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斯塔納發現唐朝月餅,可是月餅是什麼餡,專家說:真的不知道

在新疆的吐魯番市阿斯塔納墓地群中,考古學家們曾發現了一件特殊的文物,因為它并不是金銀器物也不是玉器雕刻,而是一件儲存完好的食物——月餅。1000多年前的墓葬,居然出土了完好的月餅?它會是什麼餡兒制成的?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阿斯塔納發現唐朝月餅,可是月餅是什麼餡,專家說:真的不知道

1959年時,在新疆吐魯番市的阿斯塔納地區,考古專家們偶然發現了一座大型的貴族墓葬,其年代為西晉至唐代(公元3世紀中葉~公元8世紀末)。在該大型墓葬群中,埋葬種族為車師、突厥、匈奴、高車以及昭武九姓等少數民族貴族與百姓,是一座典型的多聚居墓葬群。

在方圓10餘裡的沙丘之中,墓葬的數量非常密集,其中也出土了很多文物,包括各類壁畫、版畫、紙畫、絹畫等,還有不少泥塑木雕俑、彩繪陶罐、絹花、絲織品等。

阿斯塔納發現唐朝月餅,可是月餅是什麼餡,專家說:真的不知道

令人震驚的是,考古專家在發掘墓葬時,還發現了一件特殊的文物,說到它的特殊之處,其實也很簡單,它是一塊古代的糕點,而且外形看起來十分眼熟,似乎像一塊現代的糕點式的月餅。

阿斯塔納“糕點”月餅,直徑為6.5厘米,整體呈土黃色,是現今國内出土的唯一一件月餅式糕點食物。唯一與現代月餅不同的是,該塊月餅正面壓制有薩珊波斯風格的聯珠紋圖案、印度佛教蓮花紋圖案、以及中國的寶相花圖案。

此時考古專家們的頭頂疑雲籠罩,該文物的外觀與月餅如此相似,它究竟是不是古代的月餅呢?說到這裡,我們還是需要談談關于月餅的由來。月餅在大陸有着悠久的曆史,根據史書記載,早在商周時期,江浙一帶的居民,就曾經制作出一種帶餡兒的糕點,以此紀念太師聞仲,這也算是月餅的前身。

阿斯塔納發現唐朝月餅,可是月餅是什麼餡,專家說:真的不知道

到了漢代時期,随着絲綢之路的開啟,中原與西域諸國的往來越來越密切,産自西域的胡桃、芝麻、小麥等逐漸流入大陸,給制作月餅提供了重要的原料基礎。當時的人們善于制作一種胡桃餡兒的胡餅,該食物不但可口美味,而且還能持久耐饑餓又利于儲存,是以受到了民間的廣泛歡迎。

在此之後,随着文明的進步,後世的唐代、宋代、明代的百姓們,開始逐漸将漢朝的胡餅進行改良,并将其定義為中秋節時的必備食品,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熟知的月餅。

一般來說,月餅有很多種類,其花樣繁複的本質因素無非有三種,即面粉的不同、花紋的不同、以及餡料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還是月餅内餡料的選取。如今的月餅有很多口味,諸如五仁餡、豆沙餡、棗泥餡、蘇籽餡、蛋黃餡等等,可是阿斯塔納月餅究竟有沒有餡呢?如果它真的有餡,又會是什麼餡呢?

阿斯塔納發現唐朝月餅,可是月餅是什麼餡,專家說:真的不知道

考古專家們為了揭開阿斯塔納月餅餡兒之謎,特意對其進行X光檢測,結果發現該月餅中不僅有餡兒,而且還占據了月餅中很大的空間,由此看來,它還真的是一塊古代的月餅。

在得到了這個結論之後,專家們顯得十分興奮,可是他們立馬又犯了難,因為X光機不能夠檢測出阿斯塔納月餅中餡兒的成分。此時有讀者就會提到,這有何難呢?隻要把月餅掰開再進行檢測,不就可以輕松搞定了嘛!

阿斯塔納發現唐朝月餅,可是月餅是什麼餡,專家說:真的不知道

其實問題并沒有這樣簡單,因為阿斯塔納月餅是文物,而且是考古領域唯一一件月餅式食物文物,根據文物保護規定,在檢測文物時,必須在保證其不遭到破壞的前提下,才能實行各種檢測手段。如果貿然将阿斯塔納月餅掰開進行檢測,不僅違反了文物保護規定,同時也是對出土文物極大的不負責任,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正是因為如此,考古專家表示,從現代的考古科技水準來看,還不具備直接檢測月餅餡兒成分的條件,故此阿斯塔納月餅餡兒可能會成為一個千古之謎。

阿斯塔納發現唐朝月餅,可是月餅是什麼餡,專家說:真的不知道

不過小編一直相信,随着科技水準的逐漸提高,阿斯塔納月餅餡兒之謎肯定會被徹底揭開,屆時人們就可以一睹古代月餅之華采,重溫漢唐盛世之繁華舊夢,搞懂兩千年前的美食風情。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