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和大家聊《群英荟萃》這個遊戲,其實從推薦新的 2.0 版本到今天也有一段時間了,不知道大家對于這個遊戲的感受怎麼樣呢?又用了哪個勢力在遊戲中進行激戰呢?這段時間我也是使用了遊戲中的楚勢力,開了一局并且遊戲了一段時間,也是對于遊戲有了很多的體會,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楚勢力以及遊戲中的一些感受。
優勢
位于地圖中部偏下方的郢都,是楚國的主城,而楚國的優勢首先就在于偏向地圖的邊緣,但他實際上還算是中原城池,人口數量相比更為邊緣的城池還是要多出一些的,也就保證了早期的金錢和糧食收益還算可以。

楚的科技雖然不算是遊戲中最頂級的,但也是名列前茅的。楚國的科技在戟兵系上是直接開發到滿級的,槍兵系、發明系和内政系也都有二級的研發。這對于楚來說還是比較理想的,雖然比不上唐和清等,不過畢竟有一個四級科技的坐鎮,使得楚國的科技還是非常惹眼的。
雙名将帶隊,随着西楚被移除,霸王項籍也就順利的被劃分到了楚勢力當中,和吳起一同成為了此勢力的絕對主力戰将。
項籍是遊戲中武力值的天花闆級武将,盡管說這個版本武力值高的武将地位不高,但項籍卻是一個例外。
他不僅被設定滿了全部的特技,還初始攜帶兩件寶物助陣,讓人不可忽視的一股戰鬥力。
項籍初始的統率稍低,但也有 99,是以随便封一個官職就可以來到開啟二級光環的 100 統率,還是非常舒服的。
适性上有着初始槍兵和騎兵的雙神等級,考慮到勢力中沒有繁殖特技的武将,是以項籍主戰兵種被定義到槍兵,而且憑借基礎特技霸王還能有一個控制能力,再加上霸王的效果結合自身超高的武力值還可以對自身周邊一格範圍内的敵軍有機率造成眩暈,是勢力中重點的控制武将。陷陣特技讓項籍的防守反擊傷害也非常高,很容易造成敵軍在主動攻擊的情況下被反擊擊潰;而二階特技破軍則進一步的提升了項籍的傷害能力。
項籍出門攜帶的寶物楚戟和烏骓,對于項籍的提升也是非常明顯的。烏骓提供了強行特技,讓項籍的部隊可以第一時間奔赴主要交戰地,保證我們的建築物不會遭受太多的傷害;而楚戟配置的威風特技結果槍兵部隊的連刺戰法,在早期可以快速清理敵軍的兵器部隊,讓他們沒有了氣力進而無法繼續在戰場上給我們制造麻煩。
吳起在最近的文章中我們有詳細的聊過,他是屬于頂級武将中手感比較差的一位了。
以防守見長的吳起基礎特技依然是招牌的兵神,可以降低敵軍戰法成功率和計略成功率,保證了部隊在戰場上不過多的受到大量傷害的攻擊;破陣加強了戟兵部隊的幾個戰法,尤其是亂舞更新到狂舞,多加了一次攻擊,早期使用得當的話可以對于一些 6000 或 7000 的敵軍部隊進行秒殺。當然除了破陣特技的幫助之外,吳起自身道具吳子兵法提供的連擊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吳起有很好的防禦能力,也有不錯的傷害提升效果,還有軍魂在最後保駕護航,隻是他的問題戰法暴擊卻一直沒有解決,讓他在戰場上往往打不出我們想要的效果。
劣勢
吳起沒有穩定的暴擊能力,那麼完全可以借助副将啊?理論上來說是應該按照這個思路來為吳起解決他自身問題的,但這也要說到楚國的一些劣勢了,那就是二線武将沒有可以作為的。
楚國雖然有項籍和吳起兩個頂級武将壓陣,但是說到能夠在戰場上有着表現的副将或者是輔助部隊則沒有太好的人選。
擁有特技突襲的項燕可以算是一個人選,但是除了項燕之後,能夠站出來的也就是養由基了。
養由基有着 90+ 的武力以及弩兵的 S 等級,特技上也有狙擊,寶物中還有附加了弓将特技的柳葉弓,看起來非常不錯,但是他最大的問題就是統率值隻有 60+,讓部隊的基礎攻防能力都不能夠讓人滿意,是以在使用的時候我們還要找到一個統率數值稍微高一點的武将來作為主将協助他。
楚國勢力中武将整體上來說都有些偏軟,主要功能還是集中在内政方面。但是這裡原本讓楚國可以傲視很多勢力的重要特技伯樂卻被去除掉了。
原本持有伯樂特技的令尹子文,本遊戲中被剝奪了伯樂特技,更替的則是一個比較無力的節用特技。
節用雖然說在内政建設和攻勢建設所花費成本降低的效果,但是在軍師推薦建造建築物還是建設部隊的時候,這個節用特技都沒有被列為推薦直接安排到人選之中,而且節用帶來的花費成本降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或許是因為被削弱的過多,是以給了令尹子文另外一個特技持重,這是一個計略防禦特技,但也隻能防禦挑撥、反間和同讨等幾個計略。而且在遊戲中的過程中 AI 本就不怎麼會使用計略,使得這個特技也顯得無關緊要。
