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過十月份上海展的巨無霸展廳,還記得門口仍在展出的一對"巨無霸",Sonus Faber的Aida II。上周,在通路藝和視聽的當地經銷商樂松芳時,他們發現他們已經把《愛達II》收入囊中,并在挨家挨戶的商店裡設立了一個視聽室。在上海的寸金古城裡,絕對是高标準的"嫁"姿态!

<h1級"pgc-h-right-arrow">除了外觀上盡可能地保持原有的阿依達II是新旗艦</h1>
既然叫阿依達II,一定有第一代阿依達。這是Sonus Faber的第二款旗艦産品,于2011年推出,它是Sonus Faber,曾經被稱為Fenice。後者現在僅限定制,Aida II從邏輯上講是其生産的旗艦。
阿依達兩代之前和之後,形狀相差不大,但内心卻有戲劇性的演變。最重要的變化是裝置的更新。在正面,頂部是28毫米軟半球形高音(H28XTR-04),它連接配接到Sonus Faber标志性的阻尼Apex Dome設計,以抑制膜片的過度振動。旁邊是一個180mm中音單元(M18 XTR-04)。架構由整個航空航天鋁/槍鋼混合物制成,并通過cNC機器切割,以消除架構上的細微振動。不僅如此,高音和中音都鎖定在單獨的面闆上,以確定單元所在的振動環境一緻。隔膜材料以紙漿為主,加入木棉、麻等天然纖維成分,表面覆寫透明粘性物質,起到增強阻尼的作用。
下兩個2個20mm直徑的低音單元(W22 XTR-12),也采用紙漿隔膜:内外兩層紙漿,中間是輕質硬質發泡材料。這不僅是為了保持與中音單元的材料一緻性,而且充分考慮了動力承載的實際需求。兩個低音單元中的每一個都有一個單獨的聲腔,背面有一個獲得專利的Steelth Ultraflex隐形低音反射器,可減少總諧波失真并擴充中低頻擴充效果。
在Aida II外殼内,還隐藏了一個320mm低音炮單元(SW32XTR-08)。同樣的三明治結構,除輕質硬質發泡材料外,内外兩層采用納米管,并可進行長行程設計。
外殼背面有三個喇叭單元,稱為聲場Shaper,與第一代Aida相比,它們在數量和配置上都進行了更新。高音是29mm DAD 29XTR2,中音是80mm M8XTR,整體在斜面上,可以輔助前單元營造聲場和空間感。
不僅單元配置更新,Sonus Faber在盒子制作上也非常周到,不僅出于美學原因,也是為了美學設計。不規則的表殼隻是第一步,而底部俗稱"高跟鞋"的弓形懸挂彈簧設計,以及頂部傾斜的金屬面闆,都是不起眼的薄型中央環扣的一部分。原廠為此釋出了一個視訊,可以看到其中的魔力。
Aida II正面,其次是28毫米高音,180毫米中音和2個220毫米低音
聲場整形器 3 号角單元、調節旋鈕和隐形超柔低音反射孔
高跟底座,220mm超低音傳輸低頻展開
< h1級"pgc-h-arrow-right">旗艦揚聲器,值得精明地進行全類型的音樂重播</h1>
當天在音樂工作坊,用全套麥金托什産品做配料。
轉盤: MCD350 SACD/CD 播放器
解碼:D1100 數字預置/解碼器(此比對僅用于解碼)
前舞台:C1100C-T旗艦分體式膽管前部
後部載物台:MC901 膽石混合雙單聲道後級
樂松芳佐先生表示,他們選擇了LASound(銀樂)奧林匹亞系列純銀号角線,采用999.9/1000純銀(認證4N)産品,電阻極低(3.4mω/m),4mm2切割面,結合高品質絕緣群組裝模式,實作無與倫比的即時響應。LA Sound與維琴察維琴察大學冶金系合作,開發了盡可能"恢複"所有聲音的技術,清晰度和缺乏密度和功率的風格令人印象深刻。
Aida II開放僅兩天,仍然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擺動和調試,是以我們嘗試切換背面的旋鈕以進行聲音調試。高切換到MAX(大)檔位,在你面前有高音量的感覺,高頻的影響更明顯,特别是在播放流行音樂時,如果切回MED(中)的聲音會變得更加流暢。對于超低音低阻,請暫時在MED位置居中,因為最大或低(低)會導緻低頻向前或向後收縮。調節後部單元感感的深度(1至4檔)隻增加了一檔,如果繼續上升,高頻凝聚力會減弱,聲音會容易移動。當然,在揚聲器翻轉或位置微調後,将來可能仍會發生變化。Hi-end很有趣,它隻是如此重複。
就個人而言,Aida II目前的表現可能隻能發揮其潛力的78%。一個為期半天的小試鏡,混合了調整和溝通,似乎很匆忙。這部精心制作的交響樂,從場地的開放性,存在感和等級定位來看,Aida II确實具有旗艦風格。泰山空域的宏偉穩定,大場面下生動的音效表現,讓人想停下腳步。當天嘗試了很多音樂片段,從古典、爵士到流行,時而輕跳,時而激烈,阿依達二世做了忠實的修複。
全系列麥金托什裝置配套
< h1 類"pgc-h-right-arrow">摘要</h1>
許多人第一次看到Sonus Faber肯定會被它的造型所吸引 - 美麗。然後,在看過Aida II之後,您可能會認為它不僅僅是出色的造型,而且是一款在音調和音質上同樣"迷失"的聲音揚聲器。當然,您必須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它,并且預算超過一百萬美元。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旗艦魅力"吧。
<>h1級"pgc-h-right-arrow"的基本技術參數</h1>
系統:3 2/3路
分頻點:55赫茲/150赫茲/200赫茲/3000赫茲
頻率響應:18Hz 至 35kHz,包括不可見的反射™
靈敏度:92 分貝聲壓級 (2.83V/1m)
額定阻抗:4歐姆
産品尺寸: H1725×W482×D780mm
淨重:165公斤/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