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協宣布第3輪降薪開始,你們知道對誰的影響最大嗎?答案不言而喻,當然是球員了。過去,男足球員可以輕松拿到千萬級别的年薪,但是現在隻能拿到稅後200多萬了,差不多腰斬了5倍。這下子好了,男足“人傻錢多”的帽子終于可以摘掉了。
随着足協正式下發了降薪新政,徐新又被球迷送上了“熱搜”,大家都想知道他的年薪是按照之前的500萬算,還是按照現在的300萬算,500萬會不會泡湯了。
不過按照上海海港曆來的做事風格,徐新至少也是按照500萬的年薪算,因為他和之前奧斯卡一樣,也是“壓哨簽約”的。奧斯卡的年薪想必大家都知道了,高達2600萬歐元,折合成人民币1.8億元左右,妥妥的中超第一土豪,名副其實的“小金人”。
據說巴薩前段時間想引進奧斯卡,但是一聽到他的年薪,就望而卻步了,我們是請球員還是請老闆?說回徐新,徐新最開始在廣州恒大的年薪逼近1000萬元,大概在800萬元左右;去到山東泰山之後,他正好趕到足協的第2次降薪,是以年薪是500萬元;這一次徐新去到上海海港,起碼也是頂薪待遇,不然他離開山東泰山圖啥。
然而好事的球迷不嫌事大,他們紛紛要求上海海港公布徐新的年薪,要求足協秉公辦理,就拿徐新做第一個“榜樣”。但是上海海港敢這樣做嗎?肯定是不敢的。
之前上海海港引進買提江(也是自由身加盟)的時候,就給了他千萬年薪,這個待遇超過了很多崇明時期的老球員,一度造成了更衣室的不和諧。是以現在引進徐新,上海海港也是吃一塹長一智,不會再輕易公開球員的年薪了。
足協降薪,除了對球員的影響最大之外,排在第二位的就要數球員經紀人(或公司)了,因為他們的收入是和球員收入直接挂鈎的。按照慣例,球員收入的5%會給到經紀人,如果一名經紀人手上有很多球員,那麼該經紀人(或公司)的收入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是以為什麼足協一降薪,各俱樂部都明确反對,因為這裡面的利益牽扯太多了,很有可能有俱樂部高層就是開經紀公司的(可以參照李鐵),球員降薪不就是他們降薪嗎?
中國足球為什麼一直備受争議,我認為這和各種“潛規則”橫行有很大關系,在利益面前,球員的實力根本不算什麼,什麼“能者上庸者下”,都是忽悠人的。
總的來說,這一次足協降薪我非常支援,因為男足的表現确實配不上那份高薪,他們拿高工資完全是對普通人的亵渎。也希望男足能夠知恥而後勇,等成績上去了,未來也不是沒有加工資的可能嘛。球迷朋友們,你們的觀點又是什麼呢?歡迎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