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曾任浙江省委書記,任職期間鐵面無私,抓捕了少将的兒子

前言

大陸比較看重人情世故,這就導緻有些人為了不得罪親友,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有這樣一位幹部,鐵面無私,即便違法犯罪者是國家高官的親屬,他亦不姑息,親手将其抓捕歸案,引得群眾拍手稱好,他就是鐵瑛。

他曾任浙江省委書記,任職期間鐵面無私,抓捕了少将的兒子

鐵瑛1916年生于河南南樂,家境較為富足,因而有能力接受教育。中學時,鐵瑛受共産主義感召,加入共青團1937年,他被派往西北地區,消彌沖突、團結國共兩黨軍隊,因為工作出色,被上級準許加入共産黨。1939年,鐵瑛被保送到抗日軍政大學進修,畢業後負責後勤組織工作。

1940年,鐵瑛前往山東工作,地方黨校幹事、地委書記、軍區警備部隊政委。新中國建立後,他被調入上海公安部隊負責政治工作,後又主持南京軍事法院日常政務,深受上級信任。1954年,經黨中央評定,鐵瑛被授予少将軍銜,1972年,鐵瑛轉調華東某軍事要塞區政委,上級為了鍛煉他的行政能力,特令他在當地省委兼職。

他曾任浙江省委書記,任職期間鐵面無私,抓捕了少将的兒子

1977年,鐵瑛離開部隊,擔任浙江省委第一書記。當時正值全國經濟體制改革,鐵瑛審時度勢,利用浙江沿海的地理優勢,将一省資源悉數投放在溫州,主持成立了全國第一家合股商企、全國第一個非公經濟推廣試點區,為原本僵枯的市場源源不斷注入活水。

在此期間,鐵瑛在一些問題的處理上稍有瑕疵,有幹部議論他不适合行政。鐵瑛得知此事後大方承認缺點,他認為自己本就出身部隊,做文職難免會有不足之處。次年,他借着去中央彙報工作之機,向組織部提出調回軍隊。相關上司極力安撫他,羅列他的優點,勸說他不要在意外界的閑言碎語,這才打消了他的疑慮。

他曾任浙江省委書記,任職期間鐵面無私,抓捕了少将的兒子

有一年,葉劍英元帥受中央委派去浙江考察,在接待會上建議鐵瑛多去基層走動,用大半精力了解基層情況,小部分精力用于決策。鐵瑛點頭稱是,接下來的時間裡,他走遍了浙江的每一個縣,将當地情況摸清摸透,彙總成報告在省委傳閱。遇到經濟情況困難,沒能力安排住處,他幹脆睡在縣政府大樓裡,完全沒有一點進階幹部的架子。

80年代,有人舉報溫州的8名商人利用法律漏洞和經濟優惠政策惡意擾亂市場,機關當即将8人逮捕處理。鐵瑛得知此事後,親自到黨中央,擺出各種鐵證抗辯,黨中央立即責成專案組重新調查,最終證明這8個人是被冤枉的,于是将他們釋放,并訓示鐵瑛進行安撫和賠償。

他曾任浙江省委書記,任職期間鐵面無私,抓捕了少将的兒子

開國少将熊應堂公務繁忙無暇教育兩個兒子,母親又寵愛驕縱,這使得他們長大後性格乖張,經常為非作歹。公安部門意識到此事牽連巨大,不敢輕易執法,便向鐵瑛彙報。鐵瑛聞訊後怒不可遏,親自帶人将其抓捕歸案,而後向熊應堂和黨中央說明情況,這一舉動赢得了當地百姓的廣泛贊譽。

他曾任浙江省委書記,任職期間鐵面無私,抓捕了少将的兒子

1993年,鐵瑛身體狀況不佳,離任休養。2009年,病情惡化搶救無效,在杭州逝世,享年93歲。鐵瑛是一位真誠的幹部,有人指出他的錯誤,他沒有因為面子挂不住而斥駁掩蓋,反而一再深思檢讨。有人向他提出建議,他也虛心接受并認真執行。執法時,他遵循平等原則,不論出身、地位如何,一旦違反公序良俗嚴懲不貸!在他的努力下,浙江經濟一飛沖天,社會也趨于穩定,他不負黨中央所托,無愧人民的信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