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計算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

XXXX 學院

雲計算論文

使用者名稱:

由:

研究編号

部門:

專業領域:

教師:

五月 28, 2021

雲計算現狀與趨勢研究

摘要:雲計算近年來在越來越多的地方得到廣泛應用,行業逐漸走向深度融合,不僅友善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也引起了人們對雲計算的密切關注和熱烈讨論,給我們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是全面的。通過闡述雲計算的基本概念,分析雲計算的特點、國内外雲計算的發展現狀以及雲計算存在的問題,展望雲計算未來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 雲計算;趨勢;現狀

目錄

介紹

1、雲計算概述

1.1 雲計算的定義

1.2 雲計算的特點

2、雲計算的格局與發展

2.1 雲計算的狀态

2.2 國外雲計算的發展現狀

2.3 中國雲計算的發展現狀

2.4 行業現狀

2.5 市場容量

2.6 市場格局

2.7 問題

3、雲計算趨勢

結論

謝謝

資源

21世紀初,Web 2.0的興起迎來了網絡發展的新高峰。網站或業務系統需要處理快速增長的業務量,例如線上視訊或照片共享網站需要為使用者存儲和處理大量資料。這類系統面臨的重要問題是,面對使用者數量的快速增長,如何快速擴充原有系統,随着智能移動終端、移動寬帶網絡的普及,将有越來越多的移動裝置進入網際網路,這意味着與移動終端相關的IT系統将承擔更多的負荷, 對于提供資料服務的企業來說,IT系統需要處理更多的流量。

由于資源有限,各種設施的電力成本、空間成本、維護成本都在迅速上升,這直接導緻了資料中心的成本,即面臨着如何有效利用資源和更少的資源來解決更多的問題。同時,随着高速網絡連接配接的發展,晶片和磁盤驅動器産品的功能越來越強,而擁有大量計算機的資料中心也變得越來越便宜,并且能夠為大量使用者快速處理複雜問題。從技術上講,分布式計算的日益成熟和應用,特别是網格計算的發展,通過網際網路将分散的硬體、軟體、資訊資源連接配接成一個巨大的整體,使人們能夠利用地理上分散的資源,完成大規模、複雜的計算和資料處理任務。

資料存儲的快速增長催生了以Google File System和SAN Area Nemork為代表的高性能存儲技術。對伺服器整合不斷增長的需求正在推動xen等虛拟化技術的進步,以及Web 2.0的實施,Sofhare作為Senrice概念的快速傳播,以及多核技術的廣泛使用,所有這些都提供了更多計算能力和服務的潛力。随着計算能力、資源利用效率和資源集中度的迫切需求,雲計算應運而生。

對雲計算的了解還在不斷變化,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對雲計算的了解會有些偏頗。但雲計算最基本的概念很常見,為了便于了解,我們可以将其分為三個步驟:(1)自動将需要通過網絡處理的大量程式拆分為無數較小的子指令。(2)由多台伺服器組成的大型系統搜尋分析。(3)分析結果傳回給使用者。這種處理使使用者能夠根據需要獲得計算能力、存儲空間、資訊服務等,提高資源使用率。

從目前的研究情況來看,雲計算系統具有以下外部特征。(1)超大規模。雲很大,為大型網際網路公司提供數十萬台伺服器,而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谷歌擁有超過一百萬台伺服器,為客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2) 虛拟化。雲計算虛拟化是指應用程式在雲中的某個位置運作,但使用者不需要知道他們隻需要一個終端就可以通過網絡服務完成所需的一切。(3)按需服務。雲是一個巨大的資源池,使用者可以按需購買,雲可以像電、電、氣,比如這些家居用品按需計費。(4) 可擴充性。雲的大小可以動态擴充并在限制範圍内更改,以适應應用程式和使用者規模增長的變化。(5)服務是可衡量的。雲計算資源的優化和控制是可以衡量的。

雲計算的格局與發展

随着雲計算的發展,網際網路變得越來越強大,使用者可以通過雲計算處理海量資料,通過網際網路擷取所需的資訊。從雲計算的目前發展來看,未來雲計算的發展将是建構一個能夠與底層基礎設施緊密內建的大型應用方向。此外,不斷創造新的雲計算應用,為使用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網際網路服務也可以是雲計算的發展方向。

