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湖評論:“後浪”翻湧,彰顯北京冬奧青春力量

作者:荊楚網

2月8日上午,谷愛淩以令人難以置信的1620高難度動作,震撼世界,奪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此前,中國選手任子威、李文龍包攬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冠亞軍,蘇翊鳴“一鳴驚人”,創造中國隊單闆滑雪男子坡面障礙技巧賽曆史最佳成績。“青春湧動”的冬奧賽場,不僅向全世界展現出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新面貌,也向國人傳遞出新希望,我們有理由相信,有這樣的“後浪”,中國的未來必将更加燦爛輝煌。

在這屆冬奧會上,“Z世代”運動員展現出的團結向上、奮力拼搏的精神讓人動容,他們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幹勁诠釋出“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運格言。谷愛淩突破自我極限為世界呈現“驚天一跳”;李文龍抗起主将大旗牢記團結協作精神,“拼全力”;蘇翊鳴連續兩輪祭出1800度,完美诠釋“未來可期”的意義;王沛宣帶着三處骨裂在第三次滑行中滑出了個人在這條賽道上的最好成績……這些00後雖然年輕,但他們不畏強手、敢打敢拼,團結一心、齊心協力,展現出中國新生代運動員拼搏向上的精神面貌。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新時代青年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起點上,身逢盛世,奮鬥正當時。

除了運動員,冬奧會上最亮眼的青春色彩當屬青年志願者。有資料顯示,奧運會開賽前,志願者報名人數突破130萬,學生、青年占比較大。他們身份不同,卻都擁有一張青春洋溢的笑臉,他們無私地奉獻出光和熱、愛與善,感動了美國運動員特莎·莫德,暖哭了網友,也為中外青年架起了一座友誼之橋。這次北京作為世界首個“雙奧之城”,必定載入奧林匹克運動史冊;而樂于奉獻的3.9萬名志願者也必定載入中國青年志願者行動的史冊。新時代青年人在奉獻中成長,也将以奉獻精神築起中華民族複興的堅強堡壘。

讓人感動的還有冬奧賽場上無數從業人員,他們的敬業精神讓人肅然起敬。新華社青年記者王松介紹說,攝影記者要在體感零下二十五度的山上穿三層羽絨服,背30公斤攝影器材,在室外站5到10小時,有時候還要爬山、滑雪。除了記者,還有賽道維護人員、賽事服務人員、保障比賽場地電力的“機動運維班”、裁判……沒有他們的付出,就無法呈現出一場場精彩紛呈的賽事。冬奧會随處可見敬業的好青年,我們身邊也不乏樂業的典範。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的潮流浩浩蕩蕩,青年人置身時代的洪流之中,無論處于何種崗位都需具備平凡而偉大的愛崗敬業精神。具備平凡而偉大的愛崗敬業精神的人,永遠都是強大民族的脊梁!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讓我們借冬奧之風,執青春之筆,續寫中華民族又一精彩華章。

稿源:荊楚網

作者:周瑩(武漢江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