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蔡文勝的創業建議

不需要創業者以學曆、海歸或大公司高管等背景作為背書,更強調讓産品和資料說話。相信使用者和流量一定可以變現,敢于在沒有商業模式之前出手。出身草根,偏愛草根創業者,也深信網際網路應該服務于廣大“屌絲”人群。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問他,如果創業者想被投資,什麼途徑去找他是最好的。排在第一位的答案,不是各種創業大賽/活動、發商業計劃書郵件,也不是熟人推薦等等,而是“我會積極主動去尋找”,這種尋找包括各種行業報告、統計資料、微網誌微信等社交平台以及身邊人是否在用等等。

實際上,蔡文勝在最早涉足投資的時候,就是通過這種方式。最有代表性的可能是4399創始人李興平,一個沒事不離開廣東梅州的超級宅男。換句話說,隻要你把産品做好了,他就會找到你。是以小夥伴們,如果暫時找不到投資,就悶頭先把産品做好吧。

在9月1日騰訊開放平台舉辦的中國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上海公開課上,蔡文勝分享了他十多年創業和投資心得。

 如何做産品

創業,一開始想好了要創業,就要先定位,你創業的方向是什麼,或者你的産品定位是什麼樣。

無論你做什麼樣的産品(網站、應用或開公司),都必須符合三個原則:有需求、有優勢、有利益。

這個市場有沒有人需要你這個東西,當然最先展現你的需求,你才會去做。但如果隻是自己需要,那叫興趣,興趣是一個開始,要把它變成産品,讓更多人來使用,你必須要到市場上去調查。

第二,盡量沒有版權和灰色的問題,政府不幹涉,競争對手不強。

網際網路創業這十幾年,有些人也從中賺了很多錢,但是很多很難走到今天。

第三,要利用網絡聯盟方式發展,形成産業鍊。百度靠的方法就是個人網站,利用很多個人網站去挂他的搜尋框,全中國網際網路都在幫百度,是以百度從03、04、05快速崛起。還有淘寶,當時的易趣幾乎占了中國90%的市場佔有率,淘寶為什麼打敗它?當時三大門戶廣告全部被易趣包走了,淘寶實在沒辦法才在很多中小網站上打廣告,後來赢了易趣。

第四,一旦發現将來沒做大的機會,馬上進行調整和改變。

98年開始的騰訊到阿裡巴巴現在回過頭看,跟當初的想法一定是不一樣的,你不斷做調整和改變,才能成就一個好的産品,不是你從一開始定位怎麼樣就沿着這條路走。

第五,産品名稱要容易傳播,要是吉祥名字,并注冊商标。

什麼叫“吉祥”,所謂的吉祥就是琅琅上口大氣的名字,你至少可以問問身邊的人,來驗證這個名字。比如美圖秀秀大家看就琅琅上口,美圖秀秀最早想的是叫美圖大師,後來也是汲取了周邊朋友的意見包括使用者的建議,後來改用美圖秀秀。

在中國的創業裡面,商标和專利版權一直以來不管是傳統行業還是網際網路都非常缺少這一點,一個好的軟體,一個好的遊戲,你沒有動手申請專利都白幹了。一個東西未來的價值,商标和專利版權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如何和投資人打交道

網際網路發展的前面十多年,因為很少人競争,是以可以慢慢做,但是到了今天時代不一樣了,你做出來的東西為了快速發展,必須要有資金。你要找錢,你最少要先做好幾個準備:

 第一,你要找誰,誰會投你。

你見他們的時候,最好你要對他們有所了解,這個投資人的投資風格是什麼,以前有投過哪些案例,投資人的背景,你有所了解跟他見面的時候就會更融洽。

 第二,要有商業計劃書。要有一二三四能夠簡單的說出來的計劃書,但同樣我也不喜歡這麼厚的計劃書。

 第三 是見面,大部分創業者跟投資人見面不會超過一個小時的。

 怎麼樣在一個小時裡面能夠吸引到投資人對你的東西感興趣,這非常關鍵。很多創業者基本上會把前面半個小時浪費掉,不斷重複這個市場有多大,空間有多大,這些話其實大多數都是廢話,因為投資人比你更清楚投資市場有多大。我認為真實的資料最能打動人,真實的故事最能打動人,你現在做了什麼,你有哪些使用者,這些真實的東西說出來就能打動人。

