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阿斯塔纳发现唐朝月饼,可是月饼是什么馅,专家说:真的不知道

在新疆的吐鲁番市阿斯塔纳墓地群中,考古学家们曾发现了一件特殊的文物,因为它并不是金银器物也不是玉器雕刻,而是一件保存完好的食物——月饼。1000多年前的墓葬,居然出土了完好的月饼?它会是什么馅儿制成的?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阿斯塔纳发现唐朝月饼,可是月饼是什么馅,专家说:真的不知道

1959年时,在新疆吐鲁番市的阿斯塔纳地区,考古专家们偶然发现了一座大型的贵族墓葬,其年代为西晋至唐代(公元3世纪中叶~公元8世纪末)。在该大型墓葬群中,埋葬种族为车师、突厥、匈奴、高车以及昭武九姓等少数民族贵族与百姓,是一座典型的多聚居墓葬群。

在方圆10余里的沙丘之中,墓葬的数量非常密集,其中也出土了很多文物,包括各类壁画、版画、纸画、绢画等,还有不少泥塑木雕俑、彩绘陶罐、绢花、丝织品等。

阿斯塔纳发现唐朝月饼,可是月饼是什么馅,专家说:真的不知道

令人震惊的是,考古专家在发掘墓葬时,还发现了一件特殊的文物,说到它的特殊之处,其实也很简单,它是一块古代的糕点,而且外形看起来十分眼熟,似乎像一块现代的糕点式的月饼。

阿斯塔纳“糕点”月饼,直径为6.5厘米,整体呈土黄色,是现今国内出土的唯一一件月饼式糕点食物。唯一与现代月饼不同的是,该块月饼正面压制有萨珊波斯风格的联珠纹图案、印度佛教莲花纹图案、以及中国的宝相花图案。

此时考古专家们的头顶疑云笼罩,该文物的外观与月饼如此相似,它究竟是不是古代的月饼呢?说到这里,我们还是需要谈谈关于月饼的由来。月饼在大陆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史书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江浙一带的居民,就曾经制作出一种带馅儿的糕点,以此纪念太师闻仲,这也算是月饼的前身。

阿斯塔纳发现唐朝月饼,可是月饼是什么馅,专家说:真的不知道

到了汉代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启,中原与西域诸国的往来越来越密切,产自西域的胡桃、芝麻、小麦等逐渐流入大陆,给制作月饼提供了重要的原料基础。当时的人们善于制作一种胡桃馅儿的胡饼,该食物不但可口美味,而且还能持久耐饥饿又利于保存,因此受到了民间的广泛欢迎。

在此之后,随着文明的进步,后世的唐代、宋代、明代的百姓们,开始逐步将汉朝的胡饼进行改良,并将其定义为中秋节时的必备食品,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熟知的月饼。

一般来说,月饼有很多种类,其花样繁复的本质因素无非有三种,即面粉的不同、花纹的不同、以及馅料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月饼内馅料的选取。如今的月饼有很多口味,诸如五仁馅、豆沙馅、枣泥馅、苏籽馅、蛋黄馅等等,可是阿斯塔纳月饼究竟有没有馅呢?如果它真的有馅,又会是什么馅呢?

阿斯塔纳发现唐朝月饼,可是月饼是什么馅,专家说:真的不知道

考古专家们为了揭开阿斯塔纳月饼馅儿之谜,特意对其进行X光检测,结果发现该月饼中不仅有馅儿,而且还占据了月饼中很大的空间,由此看来,它还真的是一块古代的月饼。

在得到了这个结论之后,专家们显得十分兴奋,可是他们立马又犯了难,因为X光机不能够检测出阿斯塔纳月饼中馅儿的成分。此时有读者就会提到,这有何难呢?只要把月饼掰开再进行检测,不就可以轻松搞定了嘛!

阿斯塔纳发现唐朝月饼,可是月饼是什么馅,专家说:真的不知道

其实问题并没有这样简单,因为阿斯塔纳月饼是文物,而且是考古领域唯一一件月饼式食物文物,根据文物保护规定,在检测文物时,必须在保证其不遭到破坏的前提下,才能实行各种检测手段。如果贸然将阿斯塔纳月饼掰开进行检测,不仅违反了文物保护规定,同时也是对出土文物极大的不负责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正是因为如此,考古专家表示,从现代的考古科技水平来看,还不具备直接检测月饼馅儿成分的条件,故此阿斯塔纳月饼馅儿可能会成为一个千古之谜。

阿斯塔纳发现唐朝月饼,可是月饼是什么馅,专家说:真的不知道

不过小编一直相信,随着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阿斯塔纳月饼馅儿之谜肯定会被彻底揭开,届时人们就可以一睹古代月饼之华采,重温汉唐盛世之繁华旧梦,搞懂两千年前的美食风情。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