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題:武大教授趙林詳解奧林匹克與古希臘文化精神:追求卓越是最本真的動力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晶 通訊員 謝甯
2月4日,來自希臘奧林匹亞的火種,在北京冬奧會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姿态點燃。賽場上運動員們不斷克服人類極限。不論是谷愛淩、金博洋,還是羽生結弦,他們的對手似乎就是自己,超越過往、戰勝自我,是他們的動力和目标。奧林匹亞的火種穿越千年、橫跨萬裡,古希臘人的精神之源流傳到今天了嗎?
2月12日,虎年首場長江講壇,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趙林以《希臘城邦時代的競技與藝術》為題,詳解奧林匹克與古希臘文化精神,追求卓越是古希臘人最本真的動力,也是奧林匹克最重要的财富。
奧林匹亞競技會是對神的崇拜
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頭。趙林介紹,古代的希臘不是一個國家,而是很多城邦的一個文化集合體,包括希臘本土、愛琴海地區、小亞細亞西部沿海地區(愛奧尼亞)、南意大利和西西裡(大希臘),甚至影響到伊比利亞半島和北非。趙林說:“希臘文明對後世西方文明來說,最重要的貢獻就是貢獻了一系列不能直接推動生産力發展,但是絕對可以使人賞心悅目、陶冶人心智的一套文化體系。”
在希波戰争之前,把希臘各城邦聯系在一起的不是政治上的聯盟,而是各種競技活動和宗教節慶,例如四年一屆的奧林匹亞競技會以及宙斯節、雅典娜節、酒神節等。
趙林介紹,競技會的産生是出于希臘人對奧林匹斯諸神的模仿,用和平的方式再現了神和英雄的戰争技能。
競技會不僅奧林匹亞有,還有德爾菲的畢提競技會、科林斯的伊斯米競技會和奈美競技會。奧林匹亞競技會是全希臘最隆重的盛會。首屆奧林匹亞競技會于公元前776年舉行,每四年一屆,一共舉行了292屆,直到公元393年才被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下令廢止。
競技項目最初隻有賽跑,後來逐漸增加了跳遠、擲鐵餅、投标槍、角力,共同組成五項全能。再後來又增加了拳擊、武裝競走、賽車等。競技時間也從一天延長到五天,其中第一天舉行祭祀宙斯的隆重儀式。各種文藝活動如誦詩、演講、雜技、音樂、戲劇等也在競技期間舉行,競技場同時也是大集市。
競技會成為希臘紀元的開端
趙林介紹,奧林匹亞競技會在夏至後第一個望日(月圓之日)開幕,成為希臘各城邦選手參加的盛會,也成為希臘紀元的基本序列。有了紀年,記錄曆史成為可能,文明開始産生。
隻有未犯過罪的自由希臘男子才能參加競技,所有運動員均須裸體進行比賽,沒有女人參賽,已婚女性也不能觀看比賽。競技期間希臘全境奉行神聖休戰原則。
競技優勝者獲得橄榄花冠,并被信使官莊嚴宣布姓名和所代表的城邦,回去後可享受各種榮耀和權利。“獲得競技花冠是古希臘男子至高榮耀。”
希臘藝術正是競技與宗教結合的産物
古希臘人信仰奧林匹斯諸神,在他們的觀念裡,神都是孔武有力、至剛至強的。是以,以模仿神的行為為目的的競技會,推崇的就是“我多麼像神”,在這種觀念主導下,古希臘人以完美的人體為理想,并勇于追求和展現。趙林介紹,在古希臘人觀念裡,自然界的花鳥魚蟲、山水風景都不足稱道,最美的是人體,是美與力。
趙林介紹,公元前5世紀中葉,獲得希波戰争勝利的希臘人在藝術方面也走向輝煌,湧現出一批傑出的雕塑家,最著名的如菲迪亞斯、波力克萊塔、克勒西拉斯、米隆等。此時希臘人體雕塑的原則為:圓顱、寬肩、精壯軀幹、闊臀和短腿。該原則成為古典希臘雕塑的金律。我們現在還可以看到米隆代表作品《擲鐵餅者》,堪稱人體造型藝術之典範,表現人體動态,對人的肌肉、骨骼、筋腱把握精準。
追求卓越是奧林匹克最重要的财富
古希臘以奧林匹亞競技會紀年,把公元前776年作為全希臘紀元的開端。從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3年曆時1100年,共舉行了293屆奧林匹亞競技會,雖然它消亡了,卻給人類社會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财富。
趙林介紹,古希臘人認為能夠參加奧林匹亞競技會是非常榮耀的,他們去競争技最初的目的是:用和平的方式再現神和英雄的戰争技能。是以,他們不是為了戰勝誰、打敗誰,而是為了更接近神、更像神,他們追求卓越、崇高和自我滿足,是一種自我激勵,不為利益,隻為内心感受。
趙林說,在奧林匹亞競技場外的還設有“恥辱台”,在競技會上作弊的人,需要自己花錢請人塑像立在競技場外,并永遠不能再參加競技會。
趙林說,借助冬奧的契機,我們往回看看,奧林匹亞以及曆代流傳下來的文學、哲學、藝術、曆史,不是用來解決外部世界問題的,是人類解決内心世界問題的。現代科學引導我們追求“真”與“力”,用來征服世界。有什麼能讓我們内心變得更加豐盈、更加睿智一點,更能自得其樂?古希臘競技場上追求卓越,可以給我們啟示。
(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