目前,雖然全球雲計算正在蓬勃發展,但諸如安全問題等關鍵技術仍在不斷完善,産品和服務不斷創新。然而,全球雲計算市場正在擴大,2016年雲服務為2094.8億美元,2017年為2441.6億美元,同比增長16.6%。專家估計,未來幾年,全球雲計算服務市場将繼續以約15%的穩定速度增長。

美國和歐洲發達國家占全球雲計算地點全球雲服務市場佔有率的三分之二。其中,網際網路行業較為發達,美國是雲服務市場的起源,占全球雲服務市場的一半,份額高達50%,其次是西歐,符合歐共體優勢,占全球雲服務市場的1/4, 具體份額為23.5%,與日本自身網絡基礎設施有很大優勢,市場佔有率占4.5%;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美國是雲計算概念的發源地,早在2003年,美國就開始發展雲計算技術。美國擁有世界領先的網際網路公司,如微軟、IBM、谷歌、亞馬遜、甲骨文等,這些雲服務企業共有10萬使用者,占據了全球雲服務市場的大部分。雲服務可以降低網際網路初創企業的成本,幫助這些初創企業發展可持續和創新的商業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企業控制營運風險。

近年來,了解到雲計算将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為使用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務,也看到了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潛力,各國高度重視推動雲計算的發展,紛紛出台相關政策,鼓勵和規範雲計算的發展, 甚至政府也率先應用了雲服務。作為主導全球第二大雲服務市場的歐盟,緻力于建立标準的雲計算标準,消除歐盟成員國之間資料保護和資訊安全的政策障礙,并建立一個真正的社群,推動雲計算的創新和增長。

日本也非常重視資訊技術的發展,制定了一些資訊發展戰略,以促進資訊技術的應用。日本自己的網際網路産業一直處于世界前列,IT發展僅次于美國,國民經濟高度依賴網際網路産業,是以日本主要采取政策引導、政府投入和個人資本相結合的方式來推動雲計算的發展。目前,日本中央、醫療、教育等傳統行業都在應用雲計算。然而,不幸的是,日本目前沒有一家領先的雲計算服務公司。

近年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雲計算産業的發展和應用,出台了一系列鼓勵發展标準化雲計算的政策。2012年9月,科技部釋出了我國雲計算發展"十二五"規劃,對我國雲計算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極大地推動了使用者和企業對雲計算的認可。2016年,中國雲服務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突破500億元,達到516.6億元。與去年相比,行業規模同比增長31.9%,并繼續保持高增長水準,我國雲計算從起步階段進入了實質性發展的新階段。雖然中國政府部門注重為雲計算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出台了一系列關于促進雲計算創業發展、大資料發展的政策檔案等一系列政策檔案,但我國的資訊安全法律法規并不完善,資料保護法缺失, 而且網速慢,IP位址稀缺。雲計算的開發環境落後,制約了整個雲計算技術的發展速度。

中國雲計算更具代表性的企業和項目有阿裡巴巴的阿裡雲、百度推出的雲OSV3.0、海雲浪潮OSV3.0、中國電信的天一雲和華為的融合雲戰略,這些企業大力開展雲計算相關項目的研發,為雲計算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援。目前,中國政府、交通、電信、教育等領域紛紛追随世界步伐,在資訊化建設過程中踐行雲計算,通過雲服務試點示範,推動中國雲計算産業發展。

中國雲計算産業即将迎來發展的黃金機遇。工信部啟動雲計算"十三五"規劃,重點培育龍頭企業,發揮行業發展輻射效應,建構雲計算産業鍊。在政府機構大力引領資訊國産化的背景下,實作國産裝置進口替代已成為保障資訊安全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棱鏡門"、"黑客攻擊"等頻繁的資訊安全事件發生後,對于國産裝置可控和資訊安全的實際需求一再增加, 國産裝置進口替代程序也大大加快。相信随着雲計算"十三五"規劃的進一步落地,未來資訊裝備國産化步伐有望進一步加快,雲計算産業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2014年,全球公共雲市場規模為720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将達到1910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8%,是通用技術市場的四到五倍。據工業和資訊化部電信研究院《2014年雲計算白皮書》顯示,我國公有雲服務市場仍處于低量、高增長的産業發展初期階段。2013年,我國公有雲服務市場規模約為47.6億元,遠高于全球平均水準。今天,美國在全球雲計算市場中占有最大份額,占60%,歐洲占25%,中國不到3%,但速度驚人,每年增長近40%。工業和資訊化部釋出的"十三五"規劃将雲計算列為具有重點發展重點的戰略産業,規劃指出,2014年我國雲計算産業的發展思路和重點為:培育龍頭企業,建構完整的産業鍊;培育企業,建構完整的産業鍊;打造産業

