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首座應急充電方艙投運
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放大了今年春運期間電動汽車出行的充電難題。對此,各地提前謀劃,如山東、湖南等地高速推出了應急充電艙等新裝置。同時,業内人士建議,為應對春節等節假日充電波動,滿足跨區域出行的充電需求,應繼續優化充電樁布局,創新應用大資料等新技術,推動車、樁、網一體化發展。
(文丨本報記者 張勝傑 吳起龍)
車流大、氣溫低等
因素緻充電難
春節前夕,浙江杭州高速交警巡查發現,溧甯高速黃山方向,一輛新能源小轎車因沒電在隧道内抛錨。經民警現場了解,車主徐先生原計劃在就近服務區充電,但由于車流量大,服務區充電位全滿,導緻沒能及時充上電,出現了車輛抛錨情況。
同時,冬季氣溫低、耗電快,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跑高速時,續航打折嚴重。而且,部分高速服務區沒有安裝充電設施,車主需下高速充電。北京車主陸先生告訴記者:“春節假期從市區去密雲,續航301公裡的車剛跑100公裡就剩約30%電量,心裡難免發慌。”此外,還有一些充電樁損壞,沒有及時得到維修,緻使車主充不了電或充電慢,進一步加劇春節期間充電難題。
業内人士認為,高速補能需求不斷增長放大了補能體系缺口。截至2021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784萬輛,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約261.7萬個,車樁比約3:1。
催生應急充電艙等新裝置
為解決春節電動汽車充電難的問題,國網山東電力提前研究對策,于今年1月21日在濟廣高速東平服務區投運全國首座應急充電艙。國網山東電力市場營銷部智電技術處處長張華棟稱,該應急充電艙像一個“巨型充電寶”,能夠緩解高速公路車樁不比對的問題。
據了解,該充電艙單倉配置360千瓦充電機櫃和6個充電接口,在服務區已建設充電樁的基礎上,可額外同時滿足6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根據大資料分析結果,國網山東電力首批在濟廣高速東平服務區、長深高速濱州服務區、榮烏高速壽光服務區3處高速熱點充電站建設應急充電艙并接入車聯網平台,以緩解春節充電服務壓力。
“從平台資料來看,今年春節期間,山東高速充電網共産生電量45.11萬千瓦時,比去年同期上漲170.83%,環比前7天上漲24.66%。”張華棟介紹,目前應急充電艙單個充電口最大充電功率達160千瓦,可滿足150多車次充電需求。
記者注意到,類似的移動應急充電艙也在湖南高速投運。對此,廣東新能源汽車産業協會秘書長周發濤表示,這些做法值得借鑒,不僅緩解了節假日充電難題,還避免了平時充電樁使用率不高的問題。
此外,春節前夕,國網江蘇電力在京滬高速車流量、充電量較大的服務區部署了7輛移動充電車。每輛移動充電車有30千瓦直流充電樁4個,充電總容量達120千瓦,可同時為4輛電動汽車提供不間斷充電服務,車主可通過e充電APP掃碼充電,正常車輛充電1個小時即可充滿。以京滬高速無錫梅村服務區為例,該站點配備兩輛移動充電車,亮相首日就提供充電服務100餘次,充電電量超2000千瓦時。
多管齊下提升補能效率
為解決電動汽車充電難題,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十部委近日聯合釋出的《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提出,到“十四五”末,大陸電動汽車充電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能夠滿足超過2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同時,大陸還将加快高速公路快充網絡的有效覆寫,加快制定各省高速公路快充網絡分階段覆寫方案。
除充電服務網持續完善外,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建議,在面對國慶、春節等高速免費時的波動充電需求,以及對充電有緊迫需求的跨區域出行時,車主要盡早規劃好線路,營運商要做好平台建設,實作高速公路線上和線下的充電資源組合。
“車主在上高速前要把電充足,當電還沒用完時,就要想辦法提早充電,同時可在高速服務區出口附近搜尋充電樁空位,實作分流,避免在高速排隊等候充電。”周發濤表示。
此外,大資料的創新應用也十分重要。在山東東平服務區充電的車主王先生深有體會:“我下載下傳了e充電APP,不僅對沿途充電樁數量、位置、預估電費一目了然,且能夠一鍵規劃行程,提供多條出行路線。”
“随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充電基礎設施需不斷優化,尤其公共充電樁要能力強、效率高。”崔東樹對記者表示,現有公共充電樁無需盲目加量,而是應盡快淘汰充電速度慢的老舊樁,更換快充新樁,同時強化充電基礎平台建設,利用平台提升資訊的對稱性,給車主充電提供便利。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見習編輯 | 李澤民
編輯丨李慧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