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萬年之前人類如何雪上飛馳?腳踏馬皮滑雪闆!

現代快報訊坐落于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旁的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館,近日向公衆開放。2月10日,現代快報記者探訪了這座開放不到一周的新館。大廳中央陳列的冬奧主題的裝置景觀《從阿勒泰到北京》,成為最熱門的展品。

萬年之前人類如何雪上飛馳?腳踏馬皮滑雪闆!

△中國工藝美術館

非遺傳人表演“呼麥”,觀衆被帶入冰雪世界

嘹亮的哨音,近乎金屬質感;低沉的喉音,猶如冰河崩裂……高音與低音交織起伏,觀衆們恍惚間置身于阿勒泰冬季的曠野,遼闊的雪原、巍峨的高山、冰封的河流徐徐浮現于眼前。2月10日,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館邀請了兩位大咖獻上表演,他們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蒙古族綽爾代表性傳承人喬龍巴特·阿勒先、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哈薩克族呼麥傳承人阿爾生 巴合提相繼登台。兩位表演者的精彩技藝,讓在場觀衆報以熱烈掌聲。

萬年之前人類如何雪上飛馳?腳踏馬皮滑雪闆!

△喬龍巴特·阿勒先

這是北京冬奧會期間的文化活動之一,兩位表演者都來自新疆阿勒泰。很可能很多人對新疆對印象是幹熱少雨、戈壁沙漠。阿勒泰卻是新疆少有的豐水區、素有北疆“水塔”之稱。這裡受來自大西洋西風氣流、北冰洋氣流的影響的影響,冬季積雪厚度可達1-2米,是國内雪質最優的雪場之一。

萬年之前人類如何雪上飛馳?腳踏馬皮滑雪闆!

△阿爾生 巴合提

展館大廳有一件特殊的展品,呼應着冬奧的冰雪主題。中國工藝美術館館長韓子勇介紹,“為助力冬奧,我們在展館的門口位置設計了冬奧主題的裝置景觀《從阿勒泰到北京》。這是我們的第一件展品,希望借此為北京冬奧會喝彩。”

用現代藝術還原1.2萬年前的先民雪原飛馳

這座裝置景觀的設計靈感來自于一幅畫。2005年,在大陸新疆阿勒泰地區墩德布拉克洞穴發現了一幅儲存完好的彩繪岩畫,清晰地記錄了遠古先民們腳踏滑雪闆、手持單杆追逐獵物的場景。

萬年之前人類如何雪上飛馳?腳踏馬皮滑雪闆!

△冬奧主題裝置景觀《從阿勒泰到北京》

岩畫用赭紅和深赭紅兩種顔色在内壁繪制,洞穴正上方繪有7個人物,每個人物彎腰屈膝,擡頭撅臀,手持單杆,腳蹬短小雪踏。畫面左邊四位尤為清晰可辨,動作與現代滑雪動作基本相同。整個滑雪隊伍自左向右非常有序地呈下凹狀弧線排列。專家認定,這幅畫誕生于距今1.2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那時候先民已發明了雪踏,應為現代體育運動中使用滑雪闆的雛形。

2015年中國阿勒泰國際古老滑雪文化交流研讨會上,來自挪威、瑞典、芬蘭等18個國家和地區的30餘位滑雪曆史研究專家、學者聯名發表《阿勒泰宣言》,新疆阿勒泰是人類滑雪最早起源地首次得到國際公認。

神奇滑雪闆:下山能滑,上山能走

《從阿勒泰到北京》鏡面不鏽鋼裝置上部分就是還原了古老的彩繪岩畫,下半部分則是展現了現代人溜冰的姿态。裝置左側展示的4副毛皮滑雪闆,這種材質特殊的雪闆,也展現了先民生存的智慧。

萬年之前人類如何雪上飛馳?腳踏馬皮滑雪闆!

毛皮滑雪闆屬于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哈薩克族馬皮滑雪闆制作,毛皮一般選用成年馬前腿外側的毛皮。因為,這一塊皮上的毛都是順着長的。隻有将這塊皮順毛附在滑闆上,才能使這種滑雪闆向前滑行時馬毛順茬,向後踩蹬或上坡時馬毛逆茬,防止雪闆向後倒滑,具備能下滑、能上走的特點。先民正是靠着這種材質特殊滑雪闆,在雪地上飛馳狩獵。

館長韓子勇表示,《從阿勒泰到北京》反映了中華民族悠久的冰雪曆史文化,與北京冬奧會有着必然的聯系。

首都新添文化地标,值得打卡

據介紹,這座新館填補了大陸工藝美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國家級博物館的空白,标志着大陸又新增一處代表國家和首都文化形象、彰顯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氣象的重要文化地标。

萬年之前人類如何雪上飛馳?腳踏馬皮滑雪闆!

這座剛剛開放的新館,首個重磅展覽名為“中華瑰寶——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和工藝美術展”。2月10日當天,來自2022北京新聞中心的160餘名中外記者參觀該展,1298件珍貴展品讓記者與觀衆們連連稱贊。

館方介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浩若星海,這次展覽撷取的是一部分具有文化光彩、藝術魅力、形式精緻、易于陳列示範的内容,分為“大國匠作”“曠古遺音”“萬方樂奏”“絲路丹青”“粉墨傳奇”“藉器傳文”“神州迎春”“盛世重光”八大闆塊,展出工藝美術、古琴藝術、傳統樂器、絲路壁畫、中華戲曲、金石篆刻、木版年畫、民俗表演等多個門類工藝美術和非遺珍品佳作。

館方力求以點帶面,展示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展現中華審美風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現代快報+特派記者 是鐘寅 錢念秋 張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