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文賞析:3克的夢想(苟文平)

我不是追星者。近日,看了央視的《我有傳家寶》節目,卻被一個"明星"感動了,這個人就是童仁總技師——張冬梅。此前,央視《大國工匠:丸三克責任傑克》關于北京同仁唐宮牛黃丸手工制丸技術介紹,讓她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這一次,張冬梅作為寶庫人再次走進中央電視台,給她和同仁通和安公牛黃丸講述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安公牛黃丸是北京通潤堂十大王牌藥,已有200多年的曆史,被中藥譽為救命的"神藥"。在老百姓眼裡,張冬梅掌握了安公牛黃丸的祖傳秘訣,長成了首席技師,她的傳家寶自然應該是安功牛黃丸。但張冬梅不這麼認為,她覺得自己最大的傳家寶是同仁童的座右銘:"雖然炮制不敢省力,味道雖然貴也不敢降低物力。

長期以來,安公牛黃丸一直遵循傳統的手工制作技藝,其生産包含幾個工藝:科研搭配、合産、制丸、内袋、打蠟、沖壓......要求丸圓、輕、亮、保濕細膩、色澤一緻,重量不差,必須3克。

對于3克的夢想,張冬梅17歲進入同仁通,從一個普通的學徒,一直到同仁通首席技術員。這樣,這個過程非常無聊和艱巨。"破碎"是手工生産安公牛丸的關鍵一步。所謂"條帶化"就是藥材生長棒,要求厚度均勻,長度和長度合适。單單是這樣看似簡單的過程,張冬梅修煉了一年多。憑借着這樣的奉獻,張冬梅幹了30多年。30多年來,張冬梅生産了近30萬頭安公牛黃丸。如今,她手工制作的藥丸一次性成型率為100%,重量絕對是每粒3克。她說:"在你的生活中做一顆藥丸,做一件事,做它。"

做的簡單事就是精益求精,張冬梅憑借"炮制雖然不敢省力"的堅持,年複一年地用藥丸,成就3克的夢想,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國工匠。由此,我想到自己,作為一個法人,我們也對法治和法治的理想有一種信念,想做一些了不起的事情,扭轉局面。但理想是滿滿的,現實卻非常令人毛骨悚然。當我們每天在審訊、閱讀、調解、法律宣傳等瑣事中辛勤勞作,沉入柴米油鹽謀生,或許,很多人早已忘記了最初的心,心不再純潔,不再有法人應該冷靜、冷靜、執着,有的隻需要過去一天——做一天和尚打一天。雖然炮制不敢省力,但每一件簡單的事情都要做好,并不簡單。這一點,張冬梅給了我們很好的一課。

談到"味道雖然貴也不會不敢減少物力資源",張冬梅很感慨,她說:"安公牛黃丸有11種風味藥,在這些藥材中,有些比較便宜,有些藥很稀缺,貴得像金子。是以在生産過程中,不敢有絲毫的想法,說貴我們少貨架點,便宜我們得到更多。保證100%的藥物喂養,這是良心,也是同仁通多少年流傳下來的一條規則。"正是有了像張冬梅這樣一代藥人的良知,不僅使安公牛黃丸的精确量達到3克,而且具有3克的優越品質。

試衣是看不見的,并且知道上帝。法人的信仰就是法律,法律的靈魂就是正義。作為法人,在普通崗位上,如何實作3克的夢想,不僅要制作3克的數量,還要制作3克的品質,這是值得每一個法人認真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