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小百科|冰壺比賽想拿高分?沒“兩把刷子”還真不行

作者: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記者 王晨曦

北京冬奧會冰壺比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很多人好奇,冰壺運動員在比賽中為何要拿着刷子吭哧吭哧地不停“拖地”?他們手裡的刷子到底有何作用?

原來在冰壺比賽中當一名擲壺手投壺時,隊友會在冰壺行走的路線前快速拖地,行話叫做刷冰,而這時就需要一種工具 —“冰壺刷”的幫助。這玩意乍看上去,好像跟我們日常用到的拖把差不多,但其實這可不是普通的“拖把”,裡面可大有學問!

冬奧小百科|冰壺比賽想拿高分?沒“兩把刷子”還真不行

中國女子冰壺隊隊員刷冰中

冰壺刷的作用

在了解冰壺刷的作用前,得先了解下冰壺比賽的規則。簡而言之就是把冰壺投擲到對面大學營中心附近就可以得分,靠近大學營中心的壺越多,得分就越高,是以如何讓冰壺筆直地滑行就成為了取勝的關鍵。

這時候冰壺刷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它能起到調整線路軌迹的效果,當運動員投出冰壺的時候,所投出的線路軌迹并沒有達到理想效果時,刷冰手就會用冰壺刷刷冰,通過與冰面摩擦生熱,使冰面融化,在冰壺和冰面之間形成極薄的一層水膜,這層冰膜使冰壺和冰面分離,有效地減小了摩擦,進而達到控制冰壺加速的目的。

刷冰的速度和角度不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冰壺的行進速度,行進路線甚至旋轉速度。當然刷冰也不能用太大力刷,過度的刷冰會使水膜增厚,水膜的表面張力會産生運動阻力影響冰壺的正常行進。是以在運動員投出冰壺後,對投出每個冰壺的狀态需要有一個預判是否需要作出調整,及時地和場上的刷冰員進行溝通,通過刷冰來調整冰壺的速度和軌迹,使冰壺順利達到大學營中心的位置。

冬奧小百科|冰壺比賽想拿高分?沒“兩把刷子”還真不行

瑞士女子冰壺隊隊員刷冰中

刷冰到底怎麼刷

刷冰手和投壺手是一個團隊,冰壺滑得好不好,跟刷冰手有很大關系。冰壺被投擲後的滑行時間大概為20秒,也就是說刷冰手需要具備20秒的擦冰能力。

一般來說使勁刷冰,可以使冰壺多滑行3到5米,優秀的刷冰手可以讓冰壺多運作8米,至于一般的業餘選手,能多前進2米就很不錯了。

國内外優秀的男子刷冰員,可通過摩擦冰面生熱将冰面溫度提高2.3°C ~ 2.4°C。但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刷冰手必須保持一定的力量和頻率。

當然,刷冰可不是亂刷的,冰壺規則規定刷冰手不能故意破壞冰面,不論是冰壺刷本身還是選手的身體、衣物或鞋子,都不能觸碰到冰壺。

刷冰也是講究技巧的,一邊刷,一邊還要快速判斷冰壺的速度及位置。一旦冰壺石的速度變慢,就會開始朝一個方向偏轉,路徑會變成弧線。如果是逆時針偏轉,冰壺石就會旋向左邊,如果是順時針,就會旋向右邊。這時就需要刷冰員在反方向進行刷冰,但不斷地刷冰有時也會導緻冰壺滑行得太遠,滑出大學營之外也是常有的事。

冰壺刷的演變曆史

第一種冰刷為最原始的一種,叫做CORN BROOM,中文又稱“玉米掃帚”。它是用農作物類似高粱杆一類東西制成的。現在隻有少數四壘運動員在投壺或者指揮的時候會用到它,但不會拿來掃冰。

冬奧小百科|冰壺比賽想拿高分?沒“兩把刷子”還真不行

高粱杆制成的冰壺刷

第二種冰刷是原始高粱杆冰刷的進化版,形狀和原始冰刷類似,不過在現在的比賽中很難見到了。

冬奧小百科|冰壺比賽想拿高分?沒“兩把刷子”還真不行

玉米掃帚的進化版

第三種冰刷是普通毛刷。是用動物毛發或其他針織物制作而成,毛刷在現在的比賽中還可以看到,很多運動員目前也都還在使用它。

冬奧小百科|冰壺比賽想拿高分?沒“兩把刷子”還真不行

毛刷

第四種是合成毛刷,是現在冰刷的前身。但刷頭裡的填充物特别硬,掃冰效果不好,已經被現在的刷子取代。

冬奧小百科|冰壺比賽想拿高分?沒“兩把刷子”還真不行

合成材料的冰刷

最後一種是碳纖維刷,也就是現代冰壺刷最常使用的款式,是由碳纖維制成的最新型冰壺刷,它的制作材料有一部分是合成鬃或者馬鬃,也是目前世界壺聯規定大賽使用的冰壺刷類型。

冬奧小百科|冰壺比賽想拿高分?沒“兩把刷子”還真不行

碳纖維刷

(部分圖檔來源:新華社)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