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我感覺當地人始終缺乏一種感恩心态,下面是我親身經曆的一個故事,在此我分享給大家。
我所在國家是奈及利亞,一次去阿布賈出差,客戶給安排在他們的一個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周圍全是當地村民,在這邊有一個孩子,十歲左右,特喜歡踢足球,是以我經常叫他c 羅。
c 羅父親早就去世,家中排行老大,還有三個弟弟,兩個妹妹。這種家庭在非洲很常見,因為他們評論壽命也就五十歲左右。
兄弟姐妹多,家中重擔就落在母親身上,身為長子的c 羅自然不能獨善其身,經常幫母親照顧弟弟和妹妹。
母親在營區,主要工作就是打掃衛生。經常炒一些花生米,讓c 羅帶到營區去賣。
在這樣貧瘠的土地上,能有花生米吃,當真是一種奢侈,由于我吃不慣當地飯菜,是以,花生米可是我在那地方的最愛,而我也成了c 羅最大的客戶。
我很喜歡這孩子,是以經常會讓c 羅負責跑個腿,買點平時生活用品,每次都會給他小費,這在同齡孩子間,是個不錯的經濟來源。
c 羅也經常幫我打掃衛生,洗洗衣服之類的。每次我都或多或少給他點小費。這孩子很懂過日子,每次都把小費給母親,對此,我還是很感動的。
c 羅上學的的地方很遠,幾乎天天四點鐘起床就去上學,然後跑十幾裡路。早晨中午幾乎都不吃飯,這樣的場景,在當地再正常不過了。c 羅放學後,總會跑到我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推銷花生米,然後打掃衛生,洗衣服。我也不虧待人家孩子,飲料,面包小費都會給他些。
工作完成後,我帶他去當地飯店吃飯。點了些牛肉,羊肉,這孩子吃的特歡。那邊飯菜說實話,我是太吃不習慣了,幾乎天天鬧肚子。每次飯菜基本上都讓c 羅打掃了,最後還給幾個弟弟妹妹打包了幾分,當然錢自然由我來付。
c 羅一直羨慕那些有手機的孩子,在他們班上,就有個孩子,天天拿着個破二手老年機,還經常嘚瑟。c 羅看不慣,就說,我一個中國朋友,人家都是智能手機,華為牌的,一點就出畫面。
我聽了也是笑笑,就把自己手機給這孩子玩。這孩子很聰明,一學就會。我心想,反正在非洲手機也不是很貴,就帶着這孩子去了附近的集市,買了一個傳音手機,這種手機在國内幾乎看不到,也是國内品牌,在非洲很受歡迎,而且還是智能手機。大約花了45000奈拉,合成人民币就是500塊錢。這幾乎是他們人兩個月的收入了。
這小子高興壞了,幾乎天天抱着,但從不見他玩,他說他沒錢買卡,沒錢沖流量,我就又給他9000奈拉買了個卡,又充的流量。
可接下來的事,我卻寒心了。
c 羅還是像往常一樣去我那打掃衛生,洗衣服。由于我買手機幾乎把手裡的錢都給這孩子了,手頭幾乎沒有奈拉了,也沒時間去市裡銀行兌換,是以後來幾次我就沒給他消費,就帶他吃了幾次飯。
眼看我出差人物結束,正準備收拾行李回拉各斯,這小子跑到我跟前,說我欠他幾天的勞務費,這幾天他辛苦工作,我還沒給他錢。
我聽了後,直接呆了,更大的是心寒。心想,這個民族怎麼會這樣,做人,最起碼的感恩心都沒有。
我将包裡僅有的一點奈拉給了他,臨走,我還特意告訴他,以後不要說,我們是朋友。中華民族是一個感恩的民族。
他也看出我的不高興,氣鼓鼓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