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根廷小夥馬西:“我的家在東北”

作者:春河月亮
阿根廷小夥馬西:“我的家在東北”

馬西帶着女兒參加吉林省外專局活動。(受訪者供圖)

新華社長春2月12日電(記者張博宇、王帆)壬寅虎年春節,對阿根廷人馬西來說意義非凡——這是他陪伴剛出生的女兒過的第一個中國年,今年也是中國和阿根廷建交50周年。

“對我的家庭和兩個國家而言,這都是新的、更美好的起點。”馬西說。

因為西文名字叫Maximiliano,他按Maxi的漢語拼音讀法給自己取了“馬西”這個中文名字。“2009年,我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孔子學院接觸到中文,從此我與中國結下了緣分。”馬西說。

當時馬西在阿根廷已經有了工作,為了學習中文,他每周末都要很早起床,坐兩個小時的車去上課。對他來說,漢語神秘而富有詩意。漸漸的,學習中文從業餘愛好變成了生活的重要部分,對于中文的好奇也逐漸延伸到對中國文化的探索與熱愛。

2014年,馬西争取到了赴中國留學的機會。在家人的支援下,他暫停了所有工作,飛越兩萬公裡,來到了地球另一端的吉林省長春市,在吉林大學學習中文。

阿根廷小夥馬西:“我的家在東北”

馬西參加“行攝東北”—2020年吉林大學海外孔子學院研修團活動。(受訪者供圖)

初到中國,迎接馬西的是一股股“暖流”。“老師、同學甚至是每個路人的熱情都讓我感到溫暖,後來我才明白,這也是‘東北人’特有的性格色彩。”馬西說,“我愛上了中國美食酸甜苦辣鹹的豐富味道,也愛上了中國獨特的‘人情味兒’。”

半年多的學習生活,讓馬西不僅交到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還遊覽了很多名勝古迹。回到阿根廷後,他一邊向家鄉的人們介紹一個完全不同于他們印象中的中國,一邊惦念着在中國的美好時光。

“幸運的是,我到吉林大學攻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的申請成功通過,在2017年第二次來到中國。”馬西說,“中國文化很豐富,也很複雜,我想從一個外國人的視角去解讀它。”

阿根廷小夥馬西:“我的家在東北”

馬西為中國-東盟青年冬令營學員介紹獎學金項目。(受訪者供圖)

馬西很快成了一個“中國通”,也成了一個道地的“東北人”。“我做意大利面‘杠杠滴’。”這是他與朋友們打趣的東北方式。

2019年,馬西又獲得了“新漢學計劃”項目資助,在吉林大學繼續攻讀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

随着新冠疫情暴發,留在中國的馬西見證了這個國家在疫情下的團結一緻和治理有效。“大家都在幫助那些不友善出門的老人,分享口罩還有酒精。”馬西說,“這種‘人情味’是讓我最喜歡中國的原因。”

阿根廷小夥馬西:“我的家在東北”

馬西參加2019年國際中文教育大會。(受訪者供圖)

身邊的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網上的輿論卻遠離真實,這讓馬西感到不平。“很多國外的報道沒有反映一個真實的中國。”于是,馬西創立了微信公衆号“馬西學漢語”,用中西雙語的方式寫下一篇篇文章,再結合視訊向國外的人們介紹真實的中國。

從中國普通人的生活場景到生活習俗背後的文化淵源,從中阿兩種文化的差異到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殊途同歸,馬西用自己的方式诠釋兩種文化碰撞帶來的趣味和共鳴。

在馬西曾經就讀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孔子學院,學習中文的阿根廷學生從最初的10個人左右,發展到了1900多人。有時馬西受邀給孔子學院的阿根廷學生們做講座,10分鐘的提問時間要延長到一個多小時。

研究中文的快樂變成了傳播中國文化的快樂。馬西在網絡上寫文章、錄視訊,向國内外的人們介紹中國筷子的由來、玉石文化、春節習俗。随着北京冬奧會開幕,他又向人們介紹起了中國人是怎樣享受冰雪運動的。

阿根廷小夥馬西:“我的家在東北”

阿根廷隊美洲杯奪冠時,馬西為女兒王青禾拍下照片做紀念。(受訪者供圖)

“中國有很好的發展機會,阿根廷有很多的資源,我們可以合作去做很多事情。”馬西說。

結下了友情,也收獲了愛情。在中國留學期間,他結識了爽朗的中國姑娘王珏,并最終步入婚姻殿堂。2021年,他們迎來了一個可愛的小天使。

有人問馬西為什麼不回阿根廷,馬西回答說:“在中國,有家人、有機會、有‘人情味兒’,現在還有女兒,我的家就在東北,我已經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