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生活在英格蘭漢普郡的菲奧娜·胡克迎來了她的第二個孩子。然而,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的懷孕經曆,竟令自己痛苦不已,因為她竟然對孩子的基因出現了“過敏”反應。
近日,這位媽媽在網上分享了懷孕期間全身布滿了水泡和疤痕的照片,并講述了一種罕見的免疫性皮膚病,是如何讓她對自己的孩子過敏。

據外媒2月13日報道,胡克在懷孕31周時,突然發現肚子上出現了一片像荨麻刺的紅色發癢區域,并且情況越來越嚴重,不斷出現的紅疹和水泡又痛又癢,讓她感覺整個腹部像“着火一樣”。
“幾天後,我去看了醫生,因為它們變得越來越癢,越來越難以忍受。”她講述道。醫生給她開了一些類固醇藥膏,但依然沒能解決問題,皮膚上紅色發癢的區域變得越來越大,直到她的整個肚子都被紅色斑塊覆寫。
懷孕第35周時,情況變得愈發嚴重了,再也無法忍受的胡克不得不去看了急診,醫生給她注射了四天的類固醇,她的症狀才得以緩解。然而,在臨産前兩天,她的皮膚再次開始出現難以忍受的瘙癢疼痛。生下兒子巴尼的24小時後,過敏更是“爆發”成令人難以置信的疼痛水泡,腹部、大腿、手臂和胸口到處都是,“抱着兒子時很痛,是以我根本無法享受這個階段”。
報道稱,在産後進行血液測試後,醫生确診胡克患有罕見的自身免疫性妊娠類天疱瘡,并稱可能是兒子的某種基因激發了過敏反應,導緻她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的皮膚。因為在她第一次懷孕時,并沒有出現這種情況。
“他們認為這可能與孩子有關——父親DNA中的某種物質觸發胎盤開始攻擊一種同樣存在于皮膚中的蛋白質,是以我的身體開始攻擊我的皮膚。我兒子一定遺傳了他父親的這種基因,因為我第一次懷孕時并沒有這種反應。”胡克解釋道。
據報道,妊娠類天疱瘡非常罕見,每5萬名孕婦中會有一人患有這種疾病。胡克表示,她在此之前從未聽說過這個病症,如今分享自己的經曆也是希望讓大家認識了解這類疾病。
胡克稱,她在确診後的6個月裡,一直在服用不同強度的口服類固醇,直到聖誕節前才斷藥。她表示,盡管極端反應造成的瘙癢斑、水泡和疤痕終于消退了,但她仍需要定期使用類固醇霜,且可能會時不時出現輕微症狀。
“很多人必須通過免疫抑制療法才能擺脫類固醇,才能控制病情,是以我很幸運。”她說道,“但我可能會永遠有一些症狀,但不會像以前那麼嚴重。這讓我推遲了再次懷孕的計劃,尤其是研究表明,這種情況(在下一次懷孕時)會更早出現、且更為嚴重。是以,即使服用類固醇,我也不會再懷孕了。”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編輯 潘莉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