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K9靶點讓醫藥界拿出所有新藥開發工具
近日,美國化學會旗下的C&EN網站對PCSK9蛋白領域的新藥開發進展進行了盤點。多家醫藥和生物技術公司在利用幾乎所有可以想象的治療模式靶向這一靶點。

去年12月,美國FDA準許諾華公司的Leqvio上市,這是一款「first-in-class」siRNA療法,隻需每年兩針就可以顯著降低PCSK9蛋白的表達,進而顯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水準。
最新《自然》:人工設計蛋白質,中科大團隊開辟全新路線
頂尖學術期刊《自然》本周上線的一篇論文中,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劉海燕教授、陳泉副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展示了蛋白質從頭設計的一條全新路線:
尤其是為人工設計蛋白質的一大難題——如何充分地探索蛋白質主鍊結構空間,提供了一個系統性的解決方法。
《自然》雜志的審稿人對于這項研究成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新方法「刻畫了更傳統的統計方法無法企及的多元特征,具有足夠的新穎性和實用性」。
14比1!FDA專家委員會要求信達/禮來PD-1增加對美臨床研究
在幾乎普遍悲觀的觀望态度下,首個國産PD-1闖關FDA的過堂考結果終于來了,這不僅是一個企業在戰鬥,而是一整個行業同呼吸共命運的在陪考,有着極其重要的風向标作用。
美東時間2月10日10:00(中原標準時間2月10日23:00),信達/禮來PD-1抗體信迪利單抗正式迎來了FDA惡性良性腫瘤藥物專家委員會(Oncologic Drugs Advisory Committee,簡稱ODAC)的審評會議。
也就是說,從本次ODAC大部分專家意見來看,信達/禮來PD-1不被建議直接獲批。
ODAC專家認為,Orient-11試驗僅在中國進行,而不是全球多中心臨床,不符合ICH E17指導原則的描述,鑒于單一國家性質,Orient-11的結果不适用于美國患者。毫無疑問,這是一場備受中國乃至全球醫藥業界關注的「大考」,全球直播的關注熱度火爆。
阿斯利康奧希替尼銷售額超50億美元,疫苗收入近40億美元
2月10日,阿斯利康公布了2021年業績。全年該公司實作營收374.17億美元,同比增長41 %(按CER計為 38%),其中Q4增長了62%達到120.11億美元。新冠疫苗在2021年貢獻了39.17億美元銷售額,扣除疫苗後阿斯利康總營收仍然增長了26%。
阿斯利康展望了未來3年及之後的發展前景。基于多款重磅炸彈藥物,在 2022 到 2025 年阿斯利康期望實作業内領先的雙位數增長。
各省上報今年藥品帶量采購計劃
據業内最新消息,國家帶量采購有關部門于近日下發了一則《關于報送2022年藥品和醫用耗材省級(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工作重點及有關考慮的函》:依據這份函件,各省要明确本年度自己省份開展帶量采購的品種及數量。
據筆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各省距離完成350個的任務進度不一。(如下表部分省份進度)。
按目前推算,這個月月底,廣東将開展正式報價工作,廣東結束了還有其它諸多醫藥大省的硬骨頭等着去「啃」。這基本上也是2022年藥品帶量采購的一個縮影。
九安醫療新冠自測試劑盒已向美ACC交貨1.05億人份
2月10日,九安醫療釋出公告稱,子公司iHealth Labs已傳遞iHealth試劑盒産品約1.05億人份,上述合同的履行對公司2022年度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将産生積極影響。
不過目前美國疫情已有所緩解,也可能存在因用試劑盒自測沒有主動上報而沒有被統計的情況。公司正在履行的合同及訂單尚未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