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丁·艾米斯筆下的英國:極度自私的社會、拜金與享樂主義盛行

作者:顔威的曆史觀

馬丁·艾米斯

馬丁·艾米斯是20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錢:自殺者的絕命書》《倫敦場地》《資訊》。

馬丁·艾米斯出生在書香門第之家,他的父親就是金斯利·艾米斯,《幸運的吉姆》就是金斯利·艾米斯寫的。是以,從小的馬丁·艾米斯就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在文學方面顯示出卓越的天賦和才華。

馬丁·艾米斯筆下的英國:極度自私的社會、拜金與享樂主義盛行

1974年,在馬丁·艾米斯25歲時,他的第一部作品《雷切爾檔案》一舉獲得毛姆文學獎,此後的一系列作品将他推上文壇巅峰。

他的作品中聚焦了欲望、暴力、性亂、謀殺、死亡、色情、吸毒、核恐怖、末世情節等等。描述了日常生活的龌龊與猥瑣,人性深處的卑劣與污穢,現代社會的醜惡與堕落。比如《死亡寶貝》。

馬丁·艾米斯筆下的英國:極度自私的社會、拜金與享樂主義盛行

《死亡寶貝》

《死亡寶貝》講述的是在英格蘭鄉間的一幢房屋内,六個居民、三位來客及一名妓女度過了一個放縱而可怕的周末。這是一個薩德式的陰暗世界,道德判斷被有意無意地擱置,縱欲狂歡與施虐放蕩構成了三天兩夜不變的主旋律。酗酒吸毒、群居濫交、暴力表演、性無能、心理錯亂、謀殺與虐殺等否定性意象比比皆是,蔚為壯觀的欲望加暴力叙事觸目驚心,令人歎為觀止。

而這些主題更加深刻的是《倫敦場地》。

馬丁·艾米斯筆下的英國:極度自私的社會、拜金與享樂主義盛行

《倫敦場地》

《倫敦場地》是馬丁·艾米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故事的主角叫薩姆森,他是一位美國作家,但在自己的文學創作方面一直不甚成功,過着清貧的生活,後來還得知自己患了絕症,寂寞絕望的他來到英國。來到英國後,他無意間得知了一個驚天的秘密,那就是妮科拉的故事和計劃時,他很激動,認為自己成名的機會終于來到了。

于是,他追蹤着妮科拉的生活腳步,準備記下他所知道的一切和妮科拉有關的故事,最後把它們寫成一本書,他自己也一定會借此成名。

馬丁·艾米斯筆下的英國:極度自私的社會、拜金與享樂主義盛行

小說中的女主角妮科拉有預測未來的特殊能力,她知道自己在将來會被人謀殺。是以她要自己來挑選那個未來謀殺她的人。在她的身邊有兩個男人:一個是上流社會的體面紳士蓋伊,另一個則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流氓惡棍基思。

蓋伊很有錢,生活富裕但卻并不幸福,自從有了兒子之後,和妻子的感情也日漸淡薄。他們唯一的兒子小小年紀就叛逆不羁、古怪孤僻,這一切都讓蓋伊覺得家庭不幸、苦悶孤獨。當他偶然在黑十字架酒吧認識了妮科拉之後,就認定了這個女人能夠帶給他幸福,是以他深深地迷戀着妮科拉。

馬丁·艾米斯筆下的英國:極度自私的社會、拜金與享樂主義盛行

基思生活在社會底層,他是個十足的惡棍,坑蒙拐騙,色情下流,做盡了壞事。他也有妻子和女兒,但他卻從未盡到一個丈夫和父親該有的責任。自從他認識了妮科拉,他便和她保持着情人的關系并且心甘情願地被妮科拉所驅使。

妮科拉憑借自己的美貌和高超的演技把這兩個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間,她想讓基思謀殺自己,勾引蓋伊是因為可以得到他的錢去供基思揮霍,以便自己控制和掌握基思。

但是,故事的結局卻沒能如妮科拉所願,那個一直想成名的作家薩姆森最終謀殺了她。

馬丁·艾米斯筆下的英國:極度自私的社會、拜金與享樂主義盛行

馬丁·艾米斯作品要批判的其實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金錢至上,一個是技術理性。

故事背景

20世紀末期,經過戰後幾十年的經濟高速發展,物質資源已經極為豐富,本來人們的生活應該更加幸福,但事實卻并非如此,長期的對于物質和财富的追求,使得英國進入到了一個物質主義、拜金主義與享樂主義盛行的時代。

人們崇尚金錢,拜金主義充斥着整個社會,曾經的道德規範喪失殆盡。人們沒有追求,沒有信仰,沒有是非觀念,整日渾渾噩噩,麻木不仁。為了擷取利益、攫取金錢,不惜出賣肉體和靈魂。人性的扭曲變形、道德的萎靡沉淪

在工具理性的控制下,人們情感缺乏,越發地自私自利,陷入到了道德失控和精神匮乏的境地。

馬丁·艾米斯筆下的英國:極度自私的社會、拜金與享樂主義盛行

工具理性

人類邁入工業文明之後,随之進入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階段。這個過程使得“工具理性”的極大膨脹。工具理性是指行動隻由追求功利的動機所驅使,行動借助理性達到自己需要的預期目的,行動者純粹從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慮,漠視人的情感追求和精神價值。物質和金錢成為了人們追求的直接目的,于是工具理性走向了極端化,手段成為了目的,成了套在人們身上的鐵的牢籠。

馬丁·艾米斯筆下的英國:極度自私的社會、拜金與享樂主義盛行

在工具理性的奴役下,人的情感被丢棄,人的情感追求被完全忽略。然而當工具理性抵制并放逐了人的情感欲求後,卻最終使人類靈魂陷入虛無與荒誕。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導緻了人的精神貧困與非人化後果,人性與理性的統一破裂,人的精神世界與情感生命成為一片荒原,人類的情感關系是以變得殘忍無情。

工具理性導緻的物欲膨脹也使一些人的自私本性暴露無遺,因而在情感倒錯的前提下變得更加随心所欲的邪惡與殘酷。于是,在監獄的大語境中,人們或者面無表情地殺人,或者面無表情地向自己施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