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小圖像(或稱為下采樣(subsampled)或降采樣(downsampled))的主要目的有兩個:1、使得圖像符合顯示區域的大小;2、生成對應圖像的縮略圖。
放大圖像(或稱為上采樣(upsampling)或圖像插值(interpolating))的主要目的是放大原圖像,進而可以顯示在更高分辨率的顯示裝置上。
對圖像的縮放操作并不能帶來更多關于該圖像的資訊, 是以圖像的品質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然而,确實有一些縮放方法能夠增加圖像的資訊,進而使得縮放後的圖像品質超過原圖品質的。
下采樣原理:對于一副圖像I尺寸為M*N,對起進行s倍下采樣,即得到(M/s)*(N/s)尺寸的分辨率圖像,當然,s應該是M和N的公約數才可以,如果考慮是矩陣形式的圖像,就是把原始圖像s*s視窗内的圖像程式設計一個像素,這個像素點的值就是視窗内所有像素的均值。
Pk = Σ Ii / s2
上采樣原理:圖像放大幾乎都是采用内插值方法,即在原有圖像像素的基礎上在像素點之間采用合适的插值算法插入新的元素。
插值算法還包括了傳統插值,基于邊緣圖像的插值,還有基于區域的圖像插值。
另外關于卷積核池化的差別:
其實下采樣就是池化。
采樣層是使用 pooling的相關技術來實作的,目的就是用來降低特征的次元并保留有效資訊,一定程度上避免過拟合。但是pooling的目的不僅僅是這些,他的目的是保持旋轉、平移、伸縮不變形等。采樣有最大值采樣,平均值采樣,求和區域采樣和随機區域采樣等。池化也是這樣的,比如最大值池化,平均值池化,随機池化,求和區域池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