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遼西民俗影像:舞中幡的漢子

遼西民俗影像:舞中幡的漢子

中幡是中國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起源于唐、宋年間,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中幡早年叫“大督旗”,又叫“大執式”,用于軍隊的儀仗,指揮等;後來傳到民間,經過演變成現在的中幡。中幡從清代起是朝佛、慶典等走會活動的必備項目。中幡的主幹是一根長三丈三(10米多)的竹竿,竿頂懸挂着标旗,旗的正面繡有祝福語句和吉祥圖案,反面有時繡上表演團體的名稱。

每當春節鬧秧歌的時候,朝陽各地的秧歌隊裡都有耍中幡的表演。中幡分為單練、雙人對練和集體練,動作有50多個。表演者或頂幡上額,或伸臂托塔,驚險動作連連不斷,但始終幡不離身,竿不落地。十餘米高、幾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腦門、下巴、項背等處上下飛舞、交替騰挪。由于種種原因,中幡表演現在已經很少見到,朝陽地區隻有少數藝人還在傳承這種藝術。

正月十九,我們有幸在七節梁的廟會上看到了精彩的中幡表演。

遼西民俗影像:舞中幡的漢子

看那舞中幡的漢子,神情專注,碗口粗的大杆在他的手上翻飛出各種花樣。上面的彩色纓絡紛飛,鈴聲清響,他自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裡。

遼西民俗影像:舞中幡的漢子

他舞動的不僅是那種飄逸,他舞動着一種古老的文化,一種原始的崇敬,一種曆史的傳承。他是力量和自信的化身,是傳統和現代的完美結合。

遼西民俗影像:舞中幡的漢子

他在表演,千年文明在這表演中一一閃過;他在表演,曆代藝人的艱辛在這表演中一一閃過;他在表演,現在美好的生活在這表演中一一閃過。

遼西民俗影像:舞中幡的漢子

藍藍的天空下,色彩格外明麗,舞幡的漢子步法穩健。他知道他舉起的是莊稼人對上天的敬仰;他知道他舉起的是莊稼人對豐年的期盼;他知道他舉起的是莊稼人如火如荼的生活;他知道他舉起的是莊稼人堅韌和頑強的意念。

遼西民俗影像:舞中幡的漢子

他的幡高高的插入藍天,他要把黃土地上的精彩告訴那高天上的流雲,告訴那風中掠過的飛鳥。他的心在天空中,和幡一起插上翅膀。

遼西民俗影像:舞中幡的漢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