數民族占全市總人口數的40%,其中,侗族、苗族、土家族占比最高。各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互相交融,創造出神奇瑰異、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五溪大地自古至今就流傳着由多民族文化鑄就的異彩紛呈的元宵節俗。(乾隆)《黔陽縣志》載:“十五彩燈懸照,以巧麗角勝,鳴金鼓達旦,謂之鬧元宵。其燈裁缯剪紙,像人物、花果、禽魚,童子執之,繞街而行。又為百戲,若耍獅、走馬、打花鼓、唱四大景曲、扮采茶婦、帶假面啞舞諸色,入人家演之。又舞龍燈,沿街盤繞,箫鼓喧阗,道路鼎沸,以為樂。”(乾隆)《沅州府志》也有與此出入不大的記載,但增加了吃元宵的記述:“十五日上元節,早亦有相賀者。和米粉為丸,謂之元宵,團以饷客。夜則彩燈懸照……又舞龍燈,沿街盤繞……”(光緒)《重修會同縣志》則曰:“上元,懸燈于門。相逐,謂之走百病。放炮火、舞花燈、演戲曲,以恣遊觀。”不難發現,跟大陸其他大部分地區一樣,在懷化,上元佳節的遊燈傳統可謂一脈相承,以燈會為中心,吃元宵、打花鼓、紮燈賞燈、舞龍耍獅、唱曲扮戲等元宵節俗在清代早已盛行于民間。

不僅如此,當時的元宵燈會活動持續時間還不止一天一夜。(乾隆)《沅州府志》載:“十日以外,貨燈于市。十三日夜,各家張燈門外,謂之上燈。十四夜亦然。……十六日以後,有重相拜者,謂之拜留年,蓋取節過複留之意。”(嘉慶)《通道縣志 風土志》中的說法也大同小異:“城衢張鼓樂,迎花燈,妝扮故事,放花出謎,兒童共相慶賽。自十一至十六乃止。”是以,民間也有人将正月十一至十六統稱為“散元宵”。

雪峰山下的元宵喜樂——多彩的侗鄉舞龍習俗為文旅融合發展賦能

舊時懷化,元宵期間還盛行祭祀活動,“上元先數日,作花燈獻神廟寺觀,遍懸公署”(參見(乾隆)《重修會同縣志》)。建國以後纂修的《懷化地區志》中也有祭神“送年”、鬧年鑼鼓、舞龍耍獅、請“七姑娘”等元宵節俗的記載。懷化南部侗族地區的通道在元宵節這天,除了會舉行燈會、舞龍耍獅、鬧春牛等與漢族地區共通的節俗活動之外,還會從正月初就開始進行“為也”(侗語,week yeek)和“祭薩”。“為也”即團寨與團寨之間,或房族與房族之間舉行唱戲、哆耶及賽蘆笙等方面的集體做客。“祭薩”則指在凡是建有“堂薩”(指祭祀侗族女性祖靈“薩瑪”的建築)的村寨,在大年初一和元宵節這兩天,早晚都要到“堂薩”敬茶,燒香焚紙,祈求薩神保佑團寨安康。北部侗族地區的新晃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打鬧年鑼”,村寨之間你來我往,互相比試,一直打到正月二十。白天“打鬧年鑼”,晚上走村串寨舞龍獅。生活在溆浦山區的花瑤則會在元宵這一天唱起山歌,舞起蠶燈和闆凳龍。

在上述諸多的元宵節俗中,舞龍一直是重要的存在。舞龍,又稱舞龍燈,實際上由人駕馭舞動,以動态呈現的龍燈也是元宵燈彩的一種,正如(同治)《沅陵縣志》所言:“元宵前數日,城鄉多剪紙為燈,或龍,或獅子,及各鳥獸狀,十歲以下童子扮演采茶秧歌諸故事。至十五夜,笙歌鼎沸,盈街達旦,士女聚觀,統曰鬧元宵。”此處述及的“龍燈”即作龍舞之用。(民國)《溆浦縣志》亦稱:“街市鄉村造紙燈,有龍馬、獅子、采茶諸燈,有合衆而成者,有一人獨任者,名曰完燈願,又曰鬧元宵。”在出遊賞燈的基礎上,又多了伴随鼓樂,揮舞龍燈的熱烈歡快節奏與群體互動體驗,才真正起到了“鬧元宵”這一衆生狂歡的美學效果。

