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想痛罵“新新勢力”是騙子,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聚論

引言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

2022年1月16日,李想在微網誌轉發了團車CEO聞偉計劃造車的内容,直言對方是騙子,毫無廉恥,重新整理了創業者的底線。

這種激烈用詞,也重新整理了李想公開罵人的底線。

上次應該是在2020年8月29日,他在成都的一場使用者活動中,一分多鐘連爆三個TMD。當時罵友商“一幫搞臭技術的亂逼逼,懂個屁技術,胡說八道。”

這次是罵友商什麼呢?

1團車聞偉:100多人團隊無所不能

1月5日,團車宣布造車,成為最新的一家新勢力。這是一家成立于2010年的汽車電商公司,主營業務為線下團車節、協助廠家直銷車輛、為經銷商提供賣車平台等,2018年在納斯達克上市。

李想痛罵“新新勢力”是騙子,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聚論

▲圖檔來源于《汽車商業評論》

1月14日,團車CEO聞偉在北京總部接受了小範圍媒體采訪。據《汽車商業評論》的報道,團車的造車計劃大緻是這樣一個情況:

▎造車的最大動力來自一個100多人的外來團隊,可承擔産品規劃、造型設計、工程開發、測試、底盤、三電、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系統化整合方案、生産支援、供應商管理等幾乎所有造車流程。

▎該團隊可以做2000萬以上的車,也可以做5萬以下的車;除了乘用車,還可做商用車、物流車;技術路線首選純電,也有太陽能、氫能的經驗;造車周期可以做到1.5-2年,而國内廠家一般是3年。

▎該團隊帶着一批半成品來,團車将從中選一款作為首發車型,定價在10-20萬間,預計2022年金九銀十預售。之後的車型可能全新開發,未來3年要出2款新車。第一款車失敗了也沒關系,3個月能再做一款。

▎雙方能走到一起因為優勢互補,該團隊負責造車、團車負責賣車。資金來源可以是感興趣的投資方,也可能是渴望造車項目的地方政府,資金需求量據說是新勢力的十分之一,大約為5000萬美元。

▎聞偉決定造車隻有幾個月時間,目标市場、産品定義、品牌定位都還沒有确定。他認為汽車不像手機,更像是服裝,存在更多差異化空間。他對外包團隊很有信心,認為有五成以上勝算,以後要All in在造車上。

看到該報道後,李想直接開罵:

李想痛罵“新新勢力”是騙子,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聚論

“我實在忍不住還是要大嘴一把:那些指望找到超級救世主的創業者,那些指望能通過打開任督二脈無所(不)能的創業者,最後找到的普遍都是騙子,或者大機率自己也是騙子。居然還有人可以毫無廉恥的把這種觀點對外公開講出來,真是重新整理了創業者的底線。創業的本質是:有節奏有耐心的長期成長。”

我們先來捋一下團車聞偉的造車夢,看有無“騙”的成分。

2外來團隊:觀緻幻相幾時休?

聞偉說造車最大信心來自那個神秘的外包團隊,一個對造車幾乎無所不能的團隊。這世界上真的存在這樣的團隊嗎?

▎如果是外包,雙方是合作關系,可參考「麥格納模式」。它給奔馳、寶馬、捷豹路虎、克萊斯勒都代過工,從整車到底盤、從豪華車到個性車、從大排量到新能源,它都可以做。比如奔馳G級、寶馬X3、MINI Paceman、捷豹I-PACE。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有比肩麥格納的團隊嗎?嚴格來說,肯定沒有。麥格納可以自己造車,但在中國造車不僅需要是正規公司,還得取得雙資質。唯一接近的是長城華冠,它不但有研發和設計能力,還擁有稀缺的雙資質。隻可惜,該公司成立的前途汽車首款電動車K50隻賣了100多台,就銷聲匿迹了。

另外,即使真有接近麥格納實力的百人團隊,團車付得起代工費嗎?最新消息是,團車2021下半年獎金未發,2022年起全員待崗,隻給2000/月最低工資。

李想痛罵“新新勢力”是騙子,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聚論

▎如果這100多人團隊全職加入,那麼雙方是雇傭關系。這就成了「觀緻模式」。

十年前,觀緻的造車團隊多豪華?堪稱夢幻之隊,足以寫進汽車史。但是,表面的強大終究是幻相,内在的戰略方向、産品定義、營銷傳播乃至最根基的企業文化,與市場規律發生了偏離。結局大家看到了。

另一個“中毒”的是恒大汽車,以為「買買買」和「合合合」就可以拿到造車秘笈并一戰成名,結果大家也看到了。

如果是這種模式,團車付得起觀緻/恒大給出的薪酬嗎?據說當時觀緻經理級别的職位,月薪在3-4萬,總監和VP更是高的離譜。我們取一個中間值4萬,那這100多人(暫按120人算),一個月的薪水開銷就至少480萬。一年就半個多億出去了。這還沒算購買車型的費用、生産制造費、營銷推廣費等。

又回到一個現實問題,團車能讓嫡系老員工拿着月薪2000,去給外來和尚開月薪4萬嗎?如果不開高薪,這些“幾乎無所不能”的專家憑什麼為你賣命?