本身武将整體實力就偏弱,再加上沒有了伯樂的助陣,楚國的武将真的是一地雞毛。
除了武将整體品質不高的劣勢之外,地形依然是困擾楚的重要因素。
郢都現在不僅依然是四面接敵,而且讓人惱火的是在郢都城上方還多出了一個堤壩可以對于郢都及一定範圍内的部隊造成緻命打擊。
而且看似距離我們有着一城之隔的南陽東漢大軍,但是通過對于附屬都市義陽的控制權,也是順利開發出了對于郢都的攻擊線路,使得我們不僅要面對周邊的蕭梁、南宋、東吳、馬楚和蕭齊等五個勢力,還要再加上一個東漢的遠攻。形式也是不容樂觀啊。
遊戲思路
雖然我個人的遊戲進度已經算是破局了,占領了郢都及周邊的四五個城池,但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是走了不少的彎路,是以總結一下,讓很多玩家能夠在遊戲的過程中注意到遊戲中的這些問題。
破城不俘将
現在遊戲中攻破城池之後,敵軍在城中的武将并不會被我們俘虜,是以想要通過破城來提升武将總體戰鬥力的想法最好不要有了,因為不現實。這樣也就導緻,我們的首個攻擊目标并不是武将數量相對最多的襄陽南宋。
遊戲中東漢會因為攻擊郢都路線的問題,一直會和東漢有着大量的摩擦,導緻襄陽的守城士兵總是不足萬人,是以玩家在防禦住周邊的攻勢之後,襄陽就成為了一塊心病,那麼少的守城士兵,我們攻擊過去很容易就可以破城。
但是我們要經得住這樣的誘惑,這對于我們來說實在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我們一旦消滅了南宋,首先還是像嶽飛,吳階和劉錡等這樣的武将我們是不一定能夠拿到的;其次占領了襄陽之後,我們将直接面對東漢的猛攻,缺少了南宋這個重要的屏障,使得我們後續幾乎沒有什麼精力和兵力可以用于其他城池的攻取;最後,東漢的強弩科技,可以幫助水軍在使用射擊的時候一樣享有三格的攻擊距離,他們借此可以很容易的壓制項籍和吳起在陸戰上的巨大優勢,讓我們有力卻無處使用。
是以我個人建議首個攻取的城池可以選擇郢都下方的馬楚黔中城。
科技選擇
剛才我們談到了楚的科技算是一個優勢,因為有四級的戟兵科技精銳戟兵存在。但是在後續的科技更新選擇上,我建議大家要有限内政的整備政令技術。
整備政令有 50% 機率讓治安不下降,還可以建造額外的六種附加設施。我們看重的就是這額外的附加設施。
楚沒有了伯樂這個招攬武将的特技,遊戲也設定了破城不俘虜武将。使得我們想要補充武将就必須自己抓,或者是對忠誠度降低的敵軍武将進行招攬。那麼對于第一種情況自己抓,我們在抓到之後如何讓他快速降忠誠度就成為了大問題,是以符節台将會幫我們解決武将忠誠度的問題,是以我是建議在第一時間建造符節台,對于抓來的武将盡快降低忠誠度。
另外一個就是計略府,計略府不僅可以降低計略使用的行動力,而且最為關鍵的還是能夠提高流言的成功率,讓敵軍在外作戰且忠誠度本就不高的武将,更容易下降自己的忠誠度,而我們就可以在軍師推薦的情況下,派出合适的武将去到戰場上招攬這名武将叛變為我們效力。
因為關于武将的設定更為緊要,是以這就讓軍事府和人才府的地位有所下降。不過在适合的時候還是要建造人才府的。人才府除了可以幫助我們搜尋寶物提升武将戰鬥力之外,它還能夠降低科技的研發時間,配合上指導特技的話,三級科技也隻需要 5 個回合就可以輕松研發完畢。
其他通用的點
楚的君主是熊侶,雖然有激勵特技,但是在可能的情況下都不要讓君主出戰,除非是李世民、劉秀和曹操這種,本身戰鬥力特别高的君主。因為留在城中就有機率觸發武将推薦的劇情,使得我們有機會額外獲得武将加盟,這是一個擷取武将的重要手段。因為 AI 似乎對于自身在野的武将并沒有什麼主動招攬的能力,是以我們能夠看到很多本身是在野的武将并沒有加入屬于他們的勢力。
沒有攻城計劃之前,盡量讓城中的士兵保持在三萬左右(大部分勢力在經曆過早期的圍攻之後,借助地形和防禦工事,三萬士兵是完全可以抵禦住來犯之敵的),這樣就會讓城中人口有一個穩定的快速成長,進而不會為了錢和糧發愁。
如果是勢力中沒有屯田特技,就放棄關隘和附屬都市的屯兵進化。因為不論關隘還是附屬都市也都是有人口的,而這些地方的人口根本沒辦法保證部隊的糧食消耗,是以沒有屯田特技的話,關隘和附屬都市根本放不下大量的士兵。
特技學習書,拿到之後盡快使用,沒用的特技給到沒用的武将就可以。因為這些特技學習書在遊戲中不止一本,看看後面的特技學習書能夠刷出什麼有用的特技,給到我們比較重要的武将來學習,進而提升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