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精力管理 | 迅速恢複精力的N個技巧,四個關鍵詞以及自我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清單

精力管理 | 迅速恢複精力的N個技巧,所謂堅持,是堅定的“持有”,這個“持”字很值得琢磨——不是扛、不是頂,而是“持”這樣一個半放松的狀态。如果你沒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如果你自己沒有成長起來,随着年齡的增長,你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

迅速恢複精力的N個技巧

1.“弗洛伊德的鑰匙串”完美休息法

Lucky藍孩:有一個方法來自《你遠比想象中強大》,叫做“弗洛伊德的鑰匙串”。

找一串鑰匙拿在手裡,閉上眼睛,做3次深呼吸:然後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讓自己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放松,每次呼吸隻關注一組肌肉。以正常的頻率呼吸,試着進入睡眠狀态。

 當你進入無法控制身體的階段,鑰匙串就會掉下去,你将被鑰匙串撞擊地面的聲音喚醒,練習就結束了。這時你也得到了一次完美的短暫休息。

2.精力恢複的4+1個技巧

果子還沒熟:恢複精力也分四個層次:

 ①體力級别——午睡

 ②情緒級别——聊天、聽歌、下午茶

 ③思維級别——換點新鮮有趣的任務或者娛樂

 ④意志級别——給自己小确幸,體驗意義感

 最關鍵的是,盡量不要糾結内耗,這簡直就是精力大殺器,電量會掉得跟流水一樣快,四個層次都會受到特别嚴重的毀壞。

3.五個最重要的精力管理的方法

三小毛:喬西·戴維斯在《每天最重要的兩小時》中,從身體效能的角度,提供了5個自我管理的辦法:

 ①關注停頓點,類似三秒禅,即做一件事前先停頓一會,思考接下來要做什麼,并總結已經完成的任務。

 ②關注心理能量,人的大腦活力也和體力一樣會随着時間流逝,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要先完成。

 ③明白注意力的特點無法長時間集中,學會主動分心并察覺自己的思緒。

④掌控飲食,避免糖類等高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進行适量輕運動,比如飯後走一走、慢跑等。

 ⑤讓環境為你服務,尋找安靜的工作環境,營造舒适的工作狀态。

還有更多相關的小招數

且聽風呤:可以借助軟體,強制休息。有個軟體叫“電腦管家”,裡面有個“健康小助手”,可以設定“每隔m小時休息n分鐘”,還可以自動進入休眠狀态3分鐘。

宋國明:我的做法是絕不允許思維交叉感染,跑步時不考慮工作,一旦睡覺也不想工作的事。事情分段清晰不互相幹擾,也不會亂。思路清晰效率就會提高;提高效率看見成效之後,自己就更容易堅持。

勇赴:找一個特别靠譜的朋友,我有一個朋友隻要我在簡書上寫篇文章就給打賞一塊錢,寫得好還翻倍。我打算攢夠一百能提出來時,請她吃200塊錢的飯。人生就是遊戲積分打怪更新,别苦哈哈地做事,那樣多累。

張小爺:培養一個小愛好,在無精打采什麼事情都不想做的時候可以做喜歡的事情。

還有身體鍛煉的模式

dulaura:辦公室瑜伽每天上午10點、下午15點各用15分鐘的時間恢複精力。

思思:如果覺得有點累或犯困時,我會選擇手倒立。倒立三次,每次一分鐘,然後就會覺得神清氣爽。

小五:在累的時候,冥想一會兒,專注于呼吸的調整和身體掃描,效果不錯。有一款冥想軟體叫“Now正念冥想”,本土化的,裡面有好幾個課程,有引導語可以試着去使用一下。

還有個特别好的問題

陳宏霖:8-2講不要用直線型精力管理方法,不要等電量耗盡了再來休息。而8-3又講鍛煉精力要像鍛煉肌肉一樣做到力竭才能增長得更快……“不要耗盡電量”和“要力竭”這二者之間的度怎麼把握?

