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青:聯賽從業者對限薪認識比較統一,抱怨或表達不滿毫無意義

北青:聯賽從業者對限薪認識比較統一,抱怨或表達不滿毫無意義

直播吧2月14日訊 近日,最新版本的中超球隊财務約定将正式頒布,中國足協将再次對球員薪資進行嚴格限定。對于即将出台的更為嚴苛的限薪措施,《北青》撰文評論認為,目前各方對限薪認識比較統一,對于廣大職業聯賽從業者來說,抱怨或者表達不滿毫無意義。

早在今年1月上旬,關于聯賽從業者再度“限薪”、俱樂部再度“限投”的傳聞就已經早有風聲,在成都舉行的足協相關會議上,限薪限投的話題已經被提及,國腳們在赴日參加12強賽時已經收到了類似的小道消息,隻是有待官方确認。

雖然至今足協和中足聯都沒有對限薪的細則做具體的公開表态,但球員早已對這種自上而下的加碼限薪做好了心理準備。從2019年開始,中國足協連續出台限薪限投政策,2019年的限薪令國内球員頂薪不超過1000萬人民币,國腳可以有20%的上浮,外援不超過300萬歐元。到了2020年,國内球員薪酬幅度最高已經被壓縮到500萬人民币,國腳的特殊政策也被取消。據悉,即将頒布的限薪令國内球員薪酬被限制在稅前300萬人民币,而外援也進一步降低到稅前200萬歐,每家俱樂部的單賽季投入不得超過3億元,堪稱史上最嚴。

雖然各家俱樂部對限薪的标準發出了不同的觀點,但是對于進一步限薪各方的認識還比較統一,而且絕大多數俱樂部持歡迎态度。一方面迫于過去幾年的經濟壓力,已經有部分俱樂部不堪重負而退出聯賽,對聯賽的穩定性造成沖擊。另一方面,中國男足在各條戰線上的慘淡表現也與其高額年薪極不比對,引起了極大的争議。

《北青》撰文表示,從目前各家俱樂部逐漸放棄高薪外援的表現來看,各家都做好了“紮進褲腰帶”過日子的準備,職業聯賽的“虛假繁榮”也将逐漸被去除。對于限薪,所有從業者的認識和态度比較統一,抱怨或者表達不滿毫無意義,當下唯有本分工作才是出路。而對于俱樂部來說,開源節流,挖掘科學的盈利模式,進一步盤活聯賽經營環境,才是真正需要考慮的問題。

(涼笙墨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