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顆小小的古珠,背後藏着如此有趣的曆史故事

作者:第一讀者

《詩經》裡絕世美人的婚禮裝是什麼樣的?漢朝的豪車是什麼樣的?大唐最自信的女人是誰?玫瑰在古代竟是種寶石?是誰引領了翡翠珍珠的輝煌時代?……原來,一顆小小的古珠,背後竟藏着如此有趣的曆史故事。由國際寶石專家梁慧、《杭州日報》“珠光寶氣”專欄作者許麗虹合著的新作《一珠一玉,一詩一詞》,以《詩經》、唐詩、宋詞等古詩詞中的珠玉為眼,講述了玉佩、瓊琚、青玉案、金步搖等27種古珠的前世今生,以及背後蘊藏的文化因子,配合150張精美彩插,生動還原古詩詞中的珠玉之美,帶領讀者直覺感覺千百年前名詞背後的實物,走進活色生香的古珠世界。

一顆小小的古珠,背後藏着如此有趣的曆史故事

眼下,我們沉迷于網絡用語和表情包,但你是否感受過,表情包和古詩詞的能量是不一樣的——自己内心的排遣度、外界的反應度都不一樣。在著名收藏家陳繼昌看來,古詩詞是空間感更大的一種東西,腹有詩書氣自華。而《一珠一玉,一詩一詞》,着力于将讀古詩詞的感受再推進一步。

古詩詞的“古”,一方面展現其精華所在,展現其百年、千年的擂主地位,但另一方面,正因為“古”,裡面的一些東西我們讀不懂、想不明白。比如:在《詩經·木瓜》中:“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通常将“瓊琚、瓊瑤、瓊玖”統統譯為“一種美玉”。那麼,為何别人送我水果而我要回贈以美玉?三者究竟有何差別?《一珠一玉,一詩一詞》的兩位作者通過她們孜孜不倦的探索,讓人體會到名詞背後存在的美妙與深意,這是她們心力所拓展的空間:從步搖的演變,看出統治者的權力鞏固方式;從一根仙人拐杖,追溯到東西方文化的分野;從白居易的“瑟瑟”,統攬絲綢之路的貿易流變;從一抹香,進入宋人的書房意境……

一顆小小的古珠,背後藏着如此有趣的曆史故事

▲電影《妖貓傳》中的白居易形象

比如白居易最為常用的“瑟瑟”一詞。那麼,“瑟瑟”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顔色?這種顔色唐宋年間呈現在哪些物件之上?如果如章鴻钊先生所說,瑟瑟是一種藍寶石,為什麼許淵沖教授會選擇譯成江水的“shiver(顫抖)”?《一珠一玉,一詩一詞》中寫到:“白居易的瑟瑟,有些是我們很好了解的。如‘浔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這是指秋天的夜晚,風大,楓葉和荻花在寒風中飄蕩,發出簌簌之聲,令人感到無比蕭瑟。再後來,瑟瑟又引申為人體顫抖。唐代雍陶《和河南白尹西池北新葺水齋招賞十二韻》:‘坐中寒瑟瑟,床下細泠泠。’清代龔自珍《虞美人》:‘春寒瑟瑟晚來添,玉钏微聞應是換吳棉。’但是,白居易卻總是用‘瑟瑟’來形容水的顔色。“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暮江吟》)“兩面蒼蒼岸,中心瑟瑟流。”《重修香山寺畢題二十二韻以紀之》等等。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的北京大學許淵沖教授,将‘半江瑟瑟半江紅’翻譯為‘Half of its waves turn red and the other half shiver(顫抖)’,回譯成中文就是‘半江紅來半江抖’,這個讀着就讓人不明白了。要解開這個謎題,先得看白居易的出身。根據陳寅恪學生姚薇元先生的考證,白居易的祖先為西域胡人,是西域龜茲國的王族。因龜茲國境内有地名Kutsi,意思是‘白、光明’,故漢朝贈其王姓‘白’。龜茲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東西文明在此交彙。波斯的珠寶、織錦、銀盤、金銀币等源源不斷從這裡流向中原。白居易對波斯珠寶,就像對故鄉土特産一樣熟悉。對水色的描述,随手以波斯珠寶顔色來比喻,再自然不過。美國漢學家薛愛華在《撒馬爾罕的金桃》中,明确寫道:‘唐朝人用來指深藍色寶石的瑟瑟這個詞,通常就是指天青石。’天青石,就是現在我們說的青金石。……但是,問題來了:大凡接觸過青金石的,都知道青金石是不透明的,而白居易的‘瑟瑟體’中,他形容的江水、河水等,分明是半透明的。對了,這就引出瑟瑟的第二個指向:琉璃。此琉璃是仿青金石的藍色琉璃。确切一點說,應該叫‘人造瑟瑟’。正是這種半透明的藍色,被白居易拿來比喻碧水。也許這個意境實在太美,後世一直沿用。”