雪峰山下的元宵喜樂——多彩的侗鄉舞龍習俗為文旅融合發展賦能

一龍一寶:元宵節中獨具魅力的侗鄉“孽龍舞”

衆所周知,舞龍習俗是漢族地區與少數民族共有的民俗活動,它廣泛應用于節日慶典、人生禮儀和信仰儀式之中,已成為中華節俗文化的重要标志。各地的龍舞形态大同小異,懷化侗族地區的元宵舞龍則在吸收漢族龍舞特點的基礎上,不斷美化形式,豐富内容,形成了風情濃郁,獨具魅力的侗鄉舞龍習俗。

懷化的侗族主要集中分布在通道、新晃、芷江三個侗族自治縣和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少量分布在會同、洪江等地。湖南省的侗族人口也基本集中在懷化的這幾個縣市區,還有一些分布在與懷化毗鄰的邵陽綏甯。流傳于芷江侗族自治縣土橋鎮富家團村一帶的“孽龍舞”(當地又稱“獨龍舞”、“劣龍舞”),是目前最稀有、最獨特的侗族舞龍習俗,目前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和傳統舞龍的龍身長度不同,“孽龍”隻有一節獨龍,形狀為龍頭蛇身鳳尾,展現着侗族人對龍蛇、鳳鳥的崇拜。表演者僅有兩人,一人舞龍,一人舞寶,合着铿锵有力的鑼鼓伴奏表演,有“單寶戲龍”、“雙寶戲龍”兩種形式。主要表演動作有“龍盤水”、“龍洗澡”、“龍翻身”、“龍槍寶”等;基本步法則有雪花蓋頂、古樹盤根、青山牛擺尾、鹞子翻身、黃龍纏腰等。舞龍者需身強體壯,谙熟動作、步法要領,才能舞出氣勢,舞出優雅。

舞“孽龍”的習俗從隋末唐初年間便已開始,紮龍與舞龍技藝由土橋富家團村田氏家族世代傳承。“孽龍”紮制技藝考究,需用竹篾在一根六尺長的竹棍上編成蛇身龍頭鳳尾的骨架,紮龍不能用苦竹,以水竹為上乘,取“龍不離水”之意。糊上皮紙為龍膚,用顔料畫上龍鱗,在龍頭内點上一支蠟燭。龍寶則用竹棍做骨架,用竹篾編成一個直徑為一尺五寸大小的圓球,外用紅、綠綢布包裹,内裡用一根粗鐵絲做軸,舞動時則需在内裡點上一支蠟燭。在“孽龍”和龍寶紮制完成後,還要進行一場祭祀,祭祀者口誦祝辭,燒香叩拜一番後,用三根香在龍的咽喉處燒三個小洞,俗稱“開咽喉”,又叫“點紅”或“點舌”,隻有開了咽喉的龍才有靈性,才能百無禁忌地入戶表演。

雪峰山下的元宵喜樂——多彩的侗鄉舞龍習俗為文旅融合發展賦能

經過紮龍、畫龍、祭龍等一系列儀式活動後,從大年初二起,舞龍賀歲活動就伴随着歡欣的鬧年鑼鼓出現在侗鄉的村村寨寨。元宵節這天,舞龍達到高潮,并會在舞龍結束後舉行莊重的“化龍“儀式。鄉民們在溪邊擺出香案供品祭祀,将龍放在用柴火稻草堆成的“化龍台”上點燃“送走”,祈求“孽龍”護佑村寨風調雨順,四季豐收,寨民平安祥瑞,阖家康甯。

