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上班的地方是個産業園,配套了個地鐵站。新年後上班,第一個感覺是地鐵站的招聘APP廣告怎麼這麼多?獵聘、BOSS直聘、智

我上班的地方是個産業園,配套了個地鐵站。新年後上班,第一個感覺是地鐵站的招聘APP廣告怎麼這麼多?獵聘、BOSS直聘、智聯,三家廣告出現在同一個地鐵站裡。很顯然,這是三家有意為之,知道這是個産業園,年後有很多找工作的需求。

該拿的年終獎拿完了,想跳槽的人多了起來。

在我的朋友圈中,除了在國企或體制内上班的朋友外,民營企業上班的朋友跳槽總是特别頻繁,像我這樣願意在一家公司幹三年左右的人已經很少了。我有個朋友,拿着幾十萬的年薪,足夠秒殺90%的打勞工,卻在上班不到半年時間内又起了換工作的心思。原因很簡單,另一家大廠工資給得更高。

這就引出了一個思考:為何我們對公司的忠誠度如此之低?關鍵還是産權問題——我是打工仔,拿死工資,公司的好壞與我何關?同樣是拿工資,為何不選一個工資高的?

如果,我在這家公司有産權(通常以股權形式展現),結果會大不一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美國創業公司非常流行全民持股的形式,華為亦如此。大陸的企業現在喜歡給高管授予股權,這是一種進步,但底層員工激勵仍不足,往往高管喊破喉嚨,搞了很多不錯的經營改革措施,但到了基層,員工是不動的。動是拿那麼多工資,不動也是拿那麼多,還想搞啥呢?

我上班的地方是個産業園,配套了個地鐵站。新年後上班,第一個感覺是地鐵站的招聘APP廣告怎麼這麼多?獵聘、BOSS直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