一顆小小的古珠,背後藏着如此有趣的曆史故事

▲距今2000多年的西亞琉璃珠

在《一珠一玉,一詩一詞》中,梁慧和許麗虹将古詩詞中提到的珠玉,結合文獻、考古以及她倆經手過的實物,對“名詞”加以還原,對名詞所含深意加以闡述,并提供大量圖檔加以說明。她倆将其中的美好層層托出水面,呈現在大家面前。陳繼昌評價道,她們的筆觸,寫的是珠玉,道的卻是人情。無論曆史怎樣發展,科技如何進步,人的情感都還是一樣的。珠玉在故事裡到底起了什麼作用?人為何要借珠玉來安頓自己?珠玉為何能輕易卷起曆史風雲?自古以來,珠玉作為社會權力、風尚和情感的濃縮,被賦予極為重要的象征意義。東西方皆然,古今同例。

一顆小小的古珠,背後藏着如此有趣的曆史故事

▲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局部,宋摹本)

描繪唐代的古畫中,有幅風光旖旎的《虢國夫人遊春圖》。此圖描繪的是天寶十一載(752),虢國夫人及其眷屬随從一行八騎九人(小女孩與保姆同乘一騎)揮鞭策馬,外出踏青遊春的情景。一行人前呼後擁、浩浩蕩蕩、花團錦簇。長安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虢國夫人是誰?乃楊貴妃三姐。那麼畫中誰是虢國夫人呢?起初大家都以為是畫幅中央的貴婦。但是後來有人看出端倪,認為最右邊那個“男”的才是虢國夫人。這是為何?對此,《一珠一玉,一詩一詞》給出了答案:因為三花馬。

所謂“三花馬”,是指将馬鬃精心修剪出三縷堞垛狀鬃毛,也叫“三鬃馬”。當然,也有剪成一花、二花的。它既是一種時尚,也是區分馬匹等級和貴族身份的一個重要标志。《虢國夫人遊春圖》中一行八騎九人。八騎中有兩騎為三花馬。九人中哪兩位有資格騎乘三花馬呢?非虢國夫人和她小女兒莫屬。

那麼,虢國夫人為何男裝出行?首先,在盛唐,女性着男裝是一種普遍流行的風尚。其次,這個虢國夫人可有個性了。張祜曾寫《虢國夫人》詩:“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顔色,淡掃蛾眉朝至尊。”虢國夫人受到皇上的寵恩,大清早就騎馬進了宮門。她嫌脂粉會玷污她的美豔,淡描蛾眉就進去朝見至尊。虢國夫人自恃天生麗質,不化妝就進宮朝見天子。而唐玄宗很寵愛這位有個性的三姨,給她随時入宮拜見的特權。“素面朝天”這個成語是以而來。而虢國夫人也被稱為唐朝最自信的女人。

一顆小小的古珠,背後藏着如此有趣的曆史故事

此外,《一珠一玉,一詩一詞》還記載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科普知識。比如,有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們:玫瑰明明是植物啊,為何不是“木”字旁?兩位作者考據後認為,玫瑰的本意實為寶石。書中這樣寫到:“玫瑰”一詞較早的出處,來自韓非子的《買椟還珠》。故事中的木匣子“飾以玫瑰”。難道是雕刻出玫瑰花紋?或粘上玫瑰花花瓣?非也。這裡的玫瑰是指其本意。“玉”字旁,至少是指“石之美者”。那麼,玫瑰到底是哪種玉?或,哪種寶石?通過查閱古籍資料可以發現,玫瑰資訊有這樣幾點:1.是一種名貴的寶石,見于王妃帽子、漢武帝馬鞍、國家大事紀念物上;2.可以有各種顔色;3.産于南海或西域;4.不是明月珠、夜光珠、真白珠、虎珀、珊瑚、流離、璆琳、琅玕、水精、碧、五色玉。《說文解字》怎麼注釋“玫”的呢?“玫,火齊,玫瑰也,一曰石之美者。”玫瑰,在古代又稱“火齊”。《昭明文選》李善注:“火齊,玫瑰珠也。”那麼,火齊又是什麼樣的?南朝的《梁書·諸夷傳·中天竺國》記道:“火齊狀如雲母,色如紫金,有光耀。别之,則薄如蟬翼;積之,則如紗縠之重沓也。”有沒有覺得答案呼之欲出?有一種寶石,如果質地一般,确實“狀如雲母”,而又符合玫瑰的4點特征。啥?紅、藍寶石!

由于曆史的波折,珠玉中沉澱的文化因子很多已被淹沒,而《一珠一玉,一詩一詞》能追索脈絡、打撈詩意、聯結傳承,極具現實意義,同時還可以窺覽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讀者報全媒體記者 何建)

編輯:王欣 責任編輯:董小玥 稽核:周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