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周接診3位滑雪滑冰摔傷患者!雪道盡頭是骨科?醫生特别提醒……

這兩天,一句“雪道盡頭是骨科”沖上熱搜。對這句話感受最深的,除了滑雪受傷的患者,就是醫院裡的骨科醫生。今天,記者在上海長征醫院骨科副主任技師豐健民的微信朋友圈看到,僅在今年春節休假期間,他就接診了三位因滑雪滑冰受傷的小朋友,既有滑雪經驗豐富的,也有首次體驗冰上滑行的。豐健民提醒,滑雪滑冰時摔倒後不要大意,如有不适要及時前往醫院檢查。

一周接診3位滑雪滑冰摔傷患者!雪道盡頭是骨科?醫生特别提醒……

小曹今年14歲,從幼稚園開始玩輪滑,技術娴熟,不過沒有冰面上的滑行經驗。看着冬奧會賽場上的選手身姿矯健,他想着輪滑和滑冰應該差不多,于是也想趁着假期體驗一下滑冰。大年初四,他和三五位同樣想滑冰的同學一起相約前往室内滑冰場。

小曹的媽媽介紹說:

過年時滑冰場人很多,他滑冰時突然重心一偏,摔倒在地,摔倒時可能下意識地用手撐了下冰面。當時他覺得手很痛,但動了動也能活動,想着可能是扭傷,就沒有太在意。回家後,我們發現他的手腫了起來,于是趕緊帶他去醫院檢查。”

在長征醫院,醫生拍片檢查後發現,小曹的手腕處桡骨遠端骨折,豐健民對其進行了複位治療。小曹媽媽介紹,治療當天他的疼痛感減輕,第二天他說已經不疼痛了,還說“以後也想當醫生”。

一周接診3位滑雪滑冰摔傷患者!雪道盡頭是骨科?醫生特别提醒……

在長征醫院骨科,既有摔傷的“零經驗”滑冰族,也有不少經驗豐富的滑雪者。

14歲的小吳是一支競技滑雪隊的隊員,有四年滑雪經驗。大年三十當天,他在吉林通化的一個滑雪場訓練,在當天上午的訓練中,他滑雪時小腿撞到了雪道兩側防護網的杆子上,造成小腿胫腓骨骨折。

小吳的媽媽介紹說:

相對于一些滑雪愛好者來說,他已經具備一定的滑雪基本功。之前在上海時更多的是在雪毯上訓練,冬天有時候我們也會帶他去東北等地的戶外滑雪場訓練。可能這次是他希望追求更完美的滑雪效果,意識上有些大意了。平時他滑雪也有些小磕小碰,相對來說這一次比較嚴重。”

受傷後,小吳被送到了當地醫院緊急就診,醫生初步診斷為右腿胫骨遠端骨折。“當時醫生表示可以馬上進行手術,或者回上海再看看有沒有其他治療方案。後來我們聯系到了長征醫院,得知可以采取石膏保守治療,于是立即更改航班趕回了上海。”

豐健民介紹說:“這名患者需要進行石膏固定兩個月,再康複訓練一到一個半月,預計半年左右可以重返滑雪場。” 小吳也堅定地表示,等傷好了要繼續滑雪。

一周接診3位滑雪滑冰摔傷患者!雪道盡頭是骨科?醫生特别提醒……

無獨有偶,小吳的一名隊友在大年初六當天滑雪時也摔傷了。據這名隊友的媽媽介紹,他平時在滑雪機上訓練,已經進行了專業訓練兩到三年,在參加競技滑雪隊的專業訓練之前,每年寒假也會去滑雪場玩,并會在一對一的教練指導下訓練,今年寒假是他第一次跟随競技滑雪隊參加外滑訓練。

現在大家滑雪熱情很高,由于疫情和冬奧會的原因,今年吉林的很多滑雪場都爆滿。這次訓練的雪場是新開的,平時沒這麼多人,春節假期期間人卻特别多。大年初六當天,很多遊客湧入到了進階道,遊客和滑雪隊訓練的隊員混道滑行。小朋友在滑雪隊教練指導下訓練時,前方有名遊客突然摔倒,為了避免撞上隊友,小朋友向左滑行,但由于雪道狀況也不好,雪闆突然卡到了雪道上的大冰包上,人脫闆後飛出去了四五米遠。”

經檢查,這名滑雪隊員腳踝處胫骨遠端骨折伴骨骺損傷,後飛回上海到長征醫院進行治療。

該隊員的媽媽表示:

孩子這次受傷是多種因素綜合導緻。小朋友摔傷後,後面競技隊的訓練也都改到了獨立的訓練道上進行。不過作為滑雪隊隊員家長來說,還是想提醒大家不要盲目進入雪圈,目前國内的雪場管理也需要進一步提升,還有滑雪者對自身水準也要有清晰認識,千萬不要在沒有教練指導的情況下自行越級到進階道滑行,一切以自身安全為重。”

豐健民從醫四十多年,他表示,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人會專門趕去各地滑雪,近些年接診的滑雪摔傷患者有所增加。去年年底接診了三四例,今年從除夕到現在已經接診三例。

他提醒:

滑雪運動雖好,但一定要去正規的滑雪場,找專業教練進行滑雪基礎訓練,遵守滑雪場的規定,在适合的滑道滑雪。一旦受傷,要及時就醫,不要自行移動,可以尋求雪場專業從業人員的幫助。滑雪滑冰時摔倒後不要大意,如有不适要及時前往醫院檢查,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