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書筆記(1)公共管理倫理學

作者:要一直努力的可愛鮑勃

公共行政倫理學 - 張康志(紀寶成)

公共管理倫理學是一門新的跨學科學科,基于公共管理科學變得明确,不再遵循行政倫理。在書中,作者有時提出公共管理倫理與行政倫理的差別和聯系,我們可以看到其表象的必然性。當然,這本書既是教科書,也是研究成果,主要針對MPA級的閱讀材料,書中很多觀點都是作者的個人想法,作者也建議我們應該批判性地閱讀這本書,而不是毫無保留地接受。

本書共十二章,第一章是導言,主要介紹公共管理倫理學、自然、研究對象的方法和任務、課題定位等基本資訊的出現;

首先是公共管理倫理的基本情況。

倫理學有着悠久的曆史,但人類社會從未有過真正的倫理時代。當人類進入農業文明時,制度是一種"權力系統"的社會治理模式,在工業文明時代,人類進入"法制"社會治理模式,而工業社會之後,人類可能緻力于建設"道德"的社會治理模式。是以,在道德社會治理模式下,公共管理關系的出現,促使倫理學催生了一種新的狀态,即公共管理倫理,探索公共管理專業活動中的服務精神和合作機制。公共管理關系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社會關系體系,但利益關系仍然是最基本的關系,但公共管理對社會利益的再調整不同于以往的社會治理模式,正是通過建立和培養服務關系,實作了利益關系的有機整合,服務關系體系的形式是道德的。公共管理倫理學是通過研究公共管理關系,找到道德建構的可行途徑。

公共管理倫理學的研究在公共管理學科的多學科體系中具有基本意義,與以往的人文學和社會科學不同,公共管理倫理學不是以社會分工為出發點,而是以社會子群體為前提。是以,它關注的不是個人在專業活動中,而是群體在專業活動中,它從群體開始研究倫理體系和道德機制,隻有在這個前提下,才能研究個體行為的道德化。公共管理倫理學的重點是倫理關系的研究,揭示了倫理關系發展對人類社會治理模式變化的意義。

公共管理倫理學研究的任務是将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描述為一種新的社會治理模式,揭示公共管理的本質,為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建設提供基本原則,并在服務理念下提出制度設計的思想。公共管理倫理學的研究方法是"曆史現實主義"或"真實曆史主義"的方法,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具體應用。(補編:公共行政的主體制度一般包括:(1)公共管理的一般研究;(2)公共管理的一般研究;(3)公共管理的一般研究;(3)公共管理的一般研究;(3)公共管理的一般研究;(3(二)公共管理主體研究;(三)公共管理的制度研究;(4)研究公共行政工具;(5)公共管理行為模式研究;(6)公共管理倫理研究。)

其次,公共管理道德在公共管理活動中。

(1)市場經濟是認識近代以來一切社會發展的關鍵,現代社會從執政政府向管理政府的轉變和法制的安排,都是基于市場經濟對自由平等的内在要求。但是,管理政府和法制不能完全滿足市場經濟的要求,反而使社會分化、國家與社會的分離越來越強烈。是以,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人類開始探索公共管理的新型社會治理模式。

(2)社會自治是公共行政中出現新的社會治理模式的機會。由于社會自治,原來那種國家和政府壟斷的社會治理被打破,國家和政府開始被置于與社會自身公共管理組織競争的關系中,公共管理主體的雙重化。這種社會治理關系新内容的出現,必然帶來整個社會治理模式的變革。在農業社會中,人類有一種占主導地位的社會治理模式,其特點是暴政,突出的是壓迫能力,在個人中是一種侵略性的品質和依戀心理,在治理技能上是"分而治之"。現代社會,以管理為導向的社會治理模式,表面上追求社會正義,但實質上是為少數人的利益服務,它仍然是社會治理的"分而治之"的實踐。有管理的社會治理強調契約的精神和原則,但它服從于法律制度的安排,而不是作為一種道德精神。由于社會自治的出現,契約精神開始改變其性質,進而轉變為一種道德精神,成為增強社會同質性的重要因素,并創造了一個合作的公共行政制度。

(3)公共利益的實作隻能寄托在服務管理上,雖然服務管理仍然包含功率因數,但權力因數在行政意義上會受到嚴格限制。公共管理新社會治理模式的發展和完善,對公共管理倫理學的研究提出了客觀的要求,而行政科學的發展史,當它以公共管理的形式出現時,突出了社會治理科學的倫理核心。曆史發展的必然性和科學發展的邏輯,凸顯了研究公共管理倫理的意義。同時,20世紀的現實,社會轉型期的曆史特征也凸顯了研究公共管理倫理的意義。

(4)在公共管理的新社會治理模式中,有權力關系、法律關系和道德關系。公共管理為自己做了服務導向,公共管理倫理關系的産生是建立在服務意圖的基礎上,沿着從服務期望到管理主體道德意識再到倫理關系産生的邏輯通道。倫理關系成為公共管理中的基本關系,進一步決定了公共管理中特定行為選擇的道德化。