工藝、表演與傳說:侗鄉“孽龍舞”的叙事特征

華東師範大學田兆元教授曾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一種文化傳統的叙事,并主要展現為語言文字、行為儀式和景觀圖像上的叙事。作為一項國家級非遺,侗鄉“孽龍舞”即分别從紮制工藝、表演形态和民間傳說三個次元展現了不同的叙事特征。

首先,從紮制工藝來看,“孽龍”的造型與廣為流傳的長龍不同,其紮制技藝展現了獨特的景觀圖像叙事特征。“孽龍”是用竹子和竹棍編織成龍頭蛇身鳳尾的形狀,整體呈“S”型,頭仰天,尾朝天,插在一根六尺長的竹棍上,似龍非龍,似蛇非蛇,龍身十分短巧,顯得靈動、靈活。且舞動時,無需與傳統龍燈一樣将龍身全部點亮,隻需在其龍頭内點燃一支蠟燭。與“孽龍”相應的還有寶的紮制,寶又稱“龍珠”,是用竹篾編織,彩色綢布包裹而成。侗鄉盛産水竹,水竹韌性強,寓意堅韌與吉祥。以侗族竹編技藝為基礎而紮制的“孽龍”富有秀氣、靈氣和神氣,展現了侗鄉人的聰慧與細膩。值得關注的是,目前,由于掌握紮制技藝的老藝人相繼離世,“孽龍”制作技藝已逐漸瀕危,亟待新生代手藝人的傳承與弘揚。

雪峰山下的元宵喜樂——多彩的侗鄉舞龍習俗為文旅融合發展賦能

其次,從表演形态上看,常見的龍舞少則十幾人,多則上百人,長長的巨龍随紅色的彩珠翻飛舞騰躍、蜿蜒湧動,氣勢恢宏,聲勢浩大,威風十足。“孽龍舞”卻别出一格,僅有一人舞龍,一人舞寶。随着鑼鼓樂伴奏,兩人配合默契,舞動起來,輕盈迅捷,讓人眼花缭亂。一條短龍乍看起來毫無龍威,但正因如此,其表演空間也較大,不受任何條件束縛,在舞法上能夠更為大膽地創新、變通。可将傳統長龍、獅子、蝦子燈、蚌殼舞的舞姿吸納、運用,并能大量使用即興動作,在騰躍、滾動、扭、探、俯、搖等姿态上更顯其靈活和快捷。這樣一來,“孽龍舞”的精彩程度也就絲毫不遜于長長的巨龍,以其超越常态的表演形态,建構起辨識度鮮明的行為儀式叙事特征。

其三,從“孽龍舞”背後的民間傳說來看,關于“孽龍舞”的語言文字叙事也十分獨特。首先,“孽龍”這一叫法就與衆不同,引人入勝。視龍為“孽”,與中華傳統龍舞中“龍”的正面形象可謂大相徑庭。實際上,侗鄉的“孽龍”來源于一則生動的民間傳說。當地有句民謠:“孽龍高興五谷豐,孽龍生氣四山崩”,人們不僅逢年過節要祭祀它,遇到天災人禍也要拜祭它,緣何對孽龍如此敬畏?相傳很久以前,富家團村背後有座高山名為雕鵬界,龍脈起伏,蜿蜒向東。田姓村民視之為風水寶地,世代上山朝拜。有一年,山上一隻金雞生蛋,生了七七四十九天還沒生出來,疼痛難忍,白天黑夜“咯咯”直叫,引來一條大黃蛇,金雞一見便驚慌展翅逃命,一個體積巨大的蛋也終于呱呱墜地。黃蛇欲吃掉它,卻因蛋太大而無從下口,于是便盤在窩中将蛋嚴嚴實實地裹住。幾天後,蛋被孵化,從裡面鑽出個蛇身、雞冠、龍頭、鳳尾的怪物,飛到村寨覓食,引得當年莊稼蟲害,幾百畝稻田顆粒無收。後有相術之人說,一定是孽龍橫空出世,禍及人間,如果想過平靜安甯的日子,唯有用竹篾紮成龍形,腹中點燃蠟燭,以寶開路進行舞龍,以此來感化它改惡行善。從此,每年春早秋後,逢年過節,便有了這“孽龍舞”習俗,而“孽龍”也受到了人的感化,漸漸成為鄉民的保護神和庇佑者,從此山寨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百姓安康。這便是“孽龍”的由來,它本是一隻頑劣的龍,到處興風作浪,受感化後才轉惡為善,造福于民。是以,“孽龍舞”既是娛神的表演,更是感化的儀式,具有濃厚的民族、地域色彩。