2014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1100億元,已成為千億級市場。我國雲計算将結束發展和培育期,進入快速增長的新階段,技術創新的步伐正在加快,産業結構不斷優化,市場需求空間不斷擴大,産業規模快速增長,新的産業格局正在形成。同時,一些新現象正在吸引人們的目光,包括國内市場競争帶來的産業格局變化,開源技術受到企業的廣泛關注,移動網際網路等新興産業與雲計算深度融合的趨勢更加明顯,城市雲建設将得到快速發展。正是因為雲計算,中國IT企業才更容易"彎腰超車"。一方面,全球巨頭在雲計算方面,并沒有太超前本土企業的技術,或者,相比傳統結構不可逾越的技術差距,在雲計算架構上,技術差距已經大大縮小,如阿裡雲、紫光雲、天成雲等,其關鍵業績名額已基本接近國際頂級水準, 甚至一些名額領先于國際水準。另一方面,雲技術帶來了商業模式的變革,來自海外的亞馬遜、Salesforce、谷歌等新興巨頭紛紛利用雲技術超越IBM、SAP、微軟等傳統軟體巨頭,這給國内廠商帶來了巨大的靈感。

根據中國産業研究網釋出的《2015-2020年中國雲計算産業發展現狀研究發展趨勢分析報告》,中國雲計算産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産業鍊将呈現軟化态勢。2013年,我國企業進軍公有雲服務領域進一步增加。繼阿裡和百度之後,騰訊正式進入開發者雲市場,華為的雲服務業務正式商用,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正式推出面向使用者的全系列産品,如面向雲的品牌名稱"天一雲"和"沃雲",蘇甯電氣計劃将公司名稱改為"蘇甯雲業務集團有限公司" Ltd.",以便更好地過渡到雲服務模式。2014年,進入公有雲服務領域的雲計算企業數量将進一步增加,服務類型将進一步豐富,面向中小企業的IaaS服務和SaaS服務,以及地理、交通、金融等領域的個人應用将得到快速發展,使服務部門在雲計算産業鍊中的比重不斷提高。總體來看,2014年我國雲計算将從發展和培育期進入高速成長期,地方政府雲計算建設進入關鍵階段,産業規模持續增長,産業結構呈現軟化态勢,新的産業格局正在形成。同時,我國企業應做好應對激烈市場競争的準備,積極創新商業模式和關鍵技術,應對國外巨頭,加快競争進入國内市場。

雖然雲計算發展迅速,但從一開始,研發、應用、推廣等方面我國的發展時間都比較晚,是以也面臨以下四大問題:一是雲資料中心部署結構不合理,資源使用率低。在規模結構方面,我國大型資料中心比重較低,大型資料中心發展規模甚至不足以與國外網際網路公司總數相稱,尚未實作集約化、規模化建設。二是雲服務能力亟待提升,配套資源稀缺。國内雲計算服務能力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公有雲計算服務規模相對較小,業務相對單一,配套環境建設落後。第三,資訊安全法律法規和監管體系不夠健全。在與雲計算安全相關的資料和隐私保護、安全管理等方面,我國雲計算産業生态存在很大不足。四、雲人才缺口,缺乏成熟的商業模式

在雲計算技術的趨勢方面,谷歌認為,雲計算的使用意味着未來是使用者跟随資料。如果使用者購買了一台新計算機,并且不必擔心資料的副本或新應用程式的安裝,則他們隻需要一個浏覽器即可獲得所需的所有環境,内容和資訊。它不僅可以在計算機上通路,還可以在手機,電視,視訊電話和其他裝置上通路。未來的應用程式将全部移植到雲端,通過浏覽器可以在網際網路上擷取所有内容,也可以做今天需要應用軟體的内容。如今,Google的一些軟體不必擔心丢失存儲空間,因為它們都存儲在雲伺服器上。

