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元宵節的10大節日習俗,你見過幾個?

農曆正月十五,是春節之後,最為隆重盛大的一個傳統民間節日——元宵節。元宵節曆史悠久,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漢文帝時期,就已經下令将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在元宵節期間,民間有各種節日習俗,下面分享其中的10個,看看你知道幾個?

元宵節的10大節日習俗,你見過幾個?

一、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衆性技藝表演節目。高跷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表演者把長木綁在腿上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最高的高跷達一丈多高,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歡聲笑語,如履平地。

元宵節的10大節日習俗,你見過幾個?

二、舞獅子

舞獅子,也是大陸最優秀的民間藝術之一,每逢佳節或者集會的時候,人們都會以舞獅助興。這個習俗源于三國時期,流行于南北朝,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曆史。

元宵節的10大節日習俗,你見過幾個?

三、劃旱船

劃旱船,也叫跑旱船,就是在把竹木紮成的彩色船套在身上,在陸地上模仿船行的動作,再唱一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就是劃旱船了。這個習俗,傳說是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

元宵節的10大節日習俗,你見過幾個?

四、賞花燈

在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宮中和寺院“燃燈供佛”。從此以後,元宵節放燈的習俗就流傳到民間。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無論是士族還是老百姓,都會挂燈,整個城市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節的10大節日習俗,你見過幾個?

五、猜燈謎

猜燈謎,也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來派生出來的一種文字遊戲。最早出現在宋朝,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測。是以叫“猜燈謎”。

元宵節的10大節日習俗,你見過幾個?

六、耍龍燈

耍龍燈,也叫舞龍、龍燈舞,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曆史了。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在古人的心目中,龍有呼風喚雨的本領,對于風調雨順、生産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是以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舞龍的節日習俗。

元宵節的10大節日習俗,你見過幾個?

七、迎紫姑

紫姑,傳說是民間一個貧窮善良的姑娘。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紫姑因為窮困而死,因為老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于是在有些地方,就形成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

元宵節的10大節日習俗,你見過幾個?

八、送孩兒燈

送孩兒燈,簡稱送燈,也叫送花燈。就是在元宵節前,娘家将花燈送給新嫁出去的女兒,或者親友送燈給新婚未育的人家,希望早生孩子。因為“燈”與“丁”諧音,送燈就象征“添丁”的吉兆。

元宵節的10大節日習俗,你見過幾個?

九、扭秧歌

扭秧歌,是北方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地方不同,秧歌的風格也不太相同,分為陝北秧歌、河北秧歌、山東秧歌、東北秧歌等等,其中東北秧歌流傳最廣,藝術水準也最高。

元宵節的10大節日習俗,你見過幾個?

十、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遊百病、烤百病、散百病、走橋等等,是一種消災祈福的民間信仰性活動。到了正月十五這天夜裡,婦女們相約出遊,結伴而行,沿着牆邊走,逢橋必過,認為這樣可以消災免禍,祛除百病。

元宵節是一個非常盛大的民間節日,各地節日風俗還有很多。比如:流行全國的吃元宵、放煙火;福建浙江一帶的“搖竹娘”;浙江台州一帶的“間間亮”;貴州黃平一帶的“偷菜節”;山西、陝西一帶的“元宵塔火”等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