雪峰山下的元宵喜樂——多彩的侗鄉舞龍習俗為文旅融合發展賦能

正是在以上三種獨特叙事的共同作用下,構成了一種更為宏大的節日景觀,營造出歡欣喜樂,而又不失莊重的節日氛圍,既将“鬧元宵”中“鬧”的内涵展現得淋漓盡緻,同時也折射出侗鄉先民的農耕傳統與憂患意識。

元宵舞龍節俗為雪峰山文旅融合發展賦能

如今,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孽龍舞”已經從純粹的群眾自發表演轉變為政府引導、群衆參與和群眾自發組織并舉的習俗活動,與舞龍相關的祭祀儀式也相應簡化。不過,誠如南京農業大學季中揚教授所言,“文化”“傳統”“遺産”等觀念雖闡釋了傳統節日的當代價值,但隻有從慶祝性與聚集性這種滿足人們衆生一體的内在需要出發,才能真正了解傳統節日當代傳承與振興的動因。而這也是元宵舞龍節俗參與并賦能當地文旅融合發展的邏輯起點所在。

在懷化,除了芷江侗鄉的“孽龍舞”,還有侗族的毛龍、瑤族的闆凳龍,以及扁擔龍、香火龍、草把龍等多種龍舞形态。今年元宵期間,伴随着懷化文旅融合發展的深入推進,各具英姿的舞龍當仁不讓地擔當了為節慶氛圍作引領,為文化傳承作表率,為民俗旅遊造人氣的榮耀使命。洪江市黔陽古城推出“燈火黔陽 歲歲元宵”龍獅會活動,在古色古香的黔陽古城内舞龍舞獅,辦燈會、設燈謎、打鐵花,熱鬧慶元宵。溆浦楓香瑤寨景區則将傳統的蠶燈、闆凳龍、炭火舞等瑤族傳統民俗活動與Rap嗨唱、搖滾樂隊進行跨界融合,試圖打造一場“南國雪峰 非遺國潮鬧元宵”的嘉年華,這是在延續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民俗的基礎上,朝向當下,特别是青年旅遊群體的大膽創新。在洪江古商城,還會舉行傳統的元宵收龍儀式,大年初一出過的龍,到十五日晚上要過火收龍,才算過完年。懷化城區的(湘運)旅遊集散中心也籌辦起元宵喜樂會,為市民朋友們準備了舞龍、舞獅、猜燈謎、賞花燈、剪紙、品元宵等系列民俗體驗活動。

雪峰山下的元宵喜樂——多彩的侗鄉舞龍習俗為文旅融合發展賦能

(作者在懷化侗鄉進行田野考察)

随着時光的流轉,傳統的舞龍習俗也在叙事上不斷踵事增華、曆久益彰,而亘古不變的,還是人們在傳統節日中對于慶祝和聚集的内在需求。從社會層面來看,通過傳統節日作為民俗經濟消費平台的聚集、輻射作用,更多的節俗文化資源及其叙事方式,乃至更大範圍内的地方文化資源得以配置并激活,促進了傳統文化與市場經濟,特别是與現代旅遊業的深度融合。就群眾主體而言,節日的慶祝性讓人們短暫地從生活日常進入“非常”時空,消弭了人們的時間感,獲得了一種純粹的快樂。節日的聚集性則凝聚了人心,建構了文化認同,提振了文化自信,為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動力。(文中使用的部分田野資料由芷江侗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