一個簡單邏輯是:如果真存在這麼牛掰的團隊,他們為何不找華為、小米這些更有知名度、更有兌付能力的品牌去合作?

從這點上看,李想說“充當救世主的外來團隊”是騙子,有一定道理。至于聞偉是不是“騙子”,需要分析一下他計劃背後的邏輯。

3速成造車:買殼還是買滑闆?

聞偉提到的外來團隊,有可能是以下兩種形式:

李想痛罵“新新勢力”是騙子,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聚論

第一種可能:行業中有一些存在感極低的小車企,或一些銷量不佳的老車企,會利用閑置産能,給另一部分更不入流的車企提供一整套白車身+底盤,後者再采購三電系統加以調試,就能推出所謂新車了。

這裡的悖論在于:原裝廠家都沒能把這車賣好,新東家接手後挂個同樣不知名的牌子就能賣好嗎?而且人家有什麼你就用什麼,不可能為你重新開模,那麼新企業鼓吹的「使用者導向」不就成了一句空話?

第二種可能:團車或許接觸了當下最新的造車技術――滑闆底盤。

這種技術允許在一個底盤上內建三電、轉向、制動、懸架等系統,形成标準件,轉售給其它車企裝上不同樣式的車身,實作底盤與車身實體解耦,滿足了快速開發與功能多樣化的沖突;同時底盤采用線控技術,能保證智能化和操控性。

目前,力推滑闆底盤的主要有Rivian、Canoo、REE、PIX Moving等國外新勢力,國内嶄露頭角的是――悠跑科技。

李想痛罵“新新勢力”是騙子,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聚論

巧的是,悠跑科技在2022年1月11日,召開了首屆“UP DAY悠跑體驗日”,釋出了UP超級底盤和UP SPACE超級艙體。這個日期正處于團車宣布造車、聞偉向媒體發聲之間。

更巧的是,悠跑創始人李鵬介紹:以前要花400億才能開發的産品,現在隻用40億就能開發完。這與團車聞偉說的資金隻需要傳統新勢力的1/10,完全吻合;悠跑還說,上下分體式開發比傳統的整車一體式開發節省6-12個月的開發時間。這也與聞偉說的新車開發短至1.5-2年基本接近。

不過吧,事兒也沒那麼簡單。聞偉說的所需資金是另一家「新新勢力」牛創5億美元的1/10,合人民币3.2億,與悠跑說的40億有數量級差異。然後,造車周期可以短至1.5-2年?汽車業内最大膽的老師傅,聽聞此言也會倒吸一口冷氣。要知道,正常情況下隻是做零件認證也得2年左右。

現實中,一款新車從0到1需要多長時間?

李想痛罵“新新勢力”是騙子,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聚論

▎理想ONE在2018年2月公布了産品定位和樣車輪廓,10月宣布品牌名并正式亮相實車,2019年4月開啟預售,12月正式傳遞。

▎零跑C11于2019年4月以C-More概念車形式亮相,2020年12月公布預售價,2021年10月正式傳遞。

▎極氪001在2020年9月以Zero Concept(接近實車)亮相,2021年4月開啟預售,2021年10月正式傳遞。

可以看出,主流新勢力車型從概念車到預售需要20個月,從公布産品定位到預售需要14個月,從實車亮相到預售需要6-7個月。

而聞偉一面說産品定義還沒想清楚,一面又說第一款車最早将于9月預售。問題是這第一款車目前隻是一個半成品,連概念車都沒有,卻要用8個月時間實作預售,比前輩們快了6-12個月。

事出反常必有妖,或許可以這樣猜測:

團車的第一款新車或用「買殼拼車」方式,隻有這種“拿來主義”,才有可能從零開始8個月預售。先例有電牛三号、華泰小蜜蜂、江鈴E100、北汽EC180等,最快的從立項到上市确實隻用8個月。

之後的新車或用「滑闆造車」模式,隻有這種“預制菜”,才能讓團車像做快餐一樣,把造車時間最大限度的壓縮,國外先例有Rivian、Canoo、Pix等,國内有悠跑,不然3個月重做一款新車純屬天方夜譚。

說驚奇是挺驚奇,說可能也是有可能。在不讨論産品品質與可靠性的前提下,聞偉的驚人言論也不是不可能實作。從這個角度講,說他是“騙子”又為時過早。

4真正挑戰:門檻高到了400億

坦白說,造一輛車出來不難,難的是量産。保定的手工耿也能敲出一輛炫酷概念車,但實作商業化批量生産,難于上青天。

李想痛罵“新新勢力”是騙子,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聚論

樂視汽車的FF91“量産車”自2017年1月亮相,到現在5年了也沒有真正量産,賈總至今也未回國。恒大投資了500億,一次推出9款概念車,但如今仍沒見到量産車下線,恒大集團也屢屢傳出或将破産的消息。

最主要原因還是造車太燒錢了,到底有多燒?

