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傳統玻璃畫遇到冰墩墩 浙江奉化手藝人助力北京冬奧會

當傳統玻璃畫遇到冰墩墩 浙江奉化手藝人助力北京冬奧會

袁波畫的冰墩墩。 沈曉萍供圖

中新網甯波2月11日電(林波 沈曉萍 王林威)“我們一家都很喜歡冰墩墩,可惜買不到。”買不到新晉“頂流”冰墩墩的浙江省甯波市奉化區手藝人袁波,用一塊普通的玻璃、一支畫筆、幾支顔料“畫”出了冰墩墩,用傳統手藝助力北京冬奧會。

甯波因港口優勢,自古以來商賈雲集、行幫衆多,很早就有人從廣州洋貨行采購平面玻璃,通過手藝人的繪制,用來給大戶人家當做裝飾。

尤其是在20世紀80年代,玻璃畫紅極一時。1988年,奉化工藝美術廠年出口額達到286萬元,制作玻璃畫的畫師最多時達82人。

當傳統玻璃畫遇到冰墩墩 浙江奉化手藝人助力北京冬奧會

“我接觸玻璃畫已經有30多年了。”1973年出生的袁波自小跟着父親袁再良學習玻璃畫技藝,也見證了玻璃畫的沉浮發展。

袁波表示,玻璃畫與傳統繪畫不同,有着自己獨特的繪畫技藝,“其難點就在于反向作畫。”

據介紹,因為玻璃畫需要在玻璃背面畫,是以作畫的時候要反向畫,最後才能呈現正面的效果。

當傳統玻璃畫遇到冰墩墩 浙江奉化手藝人助力北京冬奧會

袁波畫的仕女圖。 受訪者供圖

而玻璃易碎,倘若一不小心磕破玻璃,整幅畫就前功盡棄。

近年來,随着印刷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手工技藝因工序多、耗時久而逐漸淡出群眾視線。

這也成為袁波心中的遺憾。在他看來,傳統手工藝日漸式微,很多手工藝人在謀生和傳承之間徘徊,“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人将老手藝傳承下去。”

“這次畫冰墩墩的玻璃面積不大,花費了三個小時左右。”袁波表示,一直以來畫花鳥圖、仕女圖是他的主攻方向,“這是第一次接觸卡通形象,沒想到受到了這麼多人的肯定。”

這波“出圈”也讓袁波有了新的創作思路。他表示,日後也會嘗試着多畫一些新鮮的元素,吸引更多年輕人,“希望這門手藝能得到傳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