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體育總局發來賀信,闫文港的這枚銅牌赢的是“中國速度”

作者:上觀新聞

賽道的垂直落差達110多米,時速最快可超過130公裡。助跑加速,随後俯卧在雪橇上沿賽道飛馳而下——鋼架雪車比賽中,運動員需要“駕乘”雪車,在50秒左右的時間裡滑過近1.4公裡長的賽道。

這是屬于勇敢者的“遊戲”——2018年平昌冬奧會上,剛剛組隊不過兩年多的中國鋼架雪車隊由耿文強代表參賽,拿到了第13名。

今天,在延慶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遊龍”,中國選手不僅拿到了冬奧會鋼架雪車男女兩個項目四個參賽資格,并且由闫文港以總成績4分01秒77拿下銅牌,創造了新的曆史,這也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枚鋼架雪車的冬奧會獎牌。另一名中國選手殷正獲得第五,并且以4.58秒創造了最快出發紀錄。

比賽結束後,國家體育中心冬運中心發來賀信,稱贊闫文港“不懼強手、敢打敢拼”,祝賀中國鋼架雪車隊獲得這枚寶貴的獎牌。

國家體育總局發來賀信,闫文港的這枚銅牌赢的是“中國速度”

從2015年正式組隊,到2018年首次亮相冬奧會賽場,再到如今站上北京冬奧會的領獎台——中國鋼架雪車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經曆,展現了冰雪運動發展的“中國速度”。

突破:“勇敢者的遊戲”有了中國身影

因為太過危險,鋼架雪車曾經兩次被請出過冬奧會:1924年的夏蒙尼第一屆冬奧會考慮到安全問題,沒有納入鋼架雪車項目;第二屆冬奧會,鋼架雪車在項目發源地瑞士聖莫裡茨首次進行比賽,之後因為“有安全隐患”被取消;1948年,冬奧會回到瑞士聖莫裡茨,鋼架雪車得以回歸。但這些年的發展過程中,不少人在訓練或者比賽中受傷甚至危及生命,是以因為同樣的原因再被冬奧會取消——直到2002年美國鹽湖城冬奧會,鋼架雪車第三次被列為冬奧會正式比賽項目并保留至今。

在這片歐美人統治了100多年的領域,幾乎不見亞洲人的身影——2015年北京申奧成功之後,才開始建隊,為的就是期待在北京冬奧會上有所突破。

2012年,南韓運動員尹誠彬“從零開始”練習鋼架雪車,并且在六年後家門口的平昌冬奧會上獲得金牌。亞洲人一樣可以在鋼架雪車項目中有所建樹——這更給中國鋼架雪車帶來了無窮的動力。

曾經:國内沒有一條達到标準的賽場

但是,最重要的困難擺在面前:國内沒有一條達到國際标準的賽道賽道。

在延慶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遊龍”賽道完工前,鋼架雪車隊一度隻能長期在歐洲、北美等地訓練比賽。長期在外漂泊,隊員們在承受訓練壓力的同時,也要克服國外生活的不适應。

過去一年,世界上17條賽道中,除了少數幾條因賽道關閉或疫情原因沒能去訓練或比賽外,中國運動員走遍了其他所有雪車賽道。在冬奧賽季,中國隊共計獲得8個歐洲杯、2個洲際杯、1個世界杯冠軍,在備戰和參賽過程中進步明顯。

随着北京延慶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的建成,漂泊在外的鋼架雪車隊員終于有“家”了。去年7月到9月,國家鋼架雪車集訓隊在“雪遊龍”進行了冬奧會前的最後一個夏訓,這也為中國隊赢得了寶貴的訓練經驗。

從平昌冬奧會的首登奧運賽場到北京冬奧會的第三名,中國鋼架雪車實作了跨越式的發展。

國家體育總局發來賀信,闫文港的這枚銅牌赢的是“中國速度”

突破:跨界選材外教助陣實作夢想

“剛開始起步非常害怕,那種恐懼感真是畢生難忘。”回憶初次體驗鋼架雪車的感受,闫文港說,“漸漸熟練了以後發現并沒有那麼恐怖,感覺是非常刺激的一個項目。”原先,闫文港是個跳遠運動員,出色的爆發力和速度讓他獲得了跨界選材的寶貴機會。

從放下恐懼到提高速度并控制滑行路線,需要經過成百上千次的滑行訓練,運動員隻有不斷嘗試,在訓練中累積滑行經驗和賽道經驗,提高滑行的水準,才能投入比賽。在世界大賽中,闫文港也逐漸站穩了腳跟。2020年,闫文港就在鋼架雪車世錦賽上獲得第十一名,重新整理了中國選手在世錦賽上的最好成績,同時他在本賽季世界杯兩次跻身前十,最終獲得了寶貴的奧運會參賽資格。

國家體育總局發來賀信,闫文港的這枚銅牌赢的是“中國速度”

從組隊到登上冬奧會的領獎台,中國鋼架雪車隊隻用了七年的時間。這裡,有隊員的“走出去”,也有高水準教練員的“請進來”。中國鋼架雪車隊主教練瑪格·安德烈亞斯·施密德和兩名外籍教練在過去的備戰期間都給予了中國雪車隊很大的幫助。

“鋼架雪車運動起源自歐洲,歐美傳統強國在賽道建設、運動員培養體系方面成熟,這是他們的優勢。而中國隊的優勢在于,隊員們非常年輕、上進,學習意願強而且始終保持着專注。”瑪格·安德烈亞斯·施密德這樣評價闫文港和隊友們。

在今天早些時候舉行的女子鋼架雪車比賽中,開幕式上中國代表團的旗手趙丹趙丹以兩輪2分04秒66的成績暫列第四,黎禹汐以兩輪2分05秒26的成績暫居第10。

欄目主編:陳華 文字編輯:龔潔芸

來源:作者:龔潔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