蔚來在2015年6月-2021年1月不到6年時間裡,共融資11輪,累計融資額超700億元;幾乎同一時期,理想汽車的累計融資額亦超300億元;小鵬汽車在2017-2020年3年時間中,也累計融資近200億。

2021年,小米宣布進入汽車制造業,首期投資為100億元,未來十年投資額為100億美元。

李想痛罵“新新勢力”是騙子,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聚論

李斌更是在NIO DAY 2021接受采訪時表示:“造車的資金門檻,幾年前我說的是200億,現在沒有400億可能都幹不了了。”

聽聽,400億的門檻。而聞偉說資金需求量3億多,而且還沒有落實。

那為啥這麼多人,包括團車還要迎難而上呢?因為新能源一旦做起來,确實名利雙收。不但有地方的力捧、消費者的擁趸、媒體的歡呼,更有資本市場的青睐:蔚來從2019年的1.19美元一路飙升到過66.99美元,2021年市值超本田、法拉利;理想也從14.31美元飙升到過47.7美元,2021年市值超雷諾、長安。

于是,大家越來越信“富貴險中求”,忘了“隻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的古話。可能,很多創業者想的都是:萬一成了呢?反正不是花我的錢。

也不是不行,隻是聞偉似乎把樂觀的一面表達太充分了,而且是在自己還沒想好産品定義的情況下。于公,看不到對消費者和行業的貢獻;于私,目前資訊不足以支撐他邏輯自洽。如果低調的玩資本遊戲,或者有了略成形的産品再布道,可能大家也不會那麼驚訝和抵觸。

李想痛罵“新新勢力”是騙子,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聚論

當然,聞偉有一些觀點還是值得參考的,如新形勢下的汽車更像是衣服,而不太像手機,允許個性化的空間更大。車聚君以前也說過汽車定義更像是一個大型可穿戴裝置,隻是需要符合車規級安全。

整體而言,這個采訪還算是一個正常的商業自吹。行業中比這誇張的言論多了去了,李想為何單罵聞偉是“騙子”?

5當衆發飙:李想為何炮轟團車

李想第一個沖出來罵街,一方面是石家莊人的直脾氣,另一方面是作為連續創業者的導師,看不下這種嚴重背離現實的言論。更有一種可能是,這種言論或許戳中了理想汽車起家時流傳的一個核心詞:生而成熟。

其實,「生而成熟」不是理想的官方口号,是一家自媒體試駕過理想ONE後的評語(後該媒體一員工入職理想),可能官方覺得挺合适,就預設了。以至于後來理想ONE出現自燃、斷軸新聞後,其它媒體習慣用「生而成熟」來揶揄理想。

而聞偉的言論,濃縮成一句話也不過是:生而成熟。

朱元璋早年出過家,登基後對和尚、僧、甚至光等字眼非常介意,為此殺過不少人。趙匡胤因陳橋兵變登基,是以也制定了重文輕武的國策,甯肯積弱三百年也要嚴防内變。

李想痛罵“新新勢力”是騙子,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聚論

李想是否因聞偉犯了“抄作業”的諱而像兩位太祖一樣勃然大怒,不得而知。反正他怼完後一個多小時,又發了一篇3000多字的長微網誌《節奏把控對于創業的重要性》,并且置頂。看标題就知道,他想用「節奏」的重要性,再次批判聞偉的「生而成熟」論。

人要是取得一定成績,說什麼都是對的。

可理想是完全按李想說的節奏來的嗎?比如先采取更正措施減輕“斷軸”風險,再宣布硬體更新,最後承認召回并道歉。比如在發生多起輔助駕駛被濫用導緻的事故後,還在網站延用“放心開,有我在”的宣傳。李想事後也承認有設計缺陷,那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節奏呢?

聞偉的反擊也有一定道理:馮思翰當初以老師傅的姿态批判增程式,結果理想ONE銷量一路走高打了批判者的臉。如今李想也當起了老師傅來批判後來者,是不是也活成了自己曾經讨厭的樣子?

李想痛罵“新新勢力”是騙子,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聚論

1月18日,聞偉再發微網誌,他感謝了李想的關注,并邀請對方在首次産品釋出時出席。截止目前,李想沒有做出正式回應。

車聚小結

在汽車圈,公開批評人是有風險的。

比如2021年7月,華為智能駕駛産品部部長蘇箐在一次訪談中表示:特斯拉這幾年的事故率還是挺高的,事故類型非常像,說難聽點就是“殺人”。20天後,一份内部檔案顯示,蘇箐因發表不當言論被免去部長職務。2022年1月,蘇箐已從華為離職。

顯然,團車的影響力遠比不上特斯拉,李想可以大罵對方毫無廉恥;而聞偉先是驚訝後是感謝,然後反手一把營銷。

雙方都是應對輿論的高手,節奏拿捏的都挺到位。

隻是,逞口舌之利和玩借勢營銷,就是雙赢嗎?理想在單一品類和邊緣技術的支撐下能否走完1-10仍是未知數。一家媒體的投票顯示,47%的人不會考慮團車的車,會買的比率為19%。你會說有19%相當不錯了,可要知道從線上投票到掏錢的距離有多大。

聞偉說,造車勝算的可能性在50%以上。車聚君覺得有5%不錯了,那個50%留給理想汽車比較合适。

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