直線型精力管理方法,指的是對于自己的精力沒有覺察 ,持續地消耗到力竭,在沒有恢複過來又繼續用,連續下去導緻精力儲備的直線下降,失去彈性。

突破極限需要做到力竭,才能主動突破精力極限。但是要快速休息恢複過來,才開始下一輪的鍛煉。

兩者最大的差別就是對于精力有沒有覺察、有沒有主動休息和恢複。

最後還是2個很重要的提醒:

最好的精力管理是少做——要聚焦那些“lessbut better”(少卻更優)的事。做重要的事,做一點能帶動全局的事,也是精力管理的一部分。高手看機率,新手看一局,要懂得用局部的“失敗”,換取全局的成功。

最好的精力管理狀态,是一種“不用力”的狀态——太用力的人走不遠。恰到好處的身體狀态是一種感覺不到身體的狀态。感到困了、累了,其實是身體已經發出信号,再去調節已經有些遲了。

所謂堅持,是堅定的“持有”,這個“持”字很值得琢磨——不是扛、不是頂,而是“持”這樣一個半放松的狀态。

自我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清單:

職場清零履歷

斷舍離

WOOP

加減乘除

三秒禅

精力管理金字塔

儀式感

……

是不是有看少林七十二絕技的即視感?

有人眼花缭亂不知道如何開始,有人三分鐘熱度,用幾天就放下了。

原因無非兩個:第一,你不需要這工具;第二,你太過圖新鮮。

是以接下來一周我會嘗試放緩進度——隻講一個最簡單的、最基礎的工具 ,同時講講背後的心法,看看大家是否會掌握得更好。

這個工具是我自己最喜歡使用的——也許是世界上最簡單的自我管理工具。

到底是什麼?下周會講。

我是一個懶人,總是琢磨着更好的方法。是以最後我最喜歡用的方法,往往都是最簡單好用的,希望你喜歡。

另,很多人問我生涯規劃怎麼做?明年我們會詳細地展開讨論,但是有一點是重要的—— 設計一生,從設計一年開始;設計一年,從規劃好每一天、管理好每一個小時開始。

請大家思考以下問題,并歡迎在下面留言:

學習了這麼多自我管理工具,你最喜歡哪個?為什麼?

到現在,在自我管理方面,對你形成最大障礙的習慣、思維方式是什麼?

本周的獎品是一本能幫你提升行動力的神奇手冊—— 定制版的《行動曆手冊》 。

它負責記錄你的夢想,督促你實踐,提醒你最重要的夢想是什麼,并幫你把精力聚焦在那個“更好的自己”上。

你可以在上面開啟你的一整年。

在這一年寫作、演講、采訪牛人、自我提升,時間怎麼夠用?你是怎麼配置設定的?

關于這個問題,分享四個關鍵詞:

一、強勢

我們要明确一點:要想讓自己成長起來,我們得多花時間在自己身上。

對于那些沒必要的應酬、邀約,盡量去拒絕,而不是礙于情面就同意。畢竟,我們的時間就是我們的命,不能随便就被别人消耗,我們得清楚自己要什麼以及不要什麼,該強勢的時候就得強勢。

這聽起來有點冷血,但事實就是如此,如果你沒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如果你自己沒有成長起來,随着年齡的增長,你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相反,如果你成為了一個很厲害的人,你将會有更多的選擇權,你的強勢也會得到更多人的了解。

二、效率

我是個典型的夜貓子,在晚上腦子非常好使,白天嘛,就很一般了。是以,我會把一些特别費腦子的事情放到晚上做,其他時間就做别的。

你也可以想想,自己在哪些時候辦事效率高,然後,一定要守住這些時間(即避免被不必要的事情消耗),因為這些時間決定了你大部分的成績。

就拿讀書這件事來說,效率高的時候,可以自己看嘛,多琢磨琢磨。效率低的時候,可以聽書,比如打開得到app,聽别人講講書。

三、任務

我喜歡把要做的事情記錄在手機自帶的日程裡,這樣,我早上起來就知道當天要做什麼事。

我每天盯着這些事情就行,一件一件做好,這一天就很滿足了。

我稱其為“任務管理法” ,以完成任務為導向,完成了就可以去休息。

四、配置設定

有很多不一定要自己親力親為的事,在自己可承受的範圍内,可以花錢請人做 ,把這個任務“配置設定”給别人。比如需要送個什麼檔案給同城的合作方,我會叫“閃送”之類的服務,一般一個小時之内就送到了。

自己不擅長或者是實在忙不過來的事情,可以找信得過的人來幫忙。比如我需要一張特别好的海報,但我又不會做,這時候,我不會選擇去學習如何做海報,而是直接毫不猶豫地去找朋友圈的高手幫我(一定要想辦法給報酬,不能做伸手黨)。每個人都有自己能做好的事情, 學會找人合作 ,能夠大大提升辦事效率。

是以,我們要多留意一些能夠解決某些特定問題的人或服務,一旦有需要,你就能迅速把事情搞定。

最後,再送大家幾句話:

不要做老好人,在我看來,這三個字是貶義詞,什麼人該幫,什麼人不該幫,你得心裡有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