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彩霞滿天 朗讀┃藍羽
指導┃梁山伯 編輯┃丄學号
1
近日,看到一段視訊,内心五味雜陳。
地标:江蘇常州,一個15歲女孩因沒買成手機,在大街上毆打自己的母親。
視訊顯示:女孩情緒失控,看起來毫無理智,在衆目睽睽下,當街嘶吼。一邊哭鬧推搡,一邊多次怒打母親頭部,還坐在地上大哭,令人看得瞠目結舌。

一群好事者看熱鬧、拍視訊、議論紛紛,女孩一直強調快走,母親卻任由人群圍觀。
最後,在警察的調解下,母親給女孩買了手機。
此事件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網友紛紛指責女孩不懂感恩。
看了這個視訊,當然是感覺女孩太過分。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更何況是自己的母親,怎麼能這樣無法無天?
作為一個女兒,無論有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打自己的母親,都不值得被原諒。
人常說:百聞不如一見。但是,在我們親眼看到的短視訊背後,卻掩蓋了事實的真相,母親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沖突的關鍵問題不在于是否買手機,而在于這位母親的行為實在欠妥。
這件事情鬧得全國人民都知道了,請問,女孩的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
從視訊中,我看到了女孩的絕望、無助與崩潰,也暴露了這位母親教養方式的殘酷真相!
2
這位母親的共情能力太差。
女孩在外界人群包裹的猜測和異樣眼光中,受到了巨大刺激,瘋狂地毆打母親。
那個原本答應買手機的母親,坐在電動車上,目無表情、一動不動。
女孩的母親不肯騎車走,任憑路人當衆圍觀羞辱,讓女兒當衆出醜,把自己扮演成妥妥的受害者。
作為母親,絲毫沒有設身處地考慮孩子的感受。不但不顧及孩子的處境,反而把自己扮成一個受害者的形象,将所有的錯都強加在孩子頭上。
女孩打母親時,歇斯底裡地叫喊“走不走?走不走?走不走?......”
我們從叫喊聲中可以感受到:女孩崩潰的原因,根本不是錢的問題,也不是手機的問題。
這樣當衆讓孩子出醜,讓她以後怎麼做人?能不能關起門來教育孩子?能不能尊重孩子?
母親看似沉默無辜、處于弱勢,其實是施暴方,是在故意羞辱孩子,使年幼的身心受到傷害。
遇到這種情況,正常舉動是迅速離開是非之地,盡快平息風波,保護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冷眼旁觀吃瓜群衆對女兒指指點點,卻無動于衷,最終将事情鬧大!
全網都在指責女孩,所有人都可以随意進行網暴,她的母親就沒有責任嗎?!
這是對孩子心靈和精神無情地殺戮,她故意借用路人的輿論鞭笞自己的孩子。妥妥的道德綁架,親手把孩子送到道德審判的制高點,着實可惡!
百思不得其解,做母親的為什麼要讓一個僅有15歲的女兒承受不該承受之重?
3
這位母親言而無信。
追根溯源,這一切是由這位母親言而無信、違背諾言造成的。
輕諾必寡信,作為父母,要麼不要輕易答應孩子;要麼就說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大家耳熟能詳的曾子殺豬的故事,這位母親不知道嗎?!
有些家長在兌現承諾的時候,會用各種理由搪塞過去。這樣的事情多了,孩子自然不再相信家長,家長的威信力就會被削弱。
這個15歲的女孩與其他同齡孩子不同,手機無論價格高低,都是父母全款買的。
她手機壞了,想買一個新款手機。跟母親商量,自己打工攢了4000元,剩下的2000元需要母親贊助,母親同意了。
誰知到了手機店,母親給舅舅打電話。僅是舅舅的一句“手機修修還能用”,就反悔了。
既然答應了,為什麼要反悔?既然反悔了,為什麼不走?!
