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瓦残片焕新彩 铭刻难忘“大事记”

经历了岁末新冠疫情的突袭到控制住疫情,从封闭式管理到逐渐恢复日常迎来春节,这个虎年新春是要被西安人深深镌刻在记忆里的。这期间众多文艺工作者、艺术家用作品声援,大秦封泥艺术研究院院长、陕西骊山印社名誉社长、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研究馆员,秦文化研究会秦封泥专业委员会主任庞任隆另辟蹊径,用古老的秦瓦,篆刻今天的“历史”。近日他刚完成了一组“秦瓦箴言”虎年刻瓦新作,用来铭记这段难忘时光。

秦瓦残片焕新彩 铭刻难忘“大事记”

绿码万岁(18x17厘米)

秦瓦残片焕新彩 铭刻难忘“大事记”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20x16厘米)

“壬寅伊始,‘绿码万岁’一词,就不时地闪现在我的眼前,激励我坚定的启动了刻瓦工程。”庞任隆说,这组作品用的都是秦代残陶瓦片,从形象设计、瓦面清洗,到印面打拓、跋语提炼,历时月余,可谓是“时常有大悟,一刻铸新颜。”

秦瓦残片焕新彩 铭刻难忘“大事记”

天长地久,大美西安(22.5x17厘米)

笔者看到,这组作品包括《绿码万岁》《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天长地久,大美西安》《天佑华夏,福报中国》《国泰民安》五枚秦瓦印文创作。整体感很强,秦瓦色泽深灰中带有浅黄,表面斑驳并不规则,长宽在20厘米左右。印文字体,均以大篆体和摹印体入印,主题突出,构图精妙,刻切有度,气势磅礴。这组“秦瓦箴言”虎年刻瓦还有两种呈现方式,一是直观的欣赏秦瓦与上面的印文,二是做彩色拓片,将印文拓到纸上,下面提写跋文,文图并茂、书法加分的表达,更有书画作品的质感。例如其中一幅《国泰民安》,拓印在上,下面的跋文为:“日出东方谱新章,花开秦地吐芬芳。龙腾虎跃同欢庆,国泰民安幸福长。”另一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题写的跋文为“战无不胜意志坚,攻克时序必破难。驱魔抗疫有力量,寄情铸爱守长安!”

秦瓦残片焕新彩 铭刻难忘“大事记”

天佑华夏,福报中国(19x16厘米)

秦瓦残片焕新彩 铭刻难忘“大事记”

国泰民安(18.5x14厘米)

“回忆这段不平凡的城市时光,我们更理解了珍惜、珍重、大爱、担当的含义,重新思考过去,感悟人生真谛。”让庞任隆感到最开心的是,当这组创作在完成最后一道创作程序——瓦文拓片跋语撰写之时,三秦大地传来喜讯,陕西本轮疫情感染的所有病例均康复出院,并连续多日无新增零报告。庞任隆说,希望枚枚秦瓦能给人们带来福祉和吉祥。

秦瓦是秦人的历史印记。庞任隆与秦瓦结缘,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秦官印考释、秦印陶赏析,再到结识秦封泥。这30多年来对不同载体上的“秦印”研究从未间断过,终成为他艺术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瓦文的刻制过程对他而言,完全是一次古物赏鉴和艺术享受的过程。“不规则的外形,隐隐约约的绳纹,虚实迷离的斑痕,凹凸不平的瓦面,浸淫着2000多年前秦人的聪慧和辛劳,让人肃然起敬,感慨万端。”他希望通过这次创作给秦代残瓦片赋予注入新的生命,让古老的秦瓦承载新的艺术篇章。(晓风)

(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