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倉往事丨兒科名醫錢豪庠

作者:婁東小醫

文丨陳啟

近日在拜讀了《婁東中醫文集》中錢定安先生關于他祖父錢豪庠先生的文章後,不禁勾起了我的一些回憶。

錢豪庠先生是兒科名醫,到他這兒看病的人特别多。1956年,我在沙溪聯合診所當中醫學徒,空閑時就到錢豪庠先生的診室裡看他為病人診治,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三句話。一是“同行必妒”。他認為做醫生最重醫德,千萬不要嫉妒同行,要有一顆平靜而和睦的心,看到同行的高明處要起恭敬心。二是“多說兩聲小囡好”。家長抱着小囡來看病時,對于胖的小囡要說養得真好,對于瘦的小孩要說聲這孩子聰明。這樣與病家交心,消除家長的緊張和壓力,家長聽了開心,就會感受到醫生對小囡的關懷,氣氛融洽了,也就會放心把孩子交給你診治,也有利于患兒的早日康複。三是“看病不可以打包票”。小囡的病往往好得快,但也變得快,你對家長講小囡的病不要緊、保證好,萬一病情有變化,醫生就要“吃擱頭”。這些都是錢豪庠先生的金玉良言,也是他的臨床經驗和訣竅。

太倉往事丨兒科名醫錢豪庠

沙溪文史館

錢豪庠先生在兒科診治上獨享盛名,臨床喜用古方、單方,常常能取得滿意的療效。他自制的喉風丸更是對治療小兒纏喉風有捷效。對于五歲以下的患兒,他常常用生姜片和搗碎的蔥白頭放酒精内浸泡,然後抹一下蔥姜酒再開始為患兒推五經、揉龜尾、按百合,以按、摩、推、揉、掐、運、搓、搖等多種手法,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錢豪庠先生說:“小兒的常見病,一是發熱,二是夾食(消化不良)。”在他精妙的手法下,發熱的患兒當場會出一身汗後,立時病情減輕。夾食的患兒經他的“拿肚角”手法後,也能當場使病情得到改善。錢豪庠先生還不嫌髒,我多次看到他在給患兒使用開塞露,這開塞露從患兒的肛門一拔出,分泌物直噴在他的工作衣胸口和袖口上,患兒的家長感到很過意不去,但錢豪庠先生總是笑着說:“不要緊,這沒啥。你放心,小囡回家後病就會好的!”

錢豪庠先生的趣聞轶事也不少。有一次,沙溪一位老農因為經濟困難,在朱河橋上準備跳河自盡,正巧路過的錢豪庠先生急忙一把拉住他,問明情況後,馬上給他資助使他渡過難關。後來,這位老農每次上街隻要見到錢豪庠先生,開口就大聲叫他“恩公”,雖然錢豪庠先生讓他以後不要這樣叫了,可老農就是不依。

由于醫術高超,錢豪庠先生經常在晚上還要出診。但有一點特别奇怪,就是他在困倦的時候,即使坐在自行車後座上打着瞌睡,卻能夠左搖右晃而從來不會摔倒。而且,醫院裡的人都知道,在自行車前座上奮力踩的人必定是韓宗林、任宏志兩人之一,因為隻有這二為才能讓錢豪庠先生放心地在後座上打瞌睡。

太倉往事丨兒科名醫錢豪庠

沙溪一角

錢豪庠先生愛好書法,他在桌子上和工作服的衣襟内側,用毛筆寫上了“為人民服務”,這是他一生的信仰,而他也的确有一顆真誠為人民服務的心。在全國開展學雷鋒活動後,錢豪庠先生又在桌子和衣服上添加了“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八個字,表達了自己無私奉獻、造福社會的決心。在出診路上拾到一些錢物後,錢豪庠先生總是上繳醫院。上司龔鳳岐就在黑闆報寫上他的學雷鋒事迹,并予以表揚。錢豪庠先生還挺幽默,有時候在下班前沒有病人的時候,他會冷不丁地“喔喔喔”學幾聲雄雞的啼叫,同僚們聽了哈哈大笑,他則風趣地說:“我這是在開肺竅、提中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錢豪庠先生加入了沙溪聯合診所,後轉到沙溪衛生院。他為人誠樸,對病人關懷備至,為社會所樂道。其子健雄、孫定安均繼承其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