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京冬奧會|應對氣候變化 無礙冬奧熱情——北京冬奧會雪中見聞

作者:春河月亮

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 12日夜間,京津冀地區開始出現降雪,北京冬奧會三賽區均受到影響。三賽區提前釋出預報,迅速響應天氣變化。而在賽場中,運動員、教練員競技精神不減,也在雪中享受到了别樣的快樂。

氣象服務經受住降雪考驗

13日淩晨四點,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氣象服務組副組長時少英就起床了。當天一整天,她和團隊要時時為高山滑雪比賽提供最新天氣預報。

北京冬奧會|應對氣候變化 無礙冬奧熱情——北京冬奧會雪中見聞

圖為時少英正在工作

“今天的降雪趨勢正如預報所說,下午兩點左右轉小。”國際雪聯新聞傳播總監珍妮·維德克對時少英團隊的工作贊不絕口,“我們正好利用這段時間緊急清理雪道,是以下午的比賽雖然推遲一個多小時,但不至于改期。”

據了解,在冬奧山地賽場核心區域,百米分辨率、逐10分鐘快速更新的“北京睿圖”數值預報模式體系已投入實戰。13日當天,受天氣條件變化影響最直接的雪上項目賽事組織經受住了考驗,各賽區對賽程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調整。高山滑雪項目女子滑降第二次官方訓練取消,但比賽線路相對較短的男子大回轉項目完賽;張家口賽區越野滑雪、北歐兩項在雪中正常進行;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礙技巧資格賽因能見度不佳延期。

“早在2月4日,氣象部門對本輪降雪已經有了預測,兩天前基本确定了每個場館降雪的時段和量級,提前釋出了天氣預警資訊。”北京冬奧組委副主席楊樹安介紹,在交通、餐飲、場地等方面,北京冬奧組委相關部門、屬地政府、山地運作團隊等也将共同為運動員順利參賽,以及各利益相關方開展工作提供保障服務。

賽事保障迅速反應

降雪後,為保障賽區交通線路通暢,掃雪鏟冰成為重要任務。北京環衛集團在三賽區啟動應急預案,出動履帶式多功能除雪車等除雪利器,確定了冬奧場館周邊及高速路聯絡線無積雪結冰情況。

電力保障方面,國家越野滑雪中心用電力運作保障指揮平台代替了傳統的人工巡線。中心電力經理霍大偉說,極端天氣來臨時,系統可對場館用電裝置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及時排除隐患。

北京冬奧會|應對氣候變化 無礙冬奧熱情——北京冬奧會雪中見聞

圖為張家口賽區核心區電力保障團隊進行裝置巡查

降雪為比賽用雪帶來挑戰。根據國際雪聯規定,降雪後,競賽場館需要對自然雪進行清理,保證冰狀雪賽道雪質。

記者了解到,“雪飛燕”的賽道平整人員13日淩晨便啟程上山,有的用腳踩雪闆橫滑降的方式清理浮雪,有的扛着鐵鍬上山鏟雪。自然雪浮在賽道原有冰狀雪之上,令滑行異常艱難,許多專業教練出身的平整人員都在陡坡上刹不住車、摔了跤,但依舊克服困難将雪道清理至符合比賽要求的狀态,13日的比賽得以完賽。

“我知道那些從業人員一整晚都在清雪,他們非常棒。”挪威運動員阿特勒·利·麥格拉思說。

一些室内比賽也為降雪天氣做足了預案。13日晚,首都體育館舉行了短道速滑多項比賽。媒體副主任姚文莉介紹,從業人員早上9點便開始在媒體落客區等區域掃雪除冰,并在媒體工作間入口處鋪設防滑毯。通往混采區的路線有部分在室外,場館還專門安排志願者為媒體工作者提供幫助。

大雪無礙冬奧熱情

降雪一方面帶來了一些麻煩,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冬日裡的歡樂。“雪飛燕”的看台志願者就在觀衆入口處用積雪堆出了一個“雪墩墩”,憨态可掬,惹人駐足。中午比賽間隙,一些國外記者還和志願者打起了雪仗。當然,雙方很好地踐行了奧林匹克格言中“更團結”的精神,并沒有分個勝負。

困難的天氣條件激發出了一些運動員的鬥志。俄羅斯奧委會隊當天奪得越野滑雪男子4X10公裡接力冠軍,隊員亞曆山大·博利舒諾夫說:“越是這樣的天氣,越是困難多,對我們越有利。我們可以充分展現出自己的實力,是以我們在比賽中非常興奮。”

中國運動員張洋銘、徐銘甫13日在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轉中冒雪完賽。賽後張洋銘直言,雖然自己和世界頂尖選手還有不小差距,但他享受和各國(地區)運動員在雪中一同拼搏的感覺。

“玩得很盡興,發揮了自己的水準。”張洋銘賽後說,“對于今天在場的運動員來說,這就是很平常的天氣。我們在奧地利訓練時,經常一連七八天都是這樣的雪,或者有大霧,但隻要能見度還可以,大家就會照常訓練。”他說,無論風雪,自己都會拿出最好的狀态。

北京冬奧會|應對氣候變化 無礙冬奧熱情——北京冬奧會雪中見聞

2月13日,中國選手徐銘甫(左)和張洋銘在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轉比賽後合影。新華社記者連振攝

運動員穿越大雪滑向終點的表現也感動了現場觀賽的許多人。印度代表團成員、六屆冬奧會選手沙瓦·凱沙萬前來 “雪飛燕”觀看同胞阿裡夫·穆赫德·汗的比賽。“我為他驕傲,也為所有運動員驕傲,我們一定能夠激勵更多人參與到冬季運動裡來。” 凱沙萬說。

執筆記者:王沁鷗

參與記者:倪元錦、夏子麟、羅鑫、汪湧、劉揚濤、盧羨婷、張碩、郭雅茹、楊帆、孫哲、樂文婉、趙雪彤

編輯:樹文、郁思輝、曹奕博、鐘沁蕊(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