第四,我們在說所謂資料的構成,千萬不要誇大或者不實。

哪怕你當時就把投資人給忽悠了,他也相信了,但是最後他還是要做調查的,當他調查以後發現這些資料是不真實的,那這個投資會失敗。但是你說我們做商業計劃書不是要描述得大一點嗎?不然人家不是不願意投嗎?你對未來的期望可以誇大,但是你對你前面包括現在所做的這些資料,盡量不要去誇大。

 如何去花錢

創業者以前是自己一個人,随便怎麼幹都可以,突然之間人家投給你錢,要想辦法幫他們賺到這些錢,反而是一種壓力。拿到錢以後我覺得用在刀口上的是三個方面:

第一,規範化。

創業公司在一開始相對來說不規範,有了錢以後我們要讓它規範起來。一個是對股東負責,第二也是對你前面所做的事情做一個梳理和總結,而且在梳理和總結當中,你會發現很多問題,包括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沿着這個怎麼樣讓它更規範。

第二,我們拿着這些錢要快速的擴充市場,快速的增加使用者,要加大你的市場營銷,快速的建立品牌。

第三,引入團隊。

在創業初期可能兩三個人很牛逼就能快速的把東西做起來,但是拿到錢以後,你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是以能不能快速把人才組建起來這非常關鍵。

20個人是一個小型的創業團隊,員工之間都非常熟悉,這樣的戰鬥力是最強的,也是效率最高的階段,一定要好好珍惜。從20個人到50個人的階段是一個擴充的階段,也是企業文化建立最好的階段,因為你隻有幾個人的時候還不能形成一個所謂的公司文化。再往上從50個人到200個人,這個階段你作為老闆和創始人,你要想辦法培養出10到20個中層幹部出來,讓他們再去管下面的人。我個人的經驗,200個人以下公司經常舉辦活動都非常有效率,超過200個人舉辦活動大多沒意義,我認為解決方法是當你公司達到四百個人五百個人,如果組成一些活動,你也可以把它分開拆成兩三個團隊。

創業建議

第一,我們創業,要思考三年後的整體市場和行業格局。

怎麼想?三年後整個的市場規模大概有多大,三年後誰會處于領先,我們要達到什麼樣的程度,處于什麼樣的地位,這種戰略性才會更強大,不然你就會局限你自己。

看到未來可能産生的變化,你怎麼做,處于什麼樣的地位,你才會更有價值,不是隻守着一畝三分地。

第二,不能忽視草根跟草根聯盟的力量。

包括facebook也是草根,隻是美國的商業體系比較發達,他們一冒尖就有人給它投錢,是以他們能夠快速做大。中國太大了,會存在很多網站,有幾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的使用者,還大多是默默無聞的。草根在中國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要考慮怎麼樣跟它結合和合作。

第三,從來就沒有什麼一開始就牛B的技術。

我們知道QQ、百度、阿裡巴巴,最早從産品形态,包括技術能量都是不足的,這些東西都是在不斷磨煉不斷修整過程中慢慢成為牛B的,特别在中國網際網路,當使用者數到達一個級别的時候,需要跨越。

第四,每一個殺手級的應用,都是一個流量入口。

你把一個應用做到極緻,慢慢累積你也可以成為一個入口,當然不是每一個入口都像微信那樣成為一個強大的需求,哪怕你做一個花花草草的教人家種花種草的,最終也會成為一個插花的入口。是以最重要的是你先找到一個應用,這個應用要找到比較大衆的使用者,包括醫療的、教育的這些方面的應用都有很大的空間。

第五,可以邊工作邊把項目做起來,完善構想并同時找投資。

第六,剛剛創業的公司,如果創始人和高管都拿高工資,最後成功的機率很低。

我看到的案例幾乎99%驗證了這個道理。

第七,創業的過程,忽悠投資也是一種能力的展現。

  你必須要鍛煉,既然你要人投錢,所謂的忽悠包括你銷售體系的忽悠,我認為全中國在這方面最有前途的就是馬雲,的确他是有這個能力。如果能忽悠投資人,讓人家來幫助你,一定是你能力的展現。當然你忽悠的時候,不要把自己忽悠進去,你在跟人家描繪未來光明前途的時候,你必須要腳踏實地,或者你不要認為你拿到錢你就發财了,這些錢是給你公司用的,你自己并沒有發财。

 我覺得蔡文勝老師的創業建議非常實在,有着非常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