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元宵、看花燈、猜燈謎……熱熱鬧鬧地過完元宵,對很多人來說才算過完這個“年”。
為了迎接元宵,上海電影博物館今日在館内舉辦了“福虎生風鬧元宵”國樂會,悠揚的國樂為現場觀衆帶來了一場高水準的傳統文化大餐。

圖說:“福虎生風鬧元宵”國樂會現場 主辦方供圖(下同)
本次國樂演奏會,電博邀請了章文婷、張娴、蔡曉钰、朱雅雯、孫潔瓊五位在國際和國内獲得多個音樂獎項的青年音樂家,古筝、二胡、揚琴、琵琶、大阮、笛子等傳統樂器都在演出中精彩亮相,《浏陽河》《山丹丹開花紅豔豔》《茉莉花》等一首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曲目,在傳統樂器的重新演繹下,煥發出全新的蓬勃生命力。如果說《花好月圓》《喜洋洋》《步步高》,是博物館為影迷和市民送上的一份新春祝福,那麼當琵琶和大鼓,在電影博物館一樓大廳合奏出電影《十面埋伏》的熟悉配樂,叫人覺得仿佛光影環繞、交織。
為了豐富滬上觀衆的文化生活,貫徹文化惠民理念,這場精彩的國樂演奏會免費向市民和遊客開放,不花錢就能聽到高水準的現場演奏,是電博在元宵來臨之前,送給滬上觀衆的傳統文化大禮。
開館八年多來,電博曾跨界文學、繪畫、建築、戲劇等,讓電影與不同的藝術門類交流碰撞,激蕩創新火花;也曾走出博物館,走向文化街區、城市商圈、地标建築、長三角城市等,讓博物館海量的藏品“活起來”。這次首度跨界傳統國樂,拉開了電博創新之年的帷幕。
未來,“電影×傳統文化”将持續一整年貫穿于電博的文化跨界活動,繼續為廣大市民帶來精彩的演出和教育活動。更重要的是,“創新”的精神,将會延展到電博的各大項目,包括展覽品牌“移動博物館”、展映品牌“日常電影節”、社教品牌“博物館學院”、文創品牌“電影生活”等等,更多精彩的展覽、展映、講座工作坊、文創産品将陸續與大家見面。(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孫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