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瓦殘片煥新彩 銘刻難忘“大事記”

經曆了歲末新冠疫情的突襲到控制住疫情,從封閉式管理到逐漸恢複日常迎來春節,這個虎年新春是要被西安人深深镌刻在記憶裡的。這期間衆多文藝工作者、藝術家用作品聲援,大秦封泥藝術研究院院長、陝西骊山印社名譽社長、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研究館員,秦文化研究會秦封泥專業委員會主任龐任隆另辟蹊徑,用古老的秦瓦,篆刻今天的“曆史”。近日他剛完成了一組“秦瓦箴言”虎年刻瓦新作,用來銘記這段難忘時光。

秦瓦殘片煥新彩 銘刻難忘“大事記”

綠碼萬歲(18x17厘米)

秦瓦殘片煥新彩 銘刻難忘“大事記”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20x16厘米)

“壬寅伊始,‘綠碼萬歲’一詞,就不時地閃現在我的眼前,激勵我堅定的啟動了刻瓦工程。”龐任隆說,這組作品用的都是秦代殘陶瓦片,從形象設計、瓦面清洗,到印面打拓、跋語提煉,曆時月餘,可謂是“時常有大悟,一刻鑄新顔。”

秦瓦殘片煥新彩 銘刻難忘“大事記”

天長地久,大美西安(22.5x17厘米)

筆者看到,這組作品包括《綠碼萬歲》《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天長地久,大美西安》《天佑華夏,福報中國》《國泰民安》五枚秦瓦印文創作。整體感很強,秦瓦色澤深灰中帶有淺黃,表面斑駁并不規則,長寬在20厘米左右。印文字型,均以大篆體和摹印體入印,主題突出,構圖精妙,刻切有度,氣勢磅礴。這組“秦瓦箴言”虎年刻瓦還有兩種呈現方式,一是直覺的欣賞秦瓦與上面的印文,二是做彩色拓片,将印文拓到紙上,下面提寫跋文,文圖并茂、書法加分的表達,更有書畫作品的質感。例如其中一幅《國泰民安》,拓印在上,下面的跋文為:“日出東方譜新章,花開秦地吐芬芳。龍騰虎躍同歡慶,國泰民安幸福長。”另一幅《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題寫的跋文為“戰無不勝意志堅,攻克時序必破難。驅魔抗疫有力量,寄情鑄愛守長安!”

秦瓦殘片煥新彩 銘刻難忘“大事記”

天佑華夏,福報中國(19x16厘米)

秦瓦殘片煥新彩 銘刻難忘“大事記”

國泰民安(18.5x14厘米)

“回憶這段不平凡的城市時光,我們更了解了珍惜、珍重、大愛、擔當的含義,重新思考過去,感悟人生真谛。”讓龐任隆感到最開心的是,當這組創作在完成最後一道創作程式——瓦文拓片跋語撰寫之時,三秦大地傳來喜訊,陝西本輪疫情感染的所有病例均康複出院,并連續多日無新增零報告。龐任隆說,希望枚枚秦瓦能給人們帶來福祉和吉祥。

秦瓦是秦人的曆史印記。龐任隆與秦瓦結緣,源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秦官印考釋、秦印陶賞析,再到結識秦封泥。這30多年來對不同載體上的“秦印”研究從未間斷過,終成為他藝術生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瓦文的刻制過程對他而言,完全是一次古物賞鑒和藝術享受的過程。“不規則的外形,隐隐約約的繩紋,虛實迷離的斑痕,凹凸不平的瓦面,浸淫着2000多年前秦人的聰慧和辛勞,讓人肅然起敬,感慨萬端。”他希望通過這次創作給秦代殘瓦片賦予注入新的生命,讓古老的秦瓦承載新的藝術篇章。(曉風)

(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