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彩陶瓷“外衣”、超大玻璃幕牆……洛陽這座博物館“黑科技”不少

作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不僅是反映中國大運河文化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也是洛陽市深入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的重要抓手。13日,記者探訪施工現場發現,博物館場館建設已進入尾聲,展現“河洛技”設計理念的三彩陶瓷“外衣”,創作多項洛陽之最的超大玻璃幕牆……這座“國家級”博物館建築亮點可不少!

三彩陶瓷“外衣”、超大玻璃幕牆……洛陽這座博物館“黑科技”不少

博物館穿上三彩陶瓷“外衣”

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位于瀍河入洛河口西北角,去年8月主體封頂。13日,記者在建設現場看到,博物館建築外立面及屋面大面積使用了黃色的三彩釉面瓷磚,就像穿上了一件三彩陶瓷“外衣”,遠看如同古代宮殿建築群的天際線。

記者觀察發現,這些三彩釉面瓷磚均為空心設計,不僅可以左右調節間隙,又具備防水功能,達到了美觀與實用的統一。

三彩陶瓷“外衣”、超大玻璃幕牆……洛陽這座博物館“黑科技”不少

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三彩釉面瓷磚由洛陽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唐三彩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高水旺及其團隊設計制作,在胎體原材料配方、釉料配方、燒制方法等方面,均有别于傳統三彩工藝,制作難度大,技術要求高,是傳統三彩工藝應用于現代裝飾領域的一次創新實踐。

三彩陶瓷“外衣”、超大玻璃幕牆……洛陽這座博物館“黑科技”不少

超大玻璃幕牆暗藏“黑科技”

在博物館建築西側,一面巨幅玻璃幕牆吸引了記者的眼球。這面玻璃幕牆高十幾米,寬二十多米,由十餘塊大型玻璃組成,遠看像一面巨大的鏡子,不僅觀感氣派,也讓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展現出了不一樣的容貌。

據介紹,該玻璃幕牆使用的北玻股份洛陽玻璃公司生産,其中最大的一塊玻璃高約12米、寬約1.8米,重量高達5.7噸,創造了“最大”“最重”等多項洛陽之最。

三彩陶瓷“外衣”、超大玻璃幕牆……洛陽這座博物館“黑科技”不少

除了上述特點外,這面玻璃幕牆還是洛陽首個“無肋”安裝應用項目,暗藏着不少“黑科技”。比如,每塊玻璃均為坐地式、自承重結構,既是外牆面闆也是外牆骨架,實作了從室内往室外觀察視線無任何遮擋的效果。

三彩陶瓷“外衣”、超大玻璃幕牆……洛陽這座博物館“黑科技”不少

三彩吊頂将申報世界吉尼斯紀錄

記者在場館内部看到,通向博物館各層的環形步道及電梯已經修建、安裝完成,各展廳站在開展展陳裝飾工程。其中,鑲嵌于博物館大廳頂部的大型三彩環藝作品《雲帆》已經芳容初現。

三彩陶瓷“外衣”、超大玻璃幕牆……洛陽這座博物館“黑科技”不少

“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陶瓷吊頂藝術作品,等全部完工後會申報世界吉尼斯紀錄。”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說,《雲帆》由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郭愛和領銜創作,面積約1萬平方米,由12.6萬個三彩陶瓷單元組成。該作品采用寫意三彩的表現手法,一個個三彩陶瓷組成的菱形,猶如被風吹滿的船帆,行駛在博物館的圓弧穹頂之上,每一個菱形則又由13組13厘米寬的橢圓弧面三彩陶瓷構件組成,代表着在洛陽建都的十三個朝代。

據介紹,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遊客在場館移動時能感受到三彩陶瓷吊頂的光影變化,模拟流動的大運河,波光蕩漾,秀美壯闊。(洛報融媒·洛陽網記者 劉嘉儀 文/圖/視訊 通訊員 白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