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董承載的曆史,精美複雜的工藝品,古人的毅力真是讓人佩服

導讀:夏、商、周三朝,離我們實在太遙遠了,而且史料也沒有詳細的記載。是以那段時期到底發生過哪些傳奇的往事,我們根本無從得知。不過,我們可以通過那些驚世的國寶,來窺探那一段神秘曆史裡,鮮為人知的傳奇。

古董承載的曆史,精美複雜的工藝品,古人的毅力真是讓人佩服

湖北省博物館收藏的曾侯乙尊盤

夏、商、周三朝,不僅僅是中國最早的三個朝代,也是中國曆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個時期,上古時期嘛。咱們璀璨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正是在這個時期初步形成的。

不過,如此重要的一個時期,對咱們普通老百姓來說, 卻是陌生而神秘的。原因嘛,一來時間離的實在太過遙遠;二來曆史資料中的記載也少的可憐。

這就讓我們對那個時代知之甚少。那個上古時代都有過一些什麼風雲的人物,那個時候的古人有着怎樣的聰明才智?他們是怎麼樣來過自己的生活的?咱們很難了解。

古董承載的曆史,精美複雜的工藝品,古人的毅力真是讓人佩服

曾侯乙尊盤出土于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

但是,這并不意味着咱們就無從了解那段曆史,咱們來看一件特别的禮器,就是這件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館,造型極為特别的“曾侯乙尊盤”。

1978年,考古人員在湖北随州市擂鼓墩,對戰國早期的曾侯乙墓進行發掘的時候,發現了曾侯乙尊盤。曾侯乙,是周王族諸侯國中的曾國國君。

曾侯乙尊盤,就是曾侯乙随葬的最為珍貴的青銅器之一。而且是大陸首批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之一,真正的國寶級文物。

那麼,這件曾侯乙尊盤如此珍貴,它到底特别在哪呢?就特别在它的造型上。這個曾侯乙尊盤極其複雜,上邊的蟠虺,也就是小蛇,多達上千條,而且每條都還蜷曲着。

古董承載的曆史,精美複雜的工藝品,古人的毅力真是讓人佩服

曾侯乙尊盤是國寶級文物,禁止出口展覽

您說造型如此複雜的玩意兒,兩三千年前的工匠究竟是怎麼做出來的?這個尊盤出土的時候,就這個尊盤的制作工藝,整個考古界曾經有過一次大争論。

有人說是先做了一個個的部件,然後進行最後的組合;也有人說它很可能是雕刻而成的。但是不管是哪種說法,最後誰都沒法說服對方,最後沒辦法給出一個完全合理的解釋。而且這一争,足足争了20年。

這個問題争論了20年,那20年後就不争了,為什麼?有答案了呗。最終這個問題,被曾經參與曾侯乙墓發掘工作的專家黃金洲,找到了答案。

20年時間裡,他通過反複的琢磨,反複的實驗,最終成功破解了這道謎題。古人究竟是用的什麼方法,做出如此精美的尊盤呢?這個方法就是叫做“失蠟法”。

古董承載的曆史,精美複雜的工藝品,古人的毅力真是讓人佩服

曾侯乙尊盤上邊的小蛇,多達上千條

那麼,什麼是失蠟法呢?咱們來稍微了解一下,在古代,青銅器造型往往會采用中介物質,比如說石蠟。因為石蠟質地柔軟,可以雕刻複雜的花紋,這就蠟模。

蠟模雕刻完成之後,就要蓋上三層的石英砂,反複的持續兩天,讓它形成堅硬的外殼。之後,把包有硬殼的臘,橫放進爐裡面燒。

遇到高溫,蠟模就慢慢的液化,流失了。這個時候石英外殼中間就變空了,成了空腔。讓石蠟流失,“失蠟法”的名字就這麼來的。

古董承載的曆史,精美複雜的工藝品,古人的毅力真是讓人佩服

曾侯乙尊盤制作工藝極其複雜

石蠟流失之後,模具中空就可以往裡頭灌銅水了。在重力的作用之下,銅水慢慢地灌滿空腔。而當銅水冷卻凝固的時候,再剝離厚厚的外殼,這樣尊盤的一個部件也就宣告完成。

怎麼樣?咱們的先民,咱們的祖先真的是太有智慧了。不過,最值得咱們贊歎的不是這份才智,而是古人制作尊盤的意志。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尊盤上的一個小小部件,即便借助現代工具,也需要一個月時間才能完成。

而尊盤它的工藝極其複雜,專家推測,依照古人的工藝水準,要完成尊盤,估計制作人員可能花了十幾二十年的時間。而那個時代人的壽命又短,可能一輩子也可能就是做成一兩件這樣的東西。

古董承載的曆史,精美複雜的工藝品,古人的毅力真是讓人佩服

曾侯乙尊盤制作工藝之精妙,至今無法複制

你想想看,幾十年沉心做一件,或者一輩子沉心做,一到兩件工藝精品,這樣的意志是不是最值得咱們後人贊歎的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