主導型社會治理模式主要以權力關系為基礎,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主要以權力關系和法律關系的雙重融合為基礎,隻有公共管理才以權力關系、法律關系和道德關系為基礎。公共行政中的倫理關系是一種新型的社會治理關系和職業關系,不同于權力關系和法律關系的行動路線。倫理關系首先是公共管理組織中群體中個體成員的倫理關系,其次是組織群體之間的倫理關系,其行動路線以個人為出發點。組織成員之間的積極合作和有效協調是通過個人實作的,然後上升到小組級别。倫理關系具有開放、平等、專一、正直、不交換、非恩賜、客觀的特點,是以隻有基于倫理關系的社會行動才是真正的集體行動。

在權力關系松散的情況下,有可能建立法治社會治理,立足法治是社會曆史發展的産物。當社會子群體在一定程度上、多重利益并存時,為了滿足多重利益的要求,隻有在曆史演變中客觀地形成法治,法治才能根據法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來進行社會治理,但存在着不可安慰性和表述模糊性。在以服務型社會治理為标志的社會治理模式中,道德的權威被用來控制法律的權力和權威,将法治和道德治理統一起來,使法治能夠充分發揮社會治理的功能。當然,在公共管理活動中,道德治理不僅可以成為治理的手段,而且可以在道德體系的基礎上提高道德治理,建立制度,發揮制度教育功能,道德治理才能成為社會治理的穩定模式。

最後,從公共管理者那裡看公共管理倫理。

(1)人具有多種社會角色,在現代社會中,職業角色是人類角色的基本形式,公共管理者的專業角色是社會選擇與個人選擇的統一。人們的職業行為決定了人們的職業角色,或者說人們選擇職業角色,通過自己的行為進入職業角色。它的行為不是由外部力量驅動的,而是由自主和自願的行動驅動的。人有雙重生活,即自然生活和社會生活。人的社會生活是人社會生活的本質,是人自我選擇的結果。在現代社會中,職業活動是獲得人們社會生活的主要途徑,是以,我們可以說,人們通過職業選擇來選擇自己的社會生活。公共管理倫理倡導人的自然生活與社會生活的統一,在職業活動中證明了自然生活的價值,在個人生活中充分展示了社會生活的内容。是以,需要從專業活動主體的角度來看待公共管理者的了解。他們不是社會的主人和仆人,而是社會治理活動的實踐者,這樣他們就可以放棄任何特權感,進而在平等的基礎上獲得普遍的服務精神。在這個職業的基礎上,公共管理者之間的關系也是一種真正的平等關系,有等級制度,但職業人格平等。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能力至關重要。

(2)人的存在是三位一體的,即物質存在、精神存在和道德存在,其中道德存在是人類存在的最高層次,是人的物質存在和生化和超越的精神存在。人的道德存在是人最深刻、最本質的存在,其本質是在社會發展、群體生成和個人成長中不斷獲得的。良知是人類道德存在的核心内容,是道德存在的最高表現,是社會關系的最高實作。也就是說,良知作為社會理性、群體理性或職業理性的展現,是社會、群體和職業道德在個人中的最高實作,是人類的終極道德存在。是以,良心是人類所有基本供養中最基本的存在形式。認識人的存在三位一體,不僅是對人性的正确、全面把握,也是在社會轉型和制度建設方面可以避免的片面錯誤。是以,在後工業社會中,對人類道德存在的認識和把握是一切社會生活和活動的理論基礎。

(3)責任和義務是人類社會角色使命的規定,反映了人類的社會關系,或者說是中介人的社會關系。在社會治理體系中,責任義務與個人的地位有關。主導型社會治理結構下的責任義務是一種"行政責任義務",現代管理社會結構主要由行政責任義務和法律責任義務組成,而行政責任義務、法律責任義務和道德責任義務則通過 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的責任義務體系是由客觀責任義務和主觀責任義務組成的體系。行政責任和法律責任的義務主要是客觀責任,而道德責任的義務是主觀責任的義務,而公共管理者對責任義務的選擇是創造性的選擇,是将客觀責任義務轉化為主觀責任義務的過程。

責任感主要展現在公共行政的範圍内:仁慈、正義、求實、容忍和克制。

(4)美德是人類道德存在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道德存在的表現,行為從人類道德存在的轉變是通過美德來發揮作用的。對于人類的所有道德行為來說,美德是最直接和最根本的驅動力。美德對人們的社會生活有着廣泛的價值。人有情欲和美德,作為一種自然的生物,人必須是欲望的奴隸,但人作為整個社會的存在,是實作自己利益的方式,存在的價值又決定了需要用美德來統一情欲。個人不需要美德,但當人們與社會聯系在一起,人對他人、群體甚至整個社會産生影響時,美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公共管理者的道德生成過程中,存在自我選擇,這與公共管理職業是一緻的,這是曆史的選擇,是以公共管理者的職業選擇是雙重選擇的結果。

