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在12強賽被越南擊敗,無緣世界杯之後,以陳戌源為首的足協高層成為了衆矢之的,他們普遍被認為是阻礙中國足球發展的毒瘤,想要讓國足成為與日韓伊澳相媲美的強隊,陳戌源必須要帶頭下課。

不過話又說回來,身處高位誰會願意主動辭職呢?更何況要求陳戌源下課隻是偏激球迷的個人行為,國體局對于陳戌源還是比較信任的,畢竟解約他的成本較高,而且一時半會尋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這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不得不說,國足本次兵敗12強賽對于中國足球的發展來說不失為一件好事,特别是讓陳戌源在内的足協高層明确感受到了弱則思變的道理,态度和思路的轉變讓中國足球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就在中原標準時間2月12日下午2點,中國足協就頒布了一則重要檔案,上面指出:必須要積極探索并且力求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隊技戰術風格,明确近中遠三期的重要賽事目标。其中特别強調,男足要力争達到亞洲的一流水準,全力備戰2022年的世界杯預選賽和2023年本土舉行的亞洲杯,要争取有全新的突破。而中國女足則是要達到亞洲領先水準,這些目标都是要在2023年全面實行的,可以說是時間緊任務重。
看得出來足協這次是動了真格。特别是在男足層面,達到亞洲一流水準已經這要與亞洲的第一檔球隊水準相當,那麼就是要像日本、伊朗、南韓這樣的頂尖強隊看齊。目前中國隊的亞洲排名是第9位,按照分檔來看應該是處于第二檔的末端,或者說是三流球隊中的佼佼者,想要跻身一流球隊,國足在亞洲的排名至少要提升到前五名,看起來陳戌源對于達到這樣的目标是成竹在胸。
在此前,教育部就已經宣布要從2022年開始在全國舉辦中國小生校園足球聯賽,這顯然就是足協改革的第一步。陳戌源盼望與教育部完成聯手,在全社會打造濃厚的足球氛圍,進而改變貧瘠的國足選材面。其次,陳戌源還在中超頒布了第三輪的限薪令,要求本土球員的頂薪不得超過300萬人民币,這就是想要國腳們發憤圖強,讓他們意識到國家的錢不是好賺的,要是拿不出好的态度和優異的國家隊成績,那麼這碗飯将會越來越難吃。
對于球迷來說,陳戌源的覺醒應該是最大的利好。既然無法讓他下台,那就隻能寄希望他能夠後知後覺,在沖擊世界杯失敗之後好好反思中國足球的現狀,至少從限薪令、舉辦校園足球聯賽和制定國家隊計劃這三個方面看出,陳戌源這回的思路是完全對頭的,不再是像此前的金元風暴和歸化政策那般荒唐,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隻有陳戌源甘于奉獻,充當振興中國足球的植樹人,那在未來中國隊才能夠真正強大,屆時再次面對日本、南韓等球隊時就可以做到不慌不忙,閑庭信步,這才是球迷們真正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