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全市中國小生将正式開學。
這幾天,
不少家長都忙着為孩子采購新學期的
學習資料、文具等學習用品。
記者實地走訪書店發現,
教輔書銷量平穩,家長購書更“理性”;
文學名著、自然科學等課外讀物
受廣大學生、家長的青睐,
銷量有所增長。
記者在靜安區海防路的新華書店看到,各類琳琅滿目的書籍充斥着視線。不少小朋友在家長的帶領之下,在書店中徜徉,閱讀知識精華。小朋友們讀着書,家長們則在一旁為孩子精挑細選。

在B1層的教輔區,各類書籍根據年級、科目的不同,分類擺放,家長們翻閱着圖書,時不時與孩子們輕聲交流。一位媽媽帶着女兒正在書架前翻翻找找,她說:“女兒數學計算能力比較弱,想買些練習冊回去做。”
一位國小生家長告訴記者:“我們給孩子布置的學習任務肯定是大大地減少了,但是教輔書還是得需要,稍微選幾本,該掌握的知識還是要掌握,該鞏固的地方還是要鞏固。”
記者注意到,書架攤位前,各類中國小教輔書五花八門、種類繁多,一些書的封面寫滿“名師”“名校”等字樣,還印有“一卷通關”“滿分作文”“備考密卷”等各種名頭,看得人眼花缭亂。有家長在兩本試卷集之間為難,“買哪本好呢”;有家長根據微信群裡的推薦,直接來選書;還有家長熱情地和身邊的人交流起選書心得。
在一層的綜合類圖書區域,孩子們津津有味地讀着課外讀物。“如今,教培補習班不讓辦了,孩子有大把時間看書了,拓闊視野,陶冶性情,這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一位家長說。
不少家長表示,國家出台“雙減”政策的目的就是給孩子減負,不必再通過教輔書給孩子增加額外的學習任務。一位國小生家長在幫孩子找書,她表示,來書店之前就已經跟孩子溝通好了,“以前都是我幫她挑書,基本以教輔書為主,現在‘雙減’學習壓力輕了,就按孩子自己的意思,想看什麼就買什麼。”
據書店店員介紹,受“雙減”政策的影響,自寒假以來,課外讀物銷量明顯好于往年。“教輔類書籍銷售一直比較平穩,近半年來,課外讀物的備貨量一直都在增加。”
“雙減”政策下,如何給孩子選購“教輔書”?
對此,有老師提醒,如果孩子在課堂上能“吃飽吃好”且學有餘力,家長可以在征得孩子同意的基礎上适當準備一點教輔書,增加孩子學習的寬度和厚度;但如果孩子對于掌握好課堂知識還有些吃力,家長不應該盲目通過教輔書來培養孩子,而是要充分跟學校老師溝通,幫孩子補上短闆。否則,可能導緻國家給孩子減負,家長又給孩子加負的結果。
有老師建議,應有針對性地購買教輔書。挑選教輔書的時候,最好多征詢一下任課教師的意見。教輔書買回去之後,做哪些、多少題目,最好也要有老師的指導。做教輔書上的習題,應該是以調動學生興趣為主,最重要的一點是,避免内容上與課堂教學重複。此外,“雙減”背景下,對教輔書中的習題進行選做,也未嘗不可。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針對自己對不同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精選一些題目來練習就可以了。
如今,“雙減”政策的落地意味着學生有更多的校内活動時間和家庭自主時間,也有更多可能的閱讀機會和閱讀時光。如何培養孩子的課外閱讀能力?有老師指出,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引導,為孩子們提供适宜的閱讀環境,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應尊重孩子的興趣,慢慢引導他們讀不同類型的圖書。
總之,評判一個孩子、評價一個家庭的教育方式,不能以孩子刷了多少教輔書、某次考試考了多少分為标準。家長們與其把“雙減”政策施行後獲得的寶貴陪伴時間再交給教輔書,不如為孩子提供更高品質的陪伴,比如一起閱讀、鍛煉,甚至是共同做家務,以此來加強親子溝通,把教學工作交給學校,把時間留給孩子。陪他們紮紮實實走好人生每一步,這對孩子的長遠發展來說更有裨益。
記者:郁婷苈
圖檔:郁婷苈
視訊:郁婷苈
編輯:徐悅琳