(5)基于信仰的行為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行為中最重要的社會現象之一。但這種行為的本質,人們并不确定。信仰與權力關系有關,權力關系往往會産生信仰。信仰行為從表面上看似乎是道德的,但實際上它是最自私的,在現實生活中,隻有可用的東西才能産生滿足人類社會生活需求的普遍行為。

(6)所有人類行為都包含價值因素,進一步說,所有人類有意識的行為都有明确的價值目标。個人行動和集體行動都包含着價值,集體行動更為突出。職業行為的價值目标是專業群體開展實踐活動的基本理念,是貫穿于本專業從業者的一切活動和行為中的基本精神和原則。

公共管理強調服務的價值,占主導地位的社會治理模式突出社會等級秩序的價值,管理社會治理模式突出公平和效率。在研究公共管理服務的價值時,公共管理倫理試圖超越傳統的整體與個體、集體與個體的方法論,要求公共管理的制度設計和安排應以服務價值為基礎來了解,進而把握公共管理者的行為模式。同樣在公共管理中也會出現價值觀的沖突,在最基本的價值觀沖突中是權力、法律與服務觀念之間各種形式的沖突,隻有在強化服務理念上才能得到解決。公共管理者的道德存在還需要與公共管理專業的職業理性相一緻,将制度安排中的服務精神和原則内化為自己的基本價值取向,進而在活動中控制其他價值尺度和價值标準,進而確定他們在價值選擇中始終堅持正确的方向。

公共管理者的價值選擇對于服務價值的建立是不可替代的。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者選擇價值的客觀依據,他為公共利益服務,而實作公共利益是他的價值追求,即使公共管理者的職業規範是。公共管理體系的價值與個人公共管理者的價值的統一,取決于公共管理者的價值選擇。

(7)人格是一種社會規定,是個人社會關系的整體性,人的道德存在反映在人的道德行為中,以及人類道德存在和道德行為的全面和整體特征的實作。社會治理史上公共管理新社會治理模式的革命性變革,以公共管理者獨立人格的獲得為标志。獨立人格,獨立不僅是人類道德的标志和人類人格的指稱,具體展現是人的自尊,公共管理者的自尊和尊嚴是一回事,尊嚴來自自尊、互相通信和互相前提,隻有自尊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與尊重、自尊與尊重的統一,是全人類一切社會關系的理想形式。

人的道德修養是人們有意識地認識、恢複和重建自己的道德存在的活動。人們在學習和教育過程中所接受的不道德因素,阻礙了人與社會理性、群體理性或職業理性的契合,使人們的道德存在未能成為他們的有意識的存在。為了喚醒人們的道德存在,積極的做法是修身。道德修養的真正含義,是指它是一個培養和淬煉人的道德存在的過程,使人們的物質存在和精神存在與道德存在相協調,使物質存在和精神存在盡可能地注重道德存在的内容,進而實作人類整體的道德化,并将其展現為道德人格。公共管理者的職業人格是在他的專業活動中形成的,他在專業活動中自我意識的道德修養可以使他達到完善公共管理人格的目的。在公共管理活動中,遵循公共管理體系的服務精神,本着合作治理的态度,做出公共管理的行為選擇,将朝着塑造公共管理人格的方向前進。道德修養是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徑,自古以來,人們就重視人類道德修養的意義。對于人格一代人來說,道德教育不如預期,能起到理想的作用。

道德不是在教育中獲得的,道德永遠是人與人之間直覺和直覺的關系,是人類道德存在的覺醒。提高社會道德水準的主要途徑是在真實倫理關系的基礎上,奠定社會治理結構,根據現實的倫理精神進行制度設計和制度安排。所有教育的目的隻是為了幫助特定的人提高他們适應現有生活模式的能力,而不是教他們如何創造一種新的生活類型。真正屬于一個社會全體公民的政治生活模式,其實是這個社會全體公民的正式政治思想和道德意識的總和。政治生活的模式不是來自啟示錄,也不是來自聖賢的設計和安排,而是來自這個社會所有成員的共同創造。

公共管理倫理學認為,社會道德建設的根本出路是道德體系的建設,即道德體系的建立。這樣,倫理學研究的基本功能應該是緻力于制度設計,即使對具體的倫理學分支學科也要有所貢獻,也應該在具體的研究領域為制度設計做出貢獻,而不是停留在個人道德修養的層面上去探索,更何況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說,公共管理倫理不屬于個人修養的倫理,它颠倒了個人修養倫理的思想,要求倫理學的研究首先服務于制度建設,即緻力于建構超越現代法律模式的倫理制度,也可以稱之為道德制度。 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制度模式,濃縮了法律制度的所有積極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