圍觀的人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紛紛指責女兒。
喊着讓母親走,母親卻一動不動。女孩情緒失控,捶打完媽媽後,坐在地上痛哭。
縱觀整個事件,鬧到這種地步,媽媽沒有責任嗎?她将所有的錯都強加在了孩子身上!
當衆讓孩子難堪,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不敢苟同,難道丢的隻是孩子的臉嗎?!
這樣的家長出爾反爾,令人厭惡。難道對待自家孩子,還要如此耍心機,把自己僞裝成受害者、倒打一耙嗎?
更可怕的是,這件事情的負面影響很大。發生這樣的事情,母女之間可能再也不會有信任感。
其實,孩子天生是信任父母的,隻不過信任也是需要交換的。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一些錯誤舉動,讓孩子的信任感減少,甚至消失。
一個在誠信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也會具備誠信的品質。
一個簡單的承諾,對大人來說,可能隻是随口說說而已。可對于孩子來說,那個承諾卻很重要。
作家蔣方舟在《圓桌派》中說:大人世界的比例,和小孩世界的比例是不一樣的。在兩者之間,存在着一個認知失調。大人覺得沒啥,但小孩會認為這就是他的全世界。
4
天下沒有完美的人,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肯定會犯錯。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被信任,孩子尤其希望被自己的父母信任,信任是父母與孩子的連接配接通道。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能體會到孩子的感受,讓孩子得到始終如一的信賴感。
合格的家長,要讓孩子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麻煩,都能因為有安全感而不畏懼。最起碼,家長不應該成為孩子二次傷害的源頭。
如果一個孩子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被深深信任着的,就會感到很安全,對自己更有信心。
合格的家長,就是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給予足夠的陽光雨露,提供愛的港灣。
若想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謹記“關系大于教育、關系先于教育”。
不禁想到一句很火的話: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開車需要駕駛證,教師需要教師資格證,醫生需要醫師資格證......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們不經過任何教育訓練、無需任何考核就無證上崗,去對孩子進行為期一生的教育。
效果如何呢?
一份調查顯示:大陸有四分之三的家長教育方法欠妥或存在嚴重偏差,隻有四分之一的家長家庭教育方式比較科學。
目前的家庭教育,溺愛的、縱容的、嚴苛的等等。不是待之于寬,就是失之于嚴。有些家長甚至認為教育孩子的事根本不用學習,可以做到無師自通。
全國政協委員許洪玲早在2年前,就建議父母持合格證上崗。
杭州某國小為提高家長的教育水準,提高家庭教育品質,率先讓家長“持證上崗”。
願父母“持證上崗”的做法能早日在全國推行,願每個孩子都能有一個溫暖的童年!
5
此事件之是以火遍全網,吃瓜群衆有推波助瀾的作用,這種現象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
孩子本來沒買成手機就不高興,遇到這樣的母親,明明受了委屈,還被路人圍觀、橫加指責,自尊心受到傷害。
吃瓜群衆第一時間拍視訊的行為很可惡,這些人是什麼心态?絲毫不考慮别人的隐私,看熱鬧不嫌事大嗎?!
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崩潰往往就在一瞬間。他們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況下,把母女之間的自家沖突,演變成不斷更新的公共事件!
請謹記: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聽也可能為虛。
贊賞歸作者所有
作者┃彩霞滿天
彩霞滿天,教師。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多篇文章散見于網絡平台及紙質刊物。
朗讀者┃藍羽
藍羽,來自新疆石河子,中學教師,科技創新輔導員,熱愛讀書與寫作,教育育兒文創作者。願用文字溫暖世界,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夠被溫柔以待。期待與更多同行相遇,互相學習,共同成長。
山伯教育指導┃梁山伯
梁山伯,一級教師,深圳市先進教育工作者,寶安區首批家庭教育指導師,寶安區第一屆學習之星,山伯教育公衆号主編。從事教育38年,專注親子養育綜合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