3.1 雲終端現狀

微軟認為,雲計算的下一步是通過網際網路将這些使用者更緊密地連接配接起來,并為他們提供雲計算服務。Microsoft 正在建立一種使用者體驗,從典型的裝置存儲移動到可以随時存儲的模式。微軟戰略性地将其雲計算的未來方向定義為三條線:完成企業軟體組合向網絡服務的轉型,釋出PC軟體的網絡版本,以及繼續建構資料中心網絡。

根據2006年推出的基于雲計算理論的孫興慜"黑匣子"計劃,規劃的未來資料中心将不僅限于擁擠、悶熱的房間,而是一個移動資料中心。它可以為擁有數萬名員工的大型公司提供服務,也可以為中小型企業提供支援。至于這種資料中心的最佳位置,從技術上講,它可能是郊區的一個領域,但最好靠近發電站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如上所述,微軟主張雲計算是雲加計算,終端是由作業系統加桌面軟體的方式,

軟體的計算仍然取決于終端的處理能力。而其他雲計算技術,運作、計算、存儲在雲端,充分利用伺服器資源,對于終端性能要求都很低,可以說是"超薄"的終端,隻需要一個可以上網的裝置,使用者就可以實作文檔的處理,通過Internet存儲資料,是以這裡我們可以用雲應用的裝置都叫雲端終端, 不限于終端隻能運作雲應用。

對于雲計算的未來,研究人員認為它可以徹底改變使用者使用計算機的習慣,将使用者從以桌面為中心的應用程式轉移到以Web為中心的活動。計算機也可以退化為一個簡單的終端,不再需要像現在這樣安裝軟體,同時不再需要費心去配置和更新它。Web資料內建、個人資料空間管理、資料外包服務、移動Web研究、隐私問題等都将成為未來雲計算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雲計算是一種比網格計算技術更高層次的技術,其産業化将帶來相關産品和軟體開發方法和理念的調整。一是"雲計算"技術需要建立能夠提供豐富應用服務、豐富資訊資源、使用者資訊隐私和安全保障的"雲";微軟等廠商提出了雲"端"計算(類型1),終端是一種對計算能力的要求,應用軟體在終端上運作,軟體對計算資源的要求越高,對終端的要求就越高。存儲方面可以存儲在本地,然後同步到網絡。是以,這類終端的發展應該朝着目前PC的方向發展,依然是處理能力、存儲容量、3D顯示能力的不斷發展,并随着作業系統和軟體的更新不斷提高。當然,由于雲平台的存在,軟體也可以免安裝,在這種情況下,這種類型的雲終端也可以朝着可移植性的方向發展,類似于筆記本。客戶群将更多的是需要大量圖形處理和使用計算資源的個人客戶和企業客戶。您可以使用此終端觀看電影,玩遊戲和工作。對于第二類雲計算終端,其基本要求是要有穩定的網絡連接配接和基本的算力,必須适應不同使用者群體和雲計算發展的要求,下面根據不同的客戶群體來分析雲終端相應的發展趨勢。

雲計算是未來的趨勢,最終将雲計算帶給使用者或通過終端,是以雲終端還必須能夠适應和滿足雲計算的要求和不同使用者應用的需求。雲計算帶來4C融合,即計算、通信、消費電子和内容之間的融合,而4C融合導緻終端之間的融合,這意味着便攜式網絡裝置、PC、手機和家電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可想而知,手機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既能攜帶、說話、上網、控制家電,當使用外接螢幕和輸入裝置時,使用者可以擁有高清播放裝置,辦公電腦的内容可以與所有終端共享。具有強大便攜性、移動性和娛樂性與雲計算協同工作的雲終端産品将成為市場的主流。

在大學期間,XX老師教授的組織行為讓我受益匪淺,這篇論文能得到XX老師的指導,真的感到非常榮幸。本文從選題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導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傾注了導師的很多心血,在此,我想向導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也感謝XXXX學院的老師們對我細心的教學和嚴格的要求,讓我學到了豐富的理論知識,也積累了大量的實踐,讓我更加勇敢地面對未來的許多挑戰。還要感謝大學的關心和幫助同學,特别是我的室友讓我度過了美好的大學時光。

什麼是雲計算

雲計算及其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