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翠鳥》的教學設計

《翠鳥》的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 、了解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的特點,進而了解這些特點和翠鳥捉魚本領的關系,初步知道翠鳥的特點是為了适應環境而漸漸形成的,教育學生懂得愛鳥、護鳥。

  2 、學習作者觀察的順序和抓住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3 、能聯系上下文了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

  4 、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課堂結構。

  5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1 3 自然段。

  教學重點

  抓住描寫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的詞句,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内容。學習作者的觀察順序和觀察方法。

  課前準備:多媒體(教學錄像)、投影儀

  課時安排:3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形象感覺,導入新課。

  播放關于翠鳥的教學錄像,直覺形象地認識翠鳥,進而導入新課,闆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 、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2 、學生互相交流難點字詞。

  3 、分組分段朗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 、投影翠鳥,學生自讀,思考:這段寫翠鳥的什麼?(外形)

  2 、提示:課文從三個方面描寫了翠鳥的外形,是哪三個方面呢?

  3 、四人小組自學。

  4 、交流讨論,教師适時點撥。

  (1 )第一句:寫了翠鳥愛停在葦稈上。突出外形特點:紅色的`小爪子。

  (2 )第二五句:寫翠鳥的顔色。用一個詞概括(鮮豔)。

  重點了解:作者是怎樣把翠鳥的顔色鮮豔寫具體的?

  頭上:橄榄色頭巾,翠綠色花紋。

  背上:淺綠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襯衫

  聯系上文,了解鮮豔的意思(形容顔色又鮮明又美麗)。

  思考:為什麼作者用頭巾外衣襯衫來打比方?展現了作者怎樣的一種感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3 )第六句

  學生自讀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詞語(小巧玲珑)。

  小巧玲珑是什麼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珑?

  眼:透亮靈活

  嘴:又尖又長

  聯系上文了解小巧玲珑(形容又小又靈巧精緻)。

  5 、結合闆書,小結本段

  6 、指導訓練朗讀。

  闆書設計:

  紅色的小爪子

  外形顔色鮮豔頭上(頭巾)背上(外衣)腹部(襯衫)

  小巧玲珑眼(透亮靈活)嘴(又尖又長)

  第二課時

  一、試背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 、齊讀課文,思考主要寫了什麼?(翠鳥的活動特點)

  2 、學習第二自然段

  自讀,了解每句話寫了翠鳥活動的特點。

  第一句:動作靈活

  (1 )貼着水面疾飛說明翠鳥飛得低而快。重點了解貼和疾。

  (2 )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說明翠鳥停得急而輕。在停與飛的對比中感受翠鳥的動作靈活。

  第二句:專心機警

  抓重點詞體會,如:一動不動注視等待

  通過比較看着水面與注視着水面而了解注視(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鳥飛與停的慢鏡頭,讓學生具體感覺。

  3 、學習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鳥捉魚的過程,學生自讀課文,思考這段寫了什麼?(翠鳥捉魚的過程)

  提示學生從翠鳥捉魚的過程中找出翠鳥活動的兩個特點。

  第1 、2 句:銳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盡管還是體會。并了解銳利(尖銳鋒利,指感覺靈敏)

  第3 、4 句:行動迅速靈活

  勾出捉魚的動作:蹬開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貼着飛走。從捉魚過程中體會到

  (1 )翠鳥的動作熟練連貫,不猶豫不落空。

  (2 )動作在一瞬間完成,連機靈的小魚也沒反應過來。可見翠鳥行動迅速靈活。

  隻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葦稈為什麼搖晃?(翠鳥蹬開葦稈去叼魚)水波為什麼蕩漾?(魚兒被翠鳥叼出水面)

  提示:搖晃和蕩漾的時間都不可能太長,而翠鳥卻完成了離開葦稈到叼起小魚飛走的一連串動作,這說明(翠鳥的迅速靈活)。這是作者從側面寫出了翠鳥的迅速靈活。

  4、、讨論:翠鳥捉魚的本領與它的外形有什麼關系?

  啟發:(1 )翠鳥為什麼能停在葦稈上一動不動地注視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為它有一雙能緊緊抓住葦稈的小爪子。)

  (2 )翠鳥為什麼目光銳利,能發現機靈的小魚?(因為它有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

  (3 )翠鳥為什麼能在疾飛中叼起水中的小魚?(因為它有一張又尖又長的嘴。)

  (4 )翠鳥的羽毛以綠色為主,這對它悄悄等待捉魚有什麼作用?(與草、樹的顔色相近而有掩護的作用,不易被發現。)

  總結:翠鳥捉魚的本領是由它的外形決定的,并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點整體發揮作用的結果。

  5 、結合闆書,小結本段。

  6 、訓練朗讀。

  活動1 、迅速靈活:疾飛

  2 、專心機警:注視

  捕魚1 、眼睛銳利:悄悄

  2 、行動迅速:蹬、叼、飛

  第三課時

  一、朗讀第1 3 自然段

  二、指名簡要概述已學内容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 、在欣賞了翠鳥美麗的外形和捉魚的精彩表演之後,你會産生什麼想法呢?引入學習第一句。

  真想捉一隻翠鳥來飼養強調真想,感受那種非常喜愛、迫不及待的心情。

  2 、但這種想法可能嗎?引入學習第2 6 句

  了解陡峭,闆書打消想法。

  3 、導讀:于是,我們隻能

  從遠遠地看着希望它多停一會兒中感受對翠鳥的喜愛。闆書希望。

  4 、進行愛鳥、護鳥教育。

  思考讨論:假如你有機會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鳥,你該怎麼辦?

  6 、齊讀。

  四、總結全文

  五、指導背誦

  真想

  打消想法 喜愛翠鳥

  希望

【《翠鳥》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關于《翠鳥》的教學設計

2.《翠鳥》的教學設計範文

3.翠鳥優秀國文的教學設計

4.《翠鳥》的教學設計案例

5.國小課文《翠鳥》的教學設計

6.翠鳥優秀的教學設計

7.翠鳥的教學設計範文

8.課文《翠鳥》的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