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凡
編輯/漆菲
“特朗普總統是錯的。我無權推翻大選結果。”——當了四年特朗普背後的男人,美國前副總統彭斯終于“忤逆”了一次,罕見地在公開場合駁斥前上司。
彭斯憋不住氣作此回應,起因還是20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輸掉選舉一年多,特朗普依然意難平。今年1月底,他再度發聲明指責稱,副總統本可以在認證選舉人票時推翻選舉結果,彭斯卻沒有動用此權力。
彭斯的回應顯然激起特朗普更大的怒火。到2月9日為止,特朗普幾乎每天都為選舉之事喋喋不休,其中兩封聲明更是指名道姓針對彭斯。

特朗普釋出聲明回應彭斯的駁斥
盡管彭斯在辯護時頗具謹慎意味,但他仍表明态度,“如果認為随便一個人就能標明美國總統,這個想法很不美國(un-American)。”
這番近乎直白的反抗讓美媒抓住了重點——這代表彭斯迄今為止對特朗普的最尖銳批評。
可當離心離德的拉扯擺到台面上,最可能蒙受損失的卻是彭斯的政途。
前總統開撕前副總統
哪怕被封禁了所有社交賬号,特朗普的表達欲也無法被消解。
他俨然将其主導的政治行動委員會“拯救美國”(Save America)的網站當成推特來用,每天釋出好多封聲明,短則一句話,長則數個段落。内容不外乎批評政敵和反對者、為其他政客背書,或是簡單地抒發情緒。
2022年1月29日,特朗普在得州“拯救美國”政治集會上講話
拿選舉說事的聲明裡,彭斯挨了第一槍。
起因是兩黨正尋求修改一部法律——《選舉人票計算條例》(Electoral Count Act),該法律出台于1887年,涉及總統選舉後國會對選舉人票進行計票的程式。根據草案,該法律修訂後将明确副總統不可以拒絕任何一州的選舉人票,并確定在選舉日之後,各州不能再重新任命選舉人以改變選舉結果。
這讓特朗普頓覺找到了邏輯漏洞——想修改法律不讓副總統改變選舉結果?這不就等于說“彭斯原本有權改變結果,而他們現在想收走這一權力”。但事實上,這部法律并未授予副總統改變結果的權力。在計票過程中,副總統所扮演的是儀式性角色。
2月4日回應特朗普時,彭斯還是有所克制,他隻是說,“憲法之下,我無權改變大選結果。當我們(共和黨)2024年擊敗民主黨時,哈裡斯也沒有這個權力。”
田納西州的選舉人票認證
“我知道很多人對大選結果很失望,我自己也投了票,但無論如何,我知道那天我們盡到了自己的職責。”他敦促人們向前看,“現在是關注未來的時候了。”
當天晚些時候,特朗普回擊稱,“彭斯說他要尊重法律,沒有權力做任何事,隻能給那個‘老烏鴉’麥康奈爾當自動傳送帶,幫着拜登盡快當選總統。”他語帶不快地批評彭斯說,“如果發現明顯的選舉作假證據,副總統職位可不該是個傳送帶。”
但比起多次辱罵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為“老烏鴉”,特朗普對彭斯算得上客氣了。他批評完彭斯,順手将部分責任推到了彭斯身邊的顧問身上,“他們說他别無選擇”。
“民主黨人和所謂共和黨人(Republicans In Name Only)積極合作想改變法律,因為他們不希望副總統有權確定投票是誠實的。”特朗普不厭其煩地重申,“我是對的。每個人都知道這一點。”
伊萬卡曾贊彭斯“是個好人”
這對前搭檔,原本并非公開場合互相拆台的關系。
特朗普任上的四年間,彭斯兢兢業業扮演着鼓掌稱是的“yes man”角色。作為總統的後盾,無條件支援似乎是副總統的職業所需。對于這個職位上的人而言,收益來自于與總統的親近程度,以及完成總統配置設定任務的成果。
在熱愛權力、性情跋扈的特朗普麾下,彭斯也是位合格的副總統。他不僅從未背離過特朗普的意志,還能巧妙處理裂痕,甚至引導其他人恰當應對特朗普的種種情緒。
特朗普任期四年,白宮顧問和高官們更疊不停,昔日部下鮮有人能和總統和平相處到最後,即便交好如軍師班農,也與特朗普鬧過不愉快。而彭斯與特朗普之間,卻未曾有過不和傳聞。
直到特朗普的任期尾聲,彭斯不得不被迫在忠于憲法和忠于特朗普之間做出抉擇。于是,四年忠心副手,一朝生出嫌隙。
如今看起來還顧及彼此顔面的二人,從2021年1月6日的國會山暴亂開始疏遠。當彭斯頂着特朗普施壓,堅持完成認證選舉人票程式,卻被時任總統煽動來的暴徒困在國會,一些人還高呼“絞死彭斯”。
