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換親麼?
八十年代,農村家庭可謂人丁興旺,四五個孩子不算多,六七個稀松平常,因男多女少,結果二十大幾、三十多的大齡光棍如雨後春筍,紮堆湧現,經濟條件差、弟兄多的家庭,娶妻成婚異常艱難。換親一度成為解決光棍的有力措施。所謂換親,就有妹妹的光棍家庭互換成親,妹妹交錯嫁給對方哥哥。通常男女年齡差極大,十幾六七歲的女孩嫁給近三十歲甚至三十多的男人。農村人,沒文化,笨嘴笨舌,能力欠缺,不懂得疼惜小妻子,不懂得經營婚姻,很多女孩成了犧牲品。如果女方智力弱一些,或者幹苦力不行,還會遭到婆家欺辱。有女孩實在受不了婆家上下壓制,選擇逃跑,那對不住,對方哥哥的妻子立即回到娘家,是以,大多為了娘家哥哥,隻能忍辱負重,因婚姻不幸而引發神經病,跳樓跳河等輕生現象在人們眼裡和心理就如一陣風刮過,所謂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沒有一丁點的漣漪。
地溝村的秋蓮就是給哥哥換親後被婆家逼瘋的女子。秋蓮爸爸算“文人”,帶領全家領着戲班子到處唱戲,也意欲給三個兒子在戲班子裡混搭個媳婦。遺憾的事,兒子長相不出衆,思維不靈活,本質上遺傳母親基因,腦殼殼不夠靈光。秋蓮就是看不來神色,沒有眼色,幹活磨洋工,喜歡啰哩啰嗦瞎唠嗑,家人吩咐她做個活,她出去溜達溜達就把所做事情抛之腦後了,不論誰批評指責都無所謂,反正就是東風灌驢耳朵,左進右出,經常受人诟病。不管咋說,當姑娘時,她也跟着戲班,能唱幾句諸如:走一步,擰一擰,頭上留幾根馬英英;節節高節節高,節節高上挂金橋,要想過金橋,不知道金橋牢不牢。然而,命運轉折在于她十七歲時,給二十八歲的哥哥換了親。秋蓮帶着憧憬走入家庭,新婚之初,她每天笑嘻嘻的。可是好景不長,對方家庭就嫌棄秋蓮智商欠,說話不帶腦子,做事沒有方法,對秋蓮開始拳打腳踢。别人家十幾歲的姑娘還在學校,秋蓮卻被婆家打的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在田間地頭幹活,還不好好給吃飯。折磨一年多兩年,秋蓮懷孕被打流産後,自言自語瘋瘋癫癫,婆家瞧不上這門親事,哥哥的媳婦自行先回到娘家,換親失敗,秋蓮也就被逐出家門了。秋蓮後來經多年治療,情況大有好轉,又嫁到我們鄰村,生了兩兒子,但她動不動就跑我們村,她姐姐是我們村的,她看誰家飯熟了,就會主動要吃,我媽給她吃的最多,我媽說,現在農村連個乞丐都沒有,平時要行善積德都沒機會,給可憐人秋蓮吃了就當行善積德。
同樣,我們村馬駒也是大齡光棍,弟兄三個,家徒四壁,根本娶不起媳婦,馬駒媽媽為此哭瞎了眼。妹妹金寶,長相清秀,身材出挑,水靈靈的眼睛,長長的辮子,毛各處處的,人見人愛,花見花開。金寶十六歲這年,全家決定讓她給哥哥換親,男方家靠近黃河邊,男人三十歲,長的醜,沒文化,言語粗俗,行為魯莽,根本不懂得憐香惜玉,金寶看到他就想死。換親家庭為了預防一方悔婚,通常結婚後會盡快讓媳婦懷孕,金寶非常抗拒比自己大十四歲的醜男人,經常半夜三更,偷偷哭泣。金寶嫂嫂很快就有孕在身,金寶則肚子平平,其實,因營養不良,年齡又小,十六虛歲還沒來月事,于是,婆家也盯得緊,金寶就像禁锢在牢籠之困獸,她時刻想與命運抗争,但又不得不面對現實。金寶終于放棄掙紮,乖的像羔羊。一天,金寶抽機會,擺脫家人,一路飛奔到黃河岸邊。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金寶決心告别這個世界,她哭的撕心裂肺,肝腸寸斷。滾滾黃河,九曲回蕩,逐流婉轉,驚濤拍岸。金寶縱身一躍,瞬間淹沒。聽說金寶被艄公救起。
多年過去,馬駒因病過逝,他兒子已大三,但不曾再聽說過金寶的任何消息,即使前年全村組織女客回鄉,也沒有人提起她的名字,仿佛她不曾來到這個世界。
大齡光棍是七、八十年代農村的普遍現象,換親是當時解決婚姻的特定措施。現如今,經濟騰飛,時代變遷,獨生子,雙女戶成為家庭基本結構,人們生活富裕,婚姻自由,換親已成為曆史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