2021年1月6日,時任副總統彭斯主持參衆兩院聯席會議,确認選舉人團的計票結果
那一天,彭斯撤離到地下室暫避,數小時後才從險境中脫身。特朗普卻在發推批評他,毫不在意副總統的安危。一名共和黨參議員後來表示,他從未見過彭斯如此憤怒,為總統做了那麼多,卻遭到背叛。這之後的五天内,兩人對彼此都相當冷淡。
之後,特朗普拒絕參加拜登的任職典禮,啟程傳回佛羅裡達州,彭斯也沒有相送,而是選擇留在新總統的就職現場。
但他依然避免站到前老闆的對面。對于特朗普煽動信衆攻擊國會山一事,彭斯始終保持沉默,拒絕對其進行攻擊或指責。他隻是說,自己在認證選舉人票時的所作所為尊重且遵從了憲法。
後來談到國會山受沖擊時,彭斯委婉說過,他和特朗普可能“永遠不會在當天的事件上意見一緻”。此番回怼特朗普時他再次表示,去年1月6日是國會山黑暗的一天。
去年1月6日被川粉“攻陷”的國會山
當衆議院特别調查委員會開始調查騷亂事件後,彭斯當時的多位助手也都配合了調查,包括前幕僚長馬克·肖特(Marc Short)和前總法律顧問格雷格·雅各布(Greg Jacob)。
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對彭斯表示了尊重。雖然她迄今還沒有和調查國會騷亂的委員會碰面,但據美聯社日前披露,當特朗普去年1月6日從白宮打電話給彭斯最後施壓,甚至稱呼其為“懦夫”時,彭斯依然堅持己見;通話結束後,身在橢圓辦公室的伊萬卡和旁邊人說,“他(指彭斯)是個好人。”
盡管統計選舉人票程式被騷亂事件打斷,但在清場後,國會于當晚重新召開聯席會議,直至次日淩晨,最終确認拜登當選總統。
怼完前上司,彭斯夢斷2024?
無論抵擋住特朗普昔日施壓,還是現在站出來直指前總統“錯了”,對彭斯而言都并非容易的決定。
作為2024年大選的潛在競争者,彭斯有現實利益需要平衡。盡管沒有官宣參選,彭斯最近在數個州進行了演說,這些地方的共同點是:在下屆大選的初選中會較早投票。
這樣一來,他一定不能得罪特朗普的基本盤。但該和特朗普保持多遠的距離,對很多有競選需求的共和黨人來說都是難題。
當彭斯選擇維護憲法而不是屈服于特朗普,也許能吸引到差別于鐵杆川粉的共和黨選民——希望這個黨能告别特朗普而繼續前進的一批人。就像他在2月4日的發言,赢得的喝彩大多來自特朗普在黨内的反對者,比如前國安顧問約翰·博爾頓。
但這有巨大風險。共和黨選民和特朗普粉絲重合度依然相當之高,這個黨仍是特朗普的黨。
是以,盡管互相批評将他們置于微妙的關系中,二人的謹慎措辭表明,特朗普和彭斯都不認為脫離彼此對自身有利。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直言不諱地指出,鑒于共和黨的現狀,彭斯的政治野心暫且要告一段落。
在一個保守派會議上,彭斯當衆表示特朗普是錯誤的
畢竟,共和黨内那些尖銳批評特朗普的議員都處境艱難,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NC)甚至釋出決議對他們進行譴責。在這份決議中,發生在去年1月6日的事件不是暴動、不是騷亂,而被描述為“合法的政治話語”(legitimate political discourse)。
YouGov去年12月釋出的民調顯示,超過70%的共和黨人不相信2020年的大選結果。當越來越多人認可特朗普的選舉舞弊說,也意味着彭斯在不利于競選的道路上被推得更遠。去年在佛羅裡達州一場會議上發言時,彭斯就遭到冷遇,人群中有起哄的聲音,還有人向其大喊“叛徒”。
彭斯的幕僚也承認,如果尋求2024年大選的黨内提名,與特朗普的關系還是至關重要。當彭斯做出反抗特朗普的決定時,已注定他難以接近總統位置。這次的公開駁斥,隻會讓他在2024年的機會更加黯淡。
必須承認彭斯的這些行為極具政治勇氣,卻并不必然得到贊美,誠如《紐約時報》一年前對他的評價:無用的忠誠和遲到的反抗。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觀象台媒體】所有,今日頭條已獲得資訊網絡